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望陈莫霁 > 不可或缺

不可或缺

    嗯…不可或缺的话,书和他吧。

    我们家里没有会写作的人,包括我,都是没有什么墨水的人。并且都很爱看一些狗血剧啊,肥皂剧,爱情剧等等。(这个在我小学后倒是没有了,之后我爱看一些探案群像)

    印象深的是《回家的诱惑》和《爱情公寓》。

    小时候很讨厌《回家的诱惑》里那个男主角,倒不是因为他的人设,而是当时一段台词,台词如下:

    “我今天如果为了爱情选择了你,那么有一天,我一定也会因为爱情抛弃你。”

    “爱情是最不靠谱的东西。最可笑的就是为了爱情冲昏头脑。然后去离婚结婚,结婚再离婚,永无宁日。”

    我那时很不认同这段话,消极。

    如今看来,现实。

    那我就不去寻爱了吗?我想我不会的。因为我的目标不是悲剧一般的婚姻。(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史铁生先生也写过类似的话,我很喜欢史铁生先生。)

    因为又有一句话:“爱是清醒意志的沉沦”。那是一个辩论赛的辩词,我很早看过,在它还没有火的时候。

    那时候我一个人枯燥又困难地去理解这段话,实在咂摸不出什么,可能是因为还小,可能因为它还没有被大众讨论起来,我自己一个人理解太狭隘了,也可能是因为我还没遇见陈诡白。

    后来它火了,很多人提出见解,很多人讨论。我突然觉得意识一下子广阔许多。

    爱是清醒意志的沉沦。其实我认为说再多,也只是最后一句话:

    我乐意。

    我乐意,我乐意在不确定的爱情里去闯。

    我乐意奔向远方空白、广阔的结局。

    我乐意当一个爱情里的蠢蛋。

    当然,我肯定不是说那男主角说的不对,相反,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但那不代表我遵循那深意,对爱情不抱希望。

    但我又不是对爱情抱有希望,我是对他抱有希望。我相信他,我甘愿和他赌,我就要当疯子。

    未来如何我不想理会,那是未来的事,现在,现在我只想握住他的手。

    谁管他们怎么说呢…我只想隔着那一道屏障问他:考考你,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第几天?

    然后他似有所感回头,答我:

    我一直都在。

    他一直存在,从我写下他那刻起,他才有了真正的形态而已,只是重头再来而已。

    说回书。我说我很喜欢史铁生先生,原因嘛…

    大概因为我稍稍懂他。

    我也有过亲人丧失,有过重病在床,有过和他相似的心理路程。

    很巧,我重病在床的时候在网上买了一些书来打发时间。

    看书和写作都让人有种奇妙的放松感,当然,是没有人给我期望的条件下。

    我很怪,写作不希望别人让我继续写下去,那种感觉像是被架在火堆上,无处可逃。(类似于史铁生先生所说的“绑架”)

    还有一点,我写作喜欢在语言尚未完全组织好的情况下写,提笔就写。脑子里喷涌出来的文字与情感在我脑海里以最快最真实最原始的模样呈现出来。(这一段也是)

    那些书,我一眼看过去就发现了《我与地坛》。倒没别的,就是我买的版本那个封面,书名是烫红,在光下闪着很好看。

    读到“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我深有体会。

    我也曾祈祷上帝,让我渡过难关。包括我的母亲,但她不信神的,她信佛。于是天天在那嘀嘀咕咕念着,我不听也猜得出来是些什么。

    啊,那时候还去求了个佛的玉坠子,不过后来母亲说那坠子不能要了,就不知所踪了。

    读《我也地坛》时我总是很敏感,很多文字我总是一下子感觉触碰到了它的内核,却有一层膜立马把我隔开,我再也不能准确描述了,我看得那样模糊,那样匆忙。

    不过有一段,我是一下子看出来一点的,就是“心与坟墓”那一段。(我记不清那章节名字与具体内容了)

    后来,史铁生在地坛的后期也再写过那段,说那有个爱情故事。

    我感到欣喜,因为我初次阅读那一段,几乎是立马察觉到了。那样透露出情感的文字,朦朦胧胧的感觉,让我留了一心。

    后来我想,也许并不只是我读懂了,也许是对于“爱情”都有体会的人都能读出来。

    然后我思考,我也许就在那之前,爱上了陈诡白,就在那时,我读到了那段话。

新书推荐: HP 黑夜笼罩时 【hp】风带我去哪里 女巫的旅馆经营日记 是的,我就是你陛下 npc反击穿越者 星际第一指挥官 臣服悖论 灵眼 卧底北海四凶煞·我成了团宠 穿进耽美限制文的路人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