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地府

    阴司殿的青铜灯树突然爆了个灯花,判官朱笔在“小玉女”命格上无端洇开一滴红墨。

    他皱眉抹去墨渍,却没看见墨汁渗进了命簿夹层里金童玉女的名字中间。染出一道狰狞的裂痕。

    忽然,他笔尖一顿,眉头猛地拧紧。

    “错了,错了!”他猛地拍案而起,惊得身旁的鬼差一个哆嗦。

    生死簿上,本该大富大贵、一生顺遂的“小玉女”命格,竟被改得七零八落。

    投胎错了时代不说,还因魂魄残缺,早早夭折,一缕幽魂又飘回了地府。

    “这怎么可能?!”

    判官冷汗涔涔,手指发抖地翻着簿子,“小玉女可是天界钦点的命格,怎会变成这样?”

    鬼差战战兢兢地凑过来,低声道:“大人,小的刚才查了,小玉女投胎时,少了一魂两魄。”

    “什么?!”

    判官勃然大怒,“谁干的?”

    天界·百花仙宫。

    百花仙主指尖捻着一片枯萎的并蒂莲,那是千年前蟠桃宴上,金童随手簪在她鬓边的信物,只因认错了人,误将她当作玉女。

    天镜中,金童正为玉女挽发簪花,那温柔侧影与她记忆中的画面重叠。

    “既然你眼里只有她。”

    她冷笑一声,袖中金丝缠绕,硬生生从玉女魂魄中抽走一魂两魄,“那这一世,便由我来替她。”

    “这下糟了,”判官脸色煞白,“玉女命格被改,天界若察觉,我这判官之位怕是不保!”

    正焦头烂额之际,殿外传来一阵仙乐飘渺。

    “文曲星君到!”

    判官一愣,抬头望去,只见一位星君踏云而来,眉目清朗,周身萦绕淡淡书卷清气。

    “文曲星君此番下凡,是为历劫悟道,还请判官安排投胎事宜。”仙使恭敬道。

    判官眼珠一转,忽然计上心头。

    判官突然想起文曲星君上次醉酒抱怨“司命编排的情劫尽是才子佳人俗套”,立刻抓过命簿副册篡改批注:“文曲当历红尘劫,痴儿护道证本心”。

    天庭最吃这套“悟道”说辞。

    他立刻堆起笑脸:“星君放心,下官定当安排妥当。”

    待文曲星君踏入轮回道后,判官偷偷取出一截红线。

    这是月老上次醉酒落下的,本不该乱用,但眼下也顾不得了。

    “这下总该稳妥了!”判官擦了擦汗,浑然不知自己这一缠,竟乱了天定的姻缘。

    本该与金童相守的玉女,此世,注定要与文曲星纠缠一生。

    姜阿萝是被后颈残留的灼痛惊醒的。

    视野里浮动着朦胧的光晕,像隔着一层被火燎过的毛玻璃。

    她下意识想抬手揉眼,却发现自己被紧紧裹在襁褓里,动弹不得。

    这具婴儿的身体软得像团棉花,连指尖都使不上力。

    耳边传来模糊的说话声,像是从很远的水底传来,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她这是,重新投胎了?

    可为什么,她还记得上辈子的事?

    上辈子的姜阿萝,生在六十年代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

    村里人都说她傻。

    她眼神总是呆呆的,反应慢半拍,别人喊她名字,她得愣上好几秒,才慢吞吞地“啊?”一声,像是魂魄还没从别处游荡回来。

    可偏偏,她“傻人有傻福”。

    九岁那年,生产队的孩子们把她堵在晒谷场的角落,拳头和石子雨点般砸来。

    可就在第一下要落到她身上时,阿萝都没有反应过来,紧接着,惨叫声此起彼伏。

    举石头的二虎子一脚踩中不知哪来的黄豆,整个人扑出去,脑袋狠狠撞翻了想扯她辫子的三丫;而本该扇在她脸上的巴掌,被一阵邪风吹偏了九十度,反而“啪”地一声,重重扇在了施暴者自己脸上。

    那些孩子莫名其妙吃了亏,一个个鼻青脸肿地逃回家。久而久之,再没人敢招惹她。

    读书时,老师都说她笨。

    数学题讲十遍,她依旧眨着那双茫然的眼睛,只会死记硬背。

    她永远记不住公式,可偏偏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她总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堪堪跨过录取线。

    队里的女孩们恨得牙痒。

    明明她们比阿萝机灵百倍,可要么家里不让读书,要么考试落榜。

    凭什么这个傻子,次次都能踩线过关?

