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染红了天空,比赛也告一段落。宋星苒的笑声不断的传进沈槐安的耳中,向来寂静的长廊变得热闹起来。
沈曦看着他们的背影,说道:“怎样?”
“没查到,我派人去现场看了,也没什么蛛丝马迹。”沈云柯看着前方的俩人,不禁有种岁月静好之感。
“明天上朝的事,你应付的来吗?”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皇长姐~快点!”远处的少女挥动着长臂,虽无倾国倾城般的美艳,却独有一份灵动,一双秀眼中不含任何杂质,清澈如璃,好似这世间美好都汇聚于此,此时的晚风轻抚着她的长发,为她增添了几分神采。
“来了!”
……
(朝堂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俯视群雄威临天下,身居天地要位,那便是当今的圣上,骊国的国君。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一臣子手持奏章,屈躬道。
“准!”
“筠霖城一带前阵子闹旱灾,粮食上交有偷漏现象,且地方黎民似有起义之势。按国法,已惩戒其统帅,可人数众多未能镇压,依臣之见,不如派兵治其本,以严法束其民,还望陛下批准!”说罢,便与沈曦以眼神示意。
“皇太女有何看法?”
沈曦拱手道:“启禀陛下,儿臣认为,万乘之国当行仁政,则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不妨开仓送粮,解囊相助,必能得其心,固国之安也,若此时派兵镇压,只怕适得其反。”
曲相示意一旁的同僚,那人颔首低眉道:“臣有异议,胡人近年来频繁骚扰我国边域,国粮应以士兵为首,国内若大面积发放粮食,导致国库紧缺。战士们若不能饱腹,怎能持兵御敌?!其后果不敢想象,斗胆请教太女殿下,到时候该如何力挽狂澜?”
“启禀母帝,据儿臣所知,每年上交的粮食足够充盈,即使闹荒灾也足以支撑全国上下三年内的口粮,更何况子国众多,每年朝贡的钱粮也足骊国百姓一年的口粮,那为何现在却有人担心国库紧缺?”沈曦语气中带着一丝逼迫。
那人一时被威慑到,语气中带着一丝惶恐“强词夺理!我,我那只是推测,国事岂能儿戏!理应做好全盘打算。”
卟嗵--那人跪着,声情并茂道:“陛下,微巨对骊国的忠心日月可鉴,还望陛下深思!”
曲相心中大骂此人的无能,愚笨。
“做全盘打算?在场的各位历职数年,怎会不知国粮的具体情况!说推测国粮紧缺,那这是否有些杞人忧天了!”
那人欲上前争论一番,骊昭帝缓缓开口:“依你之见,有人私挪国粮。”骊昭帝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但很快便消散。
沈曦自然是没有看到,淡淡道:“是。”
“那此等大事便交由你处理,你可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儿臣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望。”
“好了,朕乏了,退朝!”起身离开,群臣跪拜,异口同声“恭送陛下!”
(东宫内)
“皇长姐,如何?”沈云柯问道。
“在计划之内,看来有些人要坐立不安喽~”说罢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
“对了!宋星苒准备的怎样?该动手了,这份大礼不知他们能否接住!”
窗外的云朵走的缓慢,只是这份闲适的背后暗潮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