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道琳再次来到百济王宫。
内殿之中,百济王早已恭候多时。
一见道琳进来,百济王便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几步上前,一把拉住道琳的手。
“大师,寺庙修建得如何了?为何我还会在梦中见到逝去的王后?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您快告诉我,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彻底摆脱这噩梦啊!”
道琳不慌不忙,目光温和地注视着百济王:“王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修建寺庙,虽能供奉百姓祈愿,积聚善缘,可终究是借助他人之力。若想彻底消除王后心头的怨念,唯有继续扩建更多的寺庙,以彰显王上的诚心与善念。王上,您近来是否感觉梦见王后的次数有所减少呢?”
百济王听了,陷入了沉思。他眉头紧锁,脑海中仔细回想着近来的梦境。
片刻后,他苦笑着点了点头,无奈地说:“确实如此,这说明修建寺庙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大师,那就麻烦您加快进程,务必早日让王后的阴魂得以安息。”
道琳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开口:“王上,有一件事情贫僧不得不告知您。自从您大力推动寺庙的修建后,国库已日渐空虚。如今,这工程的推进,怕是有些艰难了。”
百济王如遭雷击,瞪大了眼睛:“什么?没钱了?这可如何是好?大师,难道您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道琳苦笑一声,缓缓摇头:“此举已然逆天而行,违背天地规则,贫僧实在无力为王上做更多了。一切,还需王上自行斟酌。”
他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十,微微低头,一副慈悲为怀的模样。
百济王心急如焚,不假思索地大声下令:“立刻召见财政大臣!”
不多时,财政大臣匆匆赶来。
他一路小跑,气喘吁吁,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进入内殿后,他“扑通”一声跪地,行了大礼。
百济王迫不及待地开口:“国库真的空了?”
财政大臣抬起头,一脸无奈地向百济王禀告道:“是的,王上。国库如今已空无一物。而且,为了支撑寺庙修建的巨额费用,臣不得不挪用了大量的军费。如今,军中粮草、兵器购置等都已捉襟见肘。”
百济王一听,心中更加焦急,语气中带着几分逼迫:“那你自己难道没有资金吗?借给本王一部分,等到国库有余钱时,必定连本带利偿还给你!”
财政大臣听了,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他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百济王的眼睛,声音低弱:“王上,臣家中也并无多少积蓄,实在是无力相助啊。”
百济王见状,心中大怒,猛地一拍桌案,怒视着财政大臣,质问道:“怎么?难道你不愿意帮忙?你可别忘了,你的荣华富贵,可都是本王赐予的!”
财政大臣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低头颤抖着回答:“不敢,不敢。只是臣家中也并无多少积蓄,实在是无力相助啊。”
道琳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着这一切,微微眯起眼睛,神色复杂。
百济王如此逼迫臣子,国库空虚,军费短缺,恐怕国运已衰。
他轻轻叹了口气,却并未多言。
与此同时,高句丽王宫的花园内,锦绣正漫步其间,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微风拂过,花香四溢,她的心情也难得地放松下来。
突然,一只信鸽从天际飞来,迅速朝着锦绣俯冲而下。
锦绣听到动静,猛地抬起头,一脸惊喜。她敏捷地伸出手,稳稳地接住了信鸽。
信鸽在她的手中扑腾了几下,随即安静下来。
锦绣的目光立刻落在信鸽的腿上,那里绑着一封密信。
她取下信,缓缓展开信纸,迅速阅读。
不过一会儿,她就笑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
“终于等到了!”锦绣轻声自语道。
她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朝着宫殿的方向匆匆走去。
宫殿内,高句丽王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
罗云站在一旁,两人正专心地讨论着国家大事。
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两人同时停下了谈话,目光投向门口。
只见锦绣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喜悦:“翁翁,罗云,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可以开始进攻百济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信递了过去。
高句丽王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瞳孔猛地一缩,猛地站起身来:“好!立刻动身!百济多次侵犯我边境,此次定要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罗云微微点头,眼神冷冽:“这段时间的训练和筹备,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将士们士气高昂,定能一举击败百济。”
锦绣看着高句丽王和罗云,坚定地说:“这一天,我们等了太久。为了高贞,为了高句丽的百姓,我们一定要取得胜利。”
高句丽王点了点头,赞许地看向锦绣:“锦绣,你辛苦了。此次行动,你功不可没。”
锦绣微微一笑,略带谦逊地回道:“翁翁言重了,这是臣女应尽之责。”
罗云看向锦绣,眼中满是温柔:“锦绣,此次行动凶险万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锦绣回望罗云:“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与你并肩作战。”
高句丽王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欣慰。
他沉声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们即刻出发。此次行动,务必一举成功!”
