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这么热闹,有时追逐功名利禄,何尝不是对刺骨孤独的极力遗忘。
增粉百万、演出票“秒没”、上春晚,短短数月,两人的影响力直追娱乐明星,网媒、视频媒体、电台等各类媒体不断的消费她们,剧团也有意无意的安排两人分别在不同道路上发展。
“你们的爆火出圈是宁剧最好的机遇,为了宁剧的发展,请.....,云歌你是小生,要多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对外多宣传;君舞你留守宁剧圈,多参加一些表演。”团长陈毓笙专门劝导曲云歌和卫君舞,她知道两人对宁剧的热爱。
“我接到玉凰卫视节目组的邀请了。”一天曲云歌对卫君舞说道。
“去多长时间?”卫君舞轻轻问道。
“开始要一周左右,整个估计三个月,不过以后每周都回来的。”曲云歌回答道。
“呃,加油!”过了一会,卫君舞微笑着说。
这些年剧团很不容易,作为公益事业单位,预人员工资财政只补助不到一半,其他的只靠剧团自己去挣。为了宁剧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她知道自己和曲云歌也应该付出的。
落日街头,卫君舞站在熟悉的路口,心事重重的看着远去的汽车,忍不住哭了,哭得很伤心很伤心,仿佛害怕两人就此各奔山海,天各一方。
曲云歌在车里频频回头,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被什么湿润了一样。她想变成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只希望她开开心心,不想她背负太多。
是啊!为什么要成功,因为有想守护的人,或许只有成功了,才能更好的守护想守护的人。
“君舞,才半个月没见,又想你家云歌啦?”何佳瑜看着发呆的卫君舞小声说道。
“哪有那么夸张啊!”卫君舞有点难为情。
“歌歌,好想你啊!”晚上,一身白色香奈儿连衣裙的卫君舞一边浏览着网页上的热搜新闻,一边跟曲云歌聊着天。
“舞儿,我也想你。”听到卫君舞对她的埋怨和思念,曲云歌将目光从剧本挪开,嘴角勾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
接下来的日子里,曲云歌独自参加了许多综艺节目,参与改编了很多宁剧唱词,演唱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歌曲,出了十分火爆的专辑。她那一份精致,三分英气、五分儒雅,成为万千少女心中新晋的“老公姐”。
同时,卫君舞也在宁剧创新方面进一步探索,不过她拒绝所有人的搭档,不管戏里戏外她都不愿与除曲云歌之外的人一起搭配。
她有时在巡演时也接受媒体专访,畅谈台上台下、戏剧人生。她的冷漠从容、端庄大气、外柔内刚,成为无数粉丝心目中的“陈姐”。大家都戏称她是“全世界的御姐,一个人的甜妹。”
在各自的轨道上,卫君舞和曲云歌取得越来越亮眼的成绩。卫君舞被戏剧界公认为第一花旦,曲云歌更是名声远扬,她演唱的歌曲让人百听不厌,传唱度过亿;参演的剧目场次票价一度被黄牛炒到三千元一张,找她签约的商业公司越来越多。
两人的粉丝们特别希望她们能像以往那样合作,特别期待她们涉足影视剧,出演《白蛇传》、《倩女幽魂》、《梁祝》这一类适合她们的作品和角色。
只是期待始终只是期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由于两人行程的原因,或许也有其他原因,两人主演和参演的作品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当生猛,只是搭档很少很少,在台上的互动基本没有了,慢慢的私下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卫君舞总是忘不了,她和曲云歌最后一次合作是《惜别离》,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丝弦中寄。其实她真的不想离别,她始终记得那让人分不清戏里戏外的最后一次回眸。
不仅她记得,她们的粉丝们也被她们那柔情蜜意、耳鬓厮磨、爱意满满的小眼神拉进了坑,很多人很长时间都没爬出来。
“曲云歌、卫君舞是你们先招惹我们的,你们告诉我们世上真的有十年如一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当我们走进你们时,却告诉我们,梦该醒了,终究是桃花源记梦一场。”对这对最佳搭档被拆,粉丝们纷纷惋惜甚至不甘,直言那句“生不离旦,旦不离生”终是变成一句戏言。
单位领导都说曲云歌更加成熟了。其实所谓成熟,不过是更能忍耐别离的痛苦罢了。
卫君舞在日记中写到“写不尽愁肠百转,话不出入骨相思......。花增寂寞人增瘦,归来归去思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