    更可气的是,她的家人竟还那么宠爱她,省吃俭用供这个“傻子”读书。

    高考最后一天,考场突发大火。

    浓烟翻滚,热浪灼人,学生们哭喊着往外冲,可出口已被坍塌的梁木堵死。

    阿萝已经冲出了火场。

    可就在浓烟灌入鼻腔的刹那,她听见身后传来撕心裂肺的痛呼。

    她猛地回头。

    透过扭曲的热浪,她看见那个总嫌她答题慢的监考老师,正用身体死死抵住摇摇欲坠的门框,把逃生的通道让给了学生。

    女人的发髻已经窜起火苗,像一支燃烧的红烛。

    阿萝转身冲了回去。

    没人知道,这个平日里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姑娘,竟有那样大的力气。

    她一个接一个地把人背出来,直到最后一名学生被推出火场,她才终于倒下。

    闭眼前,她恍惚听见有人哭喊着她的名字。

    可她连回应的力气都没有了。

    襁褓中的阿萝眨了眨眼。

    这辈子,她似乎又是个“痴儿”。

    魂魄像是被硬生生撕去了一角,留下一个填不满的洞。

    所以,她反应慢,眼神呆,连哭都哭不利索。

    姜阿萝接受自己重新变成小婴儿这件事,足足花了半年。

    她躺在襁褓里,乌溜溜的眼珠盯着茅草屋顶,小脑袋拼命回想。

    为什么她还记得上辈子的事?

    她的孟婆汤呢?

    她到底是怎么死的?

    可这些问题,对一个连翻身都费劲的小婴儿来说,实在太难了。

    渐渐地,阿萝不再纠结自己为何带着记忆重生。

    但每当夜深人静,姜娘子轻轻拍着她哼童谣时,她总会想起前世的家人。

    爷爷粗糙的大手揉着她的脑袋,妈妈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爸爸扛着锄头回家的脚步声,还有哥哥们偷偷塞给她的糖。

    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是不是还在为她的死难过?

    她还能回去吗?

    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缠得她心里发闷。

    可小小的身体撑不住复杂的思绪,想着想着,她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阿萝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很久。

    可婴儿的时光,就像指缝里漏下的稻谷,抓不住,留不下。

    她还没想明白自己究竟是谁,还没理清前世的遗憾,甚至还没学会完整地说一句话。

    忽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能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了。

    忽然有一天,姜父笑着把一颗野果塞进她手心。

    忽然有一天,她听见村里孩子指着她喊:“小傻子!”

    原来,已经过去了六年。

    姜阿萝六岁了。

    她依然反应迟钝,眼神呆滞,村里人都觉得她是个痴儿。

    姜守拙和姜娘子两口子得了小阿萝的那一日,襁褓里的娃娃和想象中的一样,软乎乎、白嫩嫩,小脸像刚蒸好的糯米团子,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戳一戳。

    哪怕家里日子紧巴,夫妻俩也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她。

    姜守拙半夜摸黑去河里捞鱼,就为给她熬一口鲜汤;

    姜娘子翻出压箱底的细棉布,一针一线给她缝小衣裳,连袖口都绣上两朵小小的海棠花。

    村里人见了,都说这娃娃是个有福气的。

    可这份喜悦,像春日的薄雪,渐渐消融了。

    月份小的时候,姜守拙和姜娘子还觉得自家闺女乖巧。

    不哭不闹,安安静静,比那些整夜嚎哭的娃娃省心多了。

    偶尔听见旁人嘀咕“这孩子眼神发直,怕不是个痴儿”。

    姜娘子便立刻沉了脸,一把将小阿萝搂进怀里:“胡吣什么!我家闺女这是性子静!”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

    该笑的年纪,小阿萝依旧木木的,黑葡萄似的眼珠很少转动;

    该咿呀学语的时候,她的嘴唇却像被蜜粘住了,一声不吭。

    姜守拙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里的火光明明灭灭:“再等等,兴许……兴许哪天就开窍了。”

    这一等,就是六年。

    六年光阴,足以让担忧熬成绝望。

    小阿萝依旧安静得像一抹影子。

    教她说话,她只是呆呆望着;逗她玩闹,她连眼睫都不颤一下。

    有时姜娘子把她放在院里的矮凳上,晌午出去,日落回来,竟发现她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连衣角的褶皱都没变过。

    夜深人静时,姜娘子搂着女儿,眼泪洇湿了枕巾:“娘的阿萝啊!”

    更让她心头发颤的是公婆的眼神一日比一日冷,妯娌的闲话一日比一日多。

    有一回,她甚至听见大嫂压着嗓子说:“养这么个傻子,还不如当初扔后山。”

    那一刻,张氏心里有什么东西“咔嚓”一声断了。

    从那天起,温声细语的姜娘子不见了。

    现在的她,像只竖起全身尖刺的母兽。

    谁若敢当面说一句“痴儿”,她便抄起扫帚追出半条村;谁要是“不小心”把馊饭搁在小阿萝面前,她直接掀了对方的桌子。

    村里人背地里骂她“疯婆子”,她却把女儿搂得更紧,手指轻轻梳理着小阿萝细软的头发,低声道:“别怕,娘在呢。”

    只是偶尔,望着女儿木然的脸,她还是会突然红了眼眶。

    “爹娘要是走了,我的阿萝可怎么办啊?”

    夜风吹过,院里那株老桃树簌簌作响,仿佛也在叹息。

新书推荐: 所有人都在骗我 论作为普通人的我的每一天 杀·夫证道后我没飞升? 恶毒大师姐?啊,对,我是 降阙 本官要退婚 客人?不都应该是走门的? 我抓着高冷男神一起破案 致程先生 上河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