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石菖蒲

    用法:可内服煎汤,或外用捣碎敷于患处。

    作用与功效:

    镇静安神,治失眠症。

    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

    醒脾和胃,治湿困脾胃症。

    豁痰开窍,治癫痫症。

    芳香辟浊,预防疾病。

    注意事项:全株有毒,尤以根茎毒性最大,口服用量过多易产生幻觉。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用。

    草豆蔻

    用法:内服煎汤,或研成细末服用。

    作用与功效: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理气止痛,治疗心腹冷痛与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阴虚血少及津液不足者禁服。煎制时不能用铁器。

    茨菇

    用法:可凉拌、炒食、煮食、做汤等。

    作用与功效:

    补充营养,促进消化。

    提高免疫力,辅助降血压、降血脂。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对茨菇过敏者不宜食用。

    凤尾草

    用法:内服煎汤,或外用捣碎敷于患处。

    作用与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利尿退烧,适用于尿路感染等症状。

    具有抗菌、消炎功效,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及过敏反应,需遵医嘱使用。

    榕树

    用法:入药部位为叶和气根(榕树须),内服煎汤。

    作用与功效:

    清热,解表,化湿,发汗,透疹。

    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等疾病。

    注意事项:用量需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岭南名医壁

    是我校78级校友朱拉伊(1994年创办广东新南方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多次为母校捐资,并建立“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捐资100万元建造,长约100米,高4米。浮雕为红砂岩石雕,选取岭南医学史上10位在学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医药学家,结合岭南文化及岭南医药特色进行内容及背景设计。

    1·葛洪

    葛洪,字稚川,晋朝人,原籍江苏,后隐居广东罗浮山,修道炼丹。“稚川丹炉”是罗浮山著名遗址。著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等,后者以简、便、廉、验为特色,葛洪突出贡献是发现青蒿有治疟疾的功效。葛洪和妻子鲍姑隐居于罗浮山,鲍姑是岭南著名女医家。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葛洪 《肘后备急方》 屠呦呦

    ②葛洪“抱朴子”名字的来由

    ③可比较具体地介绍他的著作,如《肘后备急方》

    ④个人的一些小故事

    ⑤其它自选

    2·刘昉

    刘昉,字方明,宋代潮州海阳县人。进士出身,官至直龙图阁学士,著有《幼幼新书》,为儿科集大成之专著。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个人生平经历

    ②其精神品质

    ③个人的一些小故事

    ④介绍《幼幼新书》

    ⑤自选其它

    3·释继洪

    释继洪,号澹寮,元代河南汝州人。他多次云游岭南,认真总结治疗岭南瘴病的经验,著有《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秘方》,对岭南地理气候与疾病的关系有较深刻认识。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个人生平经历

    ②其贡献

    ③若合适的话,可以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下其著作

    ④其它自选

    4·何克谏

    何克谏,名其言,号青萝山人,清初广东番禺人,约生于明代崇祯六年,明亡后隐居在番禺青萝峰。岭南草药专家。他留心使用草药的经验,著有《生草药性备要》二卷,第一次系统的整理了岭南民间使用草药治病的经验。另著有《食物本草》,总结了许多有岭南特色的药食治疗经验。

    查询、选择讲解内容思路可参考上述条目

    5·何梦瑶

    何梦瑶,字报之,清代广东南海人,早年中进士,在文化界很有名。出任过州县之官。辞官后先后主持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学识渊博,有“南海明珠”之称。对中医学有深入研究,并积极招徒习医和赠方施药。著有《医碥》《医方全书》《人子须知》等,后人称之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医学上力纠温补之弊,继承发展河间、丹溪之学。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何以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

    ②“医学上力纠温补之弊,继承发展河间、丹溪之学。”什么意思?需要解释清楚。

    ③其它讲解内容方向可参考上述条目

    6·朱沛文

    朱沛文,字少廉,晚清广东南海人。出身中医世家,又积极学习西医,曾向西医观摩学习解剖知识,进行中西医脏腑对比研究,著有《华洋脏腑约纂》。提出“中西医学各有所主”,应“通其可通,并存其异”,是“中西汇通四大家”之一。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中西汇通四大家”,其他三个“家”又是谁?最好了解一下。

    ②学习西医,学习解剖知识,撰写《华洋脏腑约纂》,其中经历、故事可挖掘一下。

    ③其它讲解内容方向可参考上述条目

    7·邱熺

    邱熺,字浩川,晚清广东南海人。邱熺最早向外国医生学习牛痘接种术,并亲身试验,肯定了其先进功效,又在广东十三行商人支持下开设慈善种痘业务,是牛痘术在中国传播的鼻祖。著有《引痘略》,用中医“引毒”理论阐释种痘原理,使社会易于接受;注重运用中药防护和治疗种痘不良反应。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牛痘”是什么?