罗云和锦绣同时点头,齐声应道:“是!”
高句丽与百济的边境,风云变色,战鼓擂动。
高句丽王站在阵前,腰间悬挂的长剑,紧紧盯着百济的方向。
“冲啊!”
他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如同下山猛虎,挥舞着利刃,呐喊着向前冲锋。
刀剑相交,发出清脆而尖锐的声响,箭矢如雨般划过天空,射向百济的阵营。
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高句丽王身先士卒,带领着精锐军队,迅速插入百济的防线。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闯入了百济王宫。
王宫的庭院内,华丽的建筑此刻显得格外阴森。
高句丽王目光锐利,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突然,百济王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百济王正惊恐地望着他,眼中满是绝望,但仍强装镇定,站在台阶上。
高句丽王毫不犹豫地一把拔出手中的长剑,“嗖”的一声响,直逼百济王。
“噗”的一声,长剑无情地斩下了百济王的脑袋。
血花四溅,百济王无力地倒下。
高句丽王冷漠地凝视着百济王的尸体,眼中没有一丝怜悯。
他缓缓放下剑,剑身还滴着鲜血,落在地面上,洇红了石板。
“来人,放火!”
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士兵忙着将火把点燃,有的则将易燃物堆放在宫殿的各个角落。
火焰“噼啪”作响,迅速蔓延开来。
耀眼的火光映照在高句丽王冷峻的面容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
熊熊的火焰迅速吞噬了王宫,滚滚浓烟升腾而起,遮天蔽日。
高句丽王宫,道琳身着一袭灰色僧袍,缓缓走进锦绣的宫殿。
锦绣早已等候多时,见道琳进来,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快步迎向道琳。
道琳见锦绣走来,双手合十,行了一个标准的合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口中念道:“大孙妃,阿弥陀佛。”
锦绣微微垂头,优雅地鞠躬还礼,微笑着说道:“大师辛苦了。今日劳您前来,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随后,锦绣领着道琳,朝着大王子妃的居所走去。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唯有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大王子妃的居所内,静谧祥和,唯有木鱼敲击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
大王子妃正端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专注而虔诚地诵经。
锦绣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来到大王子妃身旁,轻声说道:“母妃,我来‘完璧归赵’了。”
大王子妃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柔和地落在锦绣和道琳身上。
她微微一笑,说道:“你们来了。”
几个月前,大王子妃将道琳大师引荐给锦绣,介绍道琳是一位精通佛道之术的高僧。
那时,道琳站在一旁,面容平静。
大王子妃说道:“锦绣,道琳大师佛法高深,或许能为你解惑。”
锦绣微微点头,一脸期待地看向道琳。
道琳目光温和,看向锦绣,微笑着问道:“不知大孙妃有何困惑?但说无妨。”
锦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开口问道:“道琳法师认为以杀止罪是否合理?”
道琳抬起手,做了一个仁王立相,表情严肃地说道:“杀人者必偿命,杀之而后快。然世间因果循环,杀念一起,亦会种下恶因。但若是为了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有时杀亦是无奈之举。”
锦绣听了,微笑着,淡淡地问:“若是给道琳法师惩恶扬善的机会,做还是不做?”
道琳深深看了一眼锦绣,说道:“自然当做。贫僧虽为出家人,却也知世间疾苦,若能以一己之力,让世间少一些罪恶,多一份安宁,又有何不可。”
道琳向锦绣微微一笑,锦绣也满意地笑了。
此刻,两人仿佛心意相通,对彼此的想法都了然于心。
锦绣目光坚定,看着道琳:“那么,道琳法师愿意相助吗?”。
道琳虔诚地举起手掌,深深鞠躬:“大孙妃需要贫僧如何相助?贫僧定当竭尽全力。”
锦绣镇定自信地说道:“没有其他要求,只希望你继续在百济传播佛法,教化众生。百济之地,罪恶丛生,百姓受苦。希望你能以佛法的力量,让那里的人们弃恶从善,过上安宁的生活。”
道琳听了,双手合十,行了一个大礼,口中念道:“阿弥陀佛。贫僧定不负大孙妃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