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雾雨朦胧,现代都市的霓虹灯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而医院病房里的灯光显得格外昏黄而温暖。
这时,护士小杨推开门走进来,温柔地看向林晓悠,轻声说:“晓悠,你还在呢。医生说,让你爸爸他多休息。你也别太累了,要顾好自己的身体,快回家休息去吧。”
林晓悠抬头,勉强挤出一个微笑:“谢谢你,小杨姐。我再陪爸爸一会儿就回去了”
回家后,林晓悠便伏案研读家中的一本仵作古籍,书页泛黄,带着历史的沉淀与神秘。她轻轻抚摸着其中的插图,那是唐代仵作的工具,形态虽与现代大不相同,却流露出相似的专业气息。
“如果能亲眼看到这个时代的仵作技艺该多好。”她自言自语道,心中对这失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工艺充满向往。林晓悠微微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望向窗外——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紧接而来的雷声震得窗棂嗡嗡作响。林晓悠心头一震,不自觉地将古籍抓得更紧。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一股强烈的吸力仿佛从书页深处爆发出来,林晓悠措手不及,被这股力量吸进其中,眼前一片雪白,随即失去意识。
……
耳旁尽是蝉鸣,林晓悠缓缓睁开眼睛,发觉自己躺在一片林间的草地上。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的脸上,格外刺眼。她揉着隐隐作痛的额头坐起身,惊讶地环顾四周。
不远处,小溪流淌,透出古老而静谧的气息。几名衣衫古朴的人隔着长长的田埂,正用一种她难以理解的眼神注视着她。此刻,他们的目光似乎充满了惊讶与好奇,甚至还有一丝忌惮。
“这是哪里?”林晓悠喃喃自语,明知无人能解答。突如其来的穿越和陌生的环境让她感到困惑,甚至有一丝恐惧。
她将目光投向自己的衣着,惊讶地发现自己身穿古装,腰间挂着的正是几件唐代仵作工具,与书中的描述如出一辙。
这时,一位身形矫健的年轻女子小心翼翼地走近,带着试探的口吻问:“姑娘可是仵作,来协助查案的?”
林晓悠心中一震,深知自己在完全摸不清状况的情况下,贸然行事并非良策。她微微点了点头,暂时顺应对方的猜测。
“如此甚好,我是捕头苏婉儿。”女子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拱了拱手,“还请姑娘随我一同回去,县令和师父正在等候。”
林晓悠来不及多想,只得跟随对方前行,心中浮现出种种担忧与疑问:难道,这真的是唐朝?那她要如何才能回去?
随即,她微微摇头,深呼吸平复乱跳的心绪,暗自告诫自己:“淡定,先适应这里,弄清楚状况。”
他们走向小镇,街上人潮熙攘,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林晓悠努力将心中所有的不安压下,细致观察着周遭的景物与人物,期图从古代的细枝末节中找寻线索。
一切都如书中所言,却又在细节中翻腾着新的惊喜与震撼。
县衙口,几名衙役守卫森严,林晓悠随苏捕头步入大堂,堂内,庄严肃穆的县令正襟危坐。他的视线落在林晓悠身上,带着丝毫不加掩饰的审视。
“姑娘便是新任的仵作?”县令开口,声音不容置疑。
林晓悠努力镇定,微微点头,眼角余光瞥见案板上的一卷卷宗,她意识到自己或许已经被卷入了一场复杂的阴谋或案件中。
她沉吟间,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踱步而来,随和却不失威严。他身着素衣,肩袖间略染尘土,显然常年奔走于各类案件之中。这便是老仵作,县衙里的传奇人物。
“小林,你可算来了,刚才我还在说不知你何时能到。”老仵作眼中闪过一丝机警,嘴角挂着耐人寻味的微笑。他是这县衙里最有经验的人,也是苏捕头口中提到的师父。
林晓悠连忙调整情绪,礼貌地回答道:“师父好,初来乍到,还望多多指教。”
老仵作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不急,先熟悉情况。这卷宗上的案子,事情非同小可,需你与苏捕头一同查明。”
此时,案板上的卷宗微微卷起,待她定睛细看,其中映着一个有些熟悉的名字:李辰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