    ②怎么“种痘”?

    ③其它讲解内容方向可参考上述条目

    8·罗汝兰

    罗汝兰,字芝园,清代广东石城人。近代鼠疫流行严重,他创造性地运用活血解毒之法治疗,并发明了“日夜连追”、多剂连用等方法抢救危重病人,疗效突出,在近代多次鼠疫流行中均发挥了积极治疗作用。著有《鼠疫汇编》,是中医治疗鼠疫的代表作,为多种中医鼠疫著作的蓝本。

    解说方向(仅供参考):

    ①可简单介绍鼠疫

    ②其它讲解内容方向可参考上述条目

    9·陈伯坛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近代广东新会人,著名伤寒学家及中医教育家。曾在广州、香港创办伯坛中医学校。著有《读过伤寒》《读过金匮》《伤寒门径》等,他善治疑难杂症,用药惯用较大剂量,有“陈大剂”之称。

    讲解内容方向可参考上述条目

    10·黄省三

    黄省三(1882-1965),广州番禺人,现代岭南名医,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早年开业,医室号称“黄崇本堂”。他兼通西医理论,倡导并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撰有系列针对西医病名的中医“实验新疗法”。著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等。50年代中,举家从香港回到祖国,先后担任二、三、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多次为□□等□□看病。逝世时□□总理为其敬送花圈。

    讲解内容方向可参考上述条目

    附关于二面准备的两点建议:

    ①思考如果你是游客,你在跟团时想听到讲解员为你解说哪些内容?

    ②在查询资料之前,首先去名医壁逛逛,挖掘名医壁背景与人物的一些关系。在讲解过程中若能结合展物进行解说(而不是单单站在那里解说),会使讲解更出色哦!

    ③在我们博物馆的岭南医学馆也有关于这十位医家的展板!小朋友们也可以去看看哦!我们每周六也都有定时讲解!大家有空也可以去听听岭南医学馆听听相关的讲解哦!

    单兵动作要领

    第一条军姿

    要领:站立时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脚后跟并拢,两腿挺直手自然下垂紧贴于裤缝线中心处,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小腹微收,腰部发力挺直上身,自然挺胸,身体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脖子向后顶,形成“U”字形;头要正,两眼目视前方,抬头约15度,口要闭,下颌微收。

    第二条  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掌背与小臂成一水平面,拇指轻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拇指与小臂成一水平面;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自然伸直,手臂向里合,居于身体正中线(手心朝向内侧),拳头下沿对准腰带线中心处,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向后向外约45度(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

    第三条  正步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用力快速踢出,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落地时全腿发力,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掌背与小臂成一水平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拇指与小臂成一水平面;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与地面平行、与身体平行,手心朝向身体内侧,手腕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向后向外约45度(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

    第四条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第五条跨立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第三条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枪(筒)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第四条停止间转法

    (一)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二)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第五条  蹲下

    口令:蹲下

    要领:当听到蹲下的口令后,右脚平移后撤半步(与肩同宽),前脚掌着地,蹲下时,两手沿裤缝线下滑,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左大臂夹紧左肋,右手自然伸直,臀部坐实右脚跟,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上体保持正直,两肩要平,两眼向前平视。

    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听到起立的口令后,两手环膝并沿裤缝线上滑,全身协力迅速起立,两腿挺直,稍做停顿后,迅速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新书推荐: 夜雨身湿 神兽我有,天下独有 别把秘密说出来 鸾台今又雪 最强法神今天也在装废材 非正当小狗 爱人为匕首 拥抱黑暗的神明[西幻] 混乱乐子人穿成反派后 捡到的男人是超绝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