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所以小姨我给你介绍一个怎么样?”
“啊?啊!哎;等等,小姨你说什么……?”
小姨以前算半个不婚主义者,谈了好几段恋爱都没多久就分手了,现在结婚不久,丈夫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对方是创一代,很有钱,和小姨合伙办公司。
以前的夏舒冉是绝不会做给外甥女推荐相亲对象这种事的。她更注重缘分论,还劝过说温泊言如此年轻,这方面完全没必要着急。而她现在?居然开始给温泊言找相亲对象了?
夏舒冉没理会温泊言的反应,继续说:“你还记得小姨的闺蜜简阿姨吗?我之前选择来这边,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她的移民。
“这次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学生,也是中国人,很优秀的,长得好,看照片很俊俏呢。
“那孩子啊,听她说,学习很好。但没什么钱,平时过得很节俭。但我感觉他很快会挣到钱的,人家现在已经在创业了。”
说了一大串温泊言也没有听明白什么,能看出来小姨挺期待她和那个男生见面的。平时从没有如此过。所以温泊言认为不应该拂这个兴。
“我见过他一面的,人性格不错。外语说得流利又标准。你不是给小姨讲过喜欢优秀的男生么?”
“都是高中时说的了,现在还作数啊。”
“当然啊。我知道你和小姨一样是有主见有要求的女孩子,小姨也相信你是有分寸的,所以言言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啊,小姨都一定是会支持的。
“我和你妈妈也不是真的想让你抓紧找个人结婚,我们都见过你几年前那样子,怕你再那么痛苦,才想找个人来治愈你呀。”
小姨在温泊言心里和妈妈一样亲切。
自从高中时爸爸妈妈离婚,小姨就更疼这个姐姐家内向自卑的漂亮小姑娘。
又因为她自己还没有子女,总是以提前练习照顾小孩为借口帮衬自己的姐姐,其实是怕她一个人带孩子,工作又辛苦,身体吃不消。
“言言。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你太孤单了。从大学时开始,你身边就只有小安这一个朋友。现在好一点,我们Icy几个店员每天都陪着你,但我又不知道你和他们到底交心到什么程度。
“之前又经历过沁儿那件事,我真怕你有了心病啊。
“你选择谁做朋友,做闺蜜,是需要更细致地磨合,而且本来就够投缘才行的,我和你妈妈都管不了。像我和你简阿姨,那也是一起长大,二十几年的交情。
“但,挑选一个合适的伴侣,争取一段健康的爱情,是我们能为你筛选和寻觅的。你妈妈也总是跟我说,怕她的爱情有点失败,影响到你的爱情观。
“现在你长大了,也理解当初妈妈的选择是很理性的,却始终没有表现出什么,那种对爱情,像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常有的憧憬。
“我们其实非常希望能帮助你,不求找到正缘,聊得投机的能发展成朋友也很好了。何况对你以后的事业没准也有帮助呢。”
温泊言第一次听夏舒冉讲她和夏舒云的考量,不觉一时愣了神。
眼看夏舒冉都快从煽情的桥段中把自己说哭了,温泊言才想起来出声:“好了,我都懂的,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的呀,我不是都在认识了吗。”
夏舒冉听起来有点委屈:“嗯,宝贝你明白就好。”
温泊言有一点社交恐惧症。和熟人还好,和陌生一些的人很难自如地交谈,在人群中会有严重焦虑。
夏舒云是外科医生,小时候父亲很忙,总是跨国出差,夏舒云总是带她一起值夜班,会把她放在医院写作业。
医院人挤人的,很多病人的症状或创伤看起来又是那么吓人,小小的她显得如飘落的叶,只敢缩在地上,分外可怜。
于是她写作业的场所变成了稍微人迹罕至一些的心理疏导室——那里的护士是夏舒云的朋友。
长大后她也依然在定期去见心理咨询师。专家建议她从一对一的社交接触开始认识不同的人,最终争取走到克服这一步。
综合多方面考虑,才有了相亲事件。
本来长到上初中的年纪,她已经正常参与集体生活了,只是内向一些。却因为高中毕业时的某些事情,一夕回到发病之初,也难怪家人担心吧。
这大概是温泊言的义务。她想。毕竟是自己的责任。
“让我和那个人见面,可我没有他的号码啊,我怎么联系他呢?”
“我给了他Icy的地址,应该会去找你的。人家过两天就回国了,记得接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