苏眠一脚踩进会议室时,手机还在振动。她按下静音,视线扫过桌对面的男人时,心口忽然顿了半秒。
那张脸,太熟悉了。
几年前,她在闷热的教辅室外说“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时,那双眼睛低垂着,不甘、羞怯、甚至带着点伤感。
可现在,那双眼睛直视她,带着锋芒和蓄意。他笑得极轻,却让人无法忽略他对局势的掌控力。
“许律师。”她点头,镇定自若。
“苏小姐。”他起身颔首,声音低沉,“咱们又见面了。”
他特地在“又”字上略作停顿,仿佛不经意,又像是在提醒什么。
苏眠抬手理了理耳边的发,坐在他正对面。身旁是法务部经理方萧,手里拿着一份标注密密麻麻的审查表。
“此次合作方向是西陵文创园二期用地调整,法务团队这边有几个风险点要和贵所对接。”方萧翻开材料,“麻烦你们律所这边先说下合同版本修订依据。”
许见没有立刻答话,而是转头望向苏眠,淡声问:“你也是项目组核心成员?”
苏眠拿起一支笔,点了点文件,“我是人力侧对接人,虽然不是直接谈判方,但我们这一侧合同中涉及劳务关系变更与外包条款,由我负责审核。”
她语调平稳,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许见点头,收起初见时的漫不经心,重新翻开了文件。
“第六条对劳务合规性要求不够清晰。用人单位和外包服务方的责任界限需要明确,否则一旦出现工伤纠纷,贵司可能被认定为实际用工单位。”
他说话干脆利落,条理清晰。桌上的几位高管都点了点头,显然对他评价不低。
但苏眠轻轻皱了下眉,“你们律所提供的条款模板适用于传统制造业工人外包,和我们这次园区内部设计人员的灵活用工不完全对应。过度强调用人边界,反而影响团队整合效率。”
她顿了顿,看向他,“你是律师,我是用人单位,我们两个维度目标不同。我的目标是把人留下,而不是把风险推出去。”
她说这话时,语气不高,却格外清晰,像是职场上刀锋交错时的一次敲击。
许见挑了下眉,“你还和以前一样,说话总有点……不讲情面。”
“职场上不讲情面,讲逻辑。”
他似笑非笑地望着她,忽然压低了声音,“你从来就逻辑清楚。那年你说我们‘不合适’,我就知道,你不是动摇的人。”
桌边几位同事没听清他说了什么,只觉得气氛忽然凝了几分。苏眠手中笔顿了顿,笔帽啪地一声扣上了。
她没抬头,只淡淡道:“许律师,公事归公事。如果你还有什么私人问题,建议我们换个场合聊。”
场内一瞬静默。
直到方萧清了下嗓子:“呃,那条款细化部分,麻烦你们律所再给一个调整版,我们内部再讨论一次。”
“可以。”许见坐直身体,重新翻页,但那抹笑意却没从他眼里散去。
散会时已是傍晚,窗外天色橘红,空气中带着潮湿的夏天味道。
苏眠低头收拾文件时,手机跳出一条新消息,是许见发来的。
【“那年你说不要见,我听了。现在你说换场合聊,我也听。那换个场合,我们聊聊吧?”】
她盯着那条消息,半晌没动。
那年他站在校门外,伞歪了一边,肩头淋了雨。她没伸手接那封信,只说了句:“别让别人误会我。”
后来,她一个人回寝室,关上门,眼眶泛红,却强撑着把论文修改完。
她知道自己的人生不能因为一场年轻的喜欢而脱轨,那时候,她太清楚“实习指导”和“高三学生”之间的那道线。
可现在,这道线,似乎正在被他一点点拆掉。
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办公楼对面的霓虹亮起,一如许多年后他们重逢时,他眼里那抹锋芒未褪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