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雾华便换好了衣服,准备出门。
雾华身着一身大面积铺展红色与米金色的齐胸襦裙,裙上有金色的月亮与星辰刺绣。红白相衬的上衣印染了许多玫瑰与牡丹,上衣与裙子相得益彰,宛如人间一朵富贵花。
雾华看了一眼外面的天气,决定再加一件厚重的斗篷。
虽然她是长期修炼,化形已久的小花仙,不惧天寒地冻,但是为了不在人群中显得那么突兀,还是换上了厚重的衣物。
艳丽的妆容,朱唇粉面,额间点缀了一朵艳红的牡丹花钿,张扬到了极致。
最后拉起斗篷的帽子盖在头上出门了。
尽管在烟雨阁里,雾华众星捧月,甚至有人为雾华一掷千金。
但其实这也只是存在于贵人之间的玩乐中罢了,富贵人儿总是沉溺在骄奢淫逸中,追求极致的享乐。
而平民百姓多数只是好奇,但从未踏足那待一刻都足以消耗自己一年收入的地方。
除少数富贵公子,小姐经常踏足烟雨阁见过雾华,大多数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
并且天寒地冻的,除一些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出来摆起摊子,只为养家糊口。
如果商贩见到雾华在自己摊前买东西,也只会感叹这是哪家富贵小姐出来凑热闹,买点新奇小玩意罢了。
基本不会有人想到这是名动洛阳的雾华娘子。
雾华慢悠悠地走在小街上,时不时买点东西,若遇到拾荒老人,或者遇到衣衫褴褛贱卖物品的老人,雾华都会给予他们一些吃食,以及的银两。
当然,为了防止有觊觎这些银两的人尾随老人,抢夺财物,好意造成悲剧,雾华特意在上面施了咒法,排除这些安全隐患。
如果有其他妖怪看到此举,必然震惊,修行本就艰难,怎么会有人将辛辛苦苦修来的修为花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
雾华的举动一切源于之前她看到一个老翁在天大寒的时候,身着单薄的破烂衣物,草鞋上全是破洞,手拉着一头老黄牛脖子上的缰绳,艰难地在雪地上行走,老黄牛也拉着一辆木板车,木板车上全是木炭。
木炭盖着厚厚的布,甚至比老人身上的还要厚,生怕雪花落在车上,湿了木炭,卖不出去。
天太冷了,老黄牛已经不太想走了,老人没办法,只能下来拉着老黄牛走。
雾华突然想起来之前,自己看在宫里曾听过一位诗人的诗词。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她生来就处于荣华富贵中,没见过人间疾苦,一直觉得这是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写的诗词。
如今一见只觉得自己“不识愁滋味”有点可笑,更多的是对老人的怜悯。
那一天,雾华给老黄牛施了点法术,让它恢复力气,并且在老人身上放了一袋银子,最后找了个人,代买了那些炭。
雾华不能帮助他人一世,她只是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她见不得人间疾苦,众生受罪。
人生来平等,然世道注定是不平等的,她没有办法改变,只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老人卖完炭颤颤巍巍地拉着老黄牛回了家,雾华有种不好的预感,还是谨慎地隐匿身影跟着老人回去。
她看到有个人尾随老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想抢老人的财物,老人死死护着财物,那人恼羞成怒就想踹开老人。
后面雾华出手,帮老人吓退了那歹人,在此之前雾华暴揍了一顿歹人,不留伤痕,但会疼痛几天,并抹去歹人的记忆。
给歹人下了咒,一旦歹人再行今日之举,对他人作恶,便会浑身疼痛。
雾华解下自己的斗篷披在老人身上,最后在老人的感谢声中离去。
回归当下
也是因为有了那件事,雾华做事都很谨慎了。
违逆天命,强改他人命运,不是不会有反作用的。
那天结束之后,雾华闭关了一段时间才缓回来,但她还是不后悔。
现在雾华看到那些场景,还是会帮助生活艰苦的人。
之前雾华也怀疑过,愤怒过,为何一些人生来就享尽富贵,一些人生来就是贫苦一生。
但后面雾华释怀了,一些人生来富贵,但从未做过恶,一生行善事,能说富贵是他们的错吗?一些人生来贫穷,但是本性阴毒,怨天尤地,将不满,将自己微弱的权力施加在自己的妻儿或者更贫苦的人身上。
有些人富贵是因为靠祖辈的付出,造福后代。有些人贫穷是因为祖辈没有机缘亦或好吃懒做,造下后代苦果。
命运如此,世道不公,她无能为力,有些善良贫苦的人,她只能能帮则帮。
雾华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她也是得靠卖艺赚钱,这也是她现在还留在烟雨阁的原因。
人想改变命运,很难,但是还是要拼,有拼才有希望,不是吗?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走出一条路来。
雾华帮他人,也只会帮助那些没有机缘,又勤奋但贫苦的人,没有机缘,那雾华就做他们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