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您们乘坐的CA1216次航班已经顺利抵达了中国北京机场。我们即将在22号候机楼进行进港操作,机舱外的温度是……”随着飞机进港的语音播报响起,薛谦也终于合上了手中那本关于松果体的书籍。他心中充满了各种想法,但在付诸实践之前,他深知自己需要学会冥想,以激活自身能量,让内心达到一种平静的状态。
这本书的作者并非他人,正是薛谦在英国的一次研讨会上结识的凯瑟琳。也正因如此,当薛谦与凯瑟琳讨论松果体相关话题时,她能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在激活松果体以激发人体内能量方面,凯瑟琳的观点与李德比特提出的“眉心轮”理论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松果体是通往深层内在和高层意识的大门,象征着开悟或心像的深层灵性启发。
薛谦对松果体的研究兴趣愈发浓厚,回到正常生活后,他开始更加深入地阅读凯瑟琳的著作。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松果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还探讨了它在人类进化和精神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在查阅SCI论文的过程中,他也多次看到了凯瑟琳的论文观点。她的阐述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物理实验,更多的是综合了多种宗教,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观点,关于人体和宇宙综合的论述。
薛谦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书中记录的一个案例深深所吸引:多人,多次曾经在深度冥想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的宁静和喜悦。并且有人能够持续保持这种状态,或以最快速度进入状态中。而且还有脱离□□,第三视角看周围环境的情况。并当自观察时会发现自己的灵体是具有一定颜色的虚无光体。仅仅这部分的实验次数达到十万次以上,参与人数高达万人。这可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型团队可以做出来的。就说从找到能够冥想的人并且甄别其真假,还需要跟着去做实验记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时间成本。凯瑟琳背后的团队力量是强大的,比他想象的更有能力。
因此,他除了每天的实验,按照导师指导的方向去增加频次,逐渐增加强度观察脑电波的变化外,他开始每天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专门的冥想练习,按照凯瑟琳及书中的指导,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于眉心之间。起初,他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思维也变得更加清晰。并且发现冥想的时候时间过的很快。就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小时就已经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薛谦也经常收到凯瑟琳的邮件,大多都是一些关于眉心轮的理论。包括还有和导师给他这本书中相关的基础内容。所以薛谦也在邮件中告知凯瑟琳,他有幸拜读了凯瑟琳的新作,并表示正在研读。两人一来一回在邮件中进行着学术交流。
薛谦在邮件中也分享了自己的冥想体验和一些心得,他描述了自己如何在冥想中逐渐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力量。他告诉凯瑟琳,尽管他还没有达到书中描述的那些高级冥想者的境界,但他确信自己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此外,薛谦还向凯瑟琳提出了几个关于松果体激活和冥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希望得到她的专业指导。
凯瑟琳对薛谦的进展表示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坚持。她还分享了一些个人的冥想技巧和经验,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冥想的实践。凯瑟琳强调,冥想不仅仅是一种放松的手段,更是一种深入探索自我和宇宙的方式。她建议薛谦尝试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进行冥想,以观察和体验其中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薛谦的冥想练习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开始在冥想中体验到更加深刻的内在联系和宇宙的和谐。
几个月下来,妈妈留下的秘密,还有实验始终没有再次突破,近期的薛谦有些焦躁,他在桌前纸上写下多个标签:
“量子纠缠--实验--妈妈猝死--奇怪的梦---实验--奇怪的梦---升维--捕灵网---松果体---凯瑟琳--大英博物馆---导师---冥想--实验。”他忽然又提笔在量子纠缠和导师之间划了一条关联线,又把导师和妈妈、凯瑟琳连在一起,最后在导师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所有问题又回到起点。
他辗转反侧,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于是站起来,走向房间开始打坐冥想试图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
在这次冥想的过程中,薛谦突然间体验到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他感到一股温暖的能量从他的眉心涌出,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他的头部轻轻涌动,带来了一种微麻的通电感觉。这种感觉迅速扩散到他的全身,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都仿佛被唤醒了一般。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汗毛孔都竖立了起来,那种感觉有点像鸡皮疙瘩一样,但又有所不同。他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他能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甚至连呼吸的声音都被无限放大,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声音逐渐变得模糊,仿佛慢慢地消失了。他的身体感知变得空白,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种虚无的状态。他感到自己仿佛冲出了某种无形的牢笼,整个宇宙仿佛都在他的心中展开。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觉得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他感到自己变得无穷大,仿佛能够容纳整个浩瀚的宇宙。
在这一刻,他感到自己与天地万物之间建立了一种神秘的联系。他仿佛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成为了宇宙的一部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星辰,都与他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他感到自己与大自然的节奏同步,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脉动。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宁静和满足,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随着冥想的深入,薛谦的意识逐渐变得清晰,他开始觉察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情绪。他意识到,这些念头和情绪就像天空中的云朵,来来去去,而他真正的自我,就像那片无垠的天空,永恒不变。他开始学会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思想,不再被它们所左右。
冥想结束时,薛谦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清明。他再次感知到皮肤毛孔的呼吸,感受到心脏的跳动,等到这种状态稳定后,他慢慢睁开眼睛。此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
刚才这种感觉让他不禁想起了古先知、圣贤,或者导师和凯瑟琳,他们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体验,是否也曾在冥想中触摸到宇宙的脉动,甚至应该比他感受到的更远,更多。导师曾经让他学会呼吸,是不是这样的呼吸呢?薛谦的思绪开始飘远,他想象自己在无垠的星空中遨游,与星辰对话,与宇宙共鸣的感受。
“卧槽!”他忽然想起妈妈长时间的凝望夜空,也许她不是在看什么,也许她是在冥想……
“铃铃~~~铃铃~~~”闹钟声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路。不过说实话冥想入定那一刻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一夜之间他感到自己不仅没有疲劳,反而精神满满,神采奕奕。
他用手抓抓头皮,好神奇的感觉。但是对于一名物理学博士,他还是有些不愿相信“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他之所以努力的去研究量子纠缠,就是想用科学的方式来阐述问题,理解问题。
他走到窗边,打开窗户,让清晨的阳光照在自己的脸上。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尽管他一直对科学抱有坚定的信仰,但昨晚的体验让他不禁开始思考,科学与精神世界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
趁着现在感知深刻,他快步跑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昨天晚上的实验数据。量子纠缠的研究一直是他的心头好,他相信通过深入研究,总有一天能够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然而,昨晚的冥想体验让他意识到,或许科学与精神世界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他决定将这种体验融入到他的研究中,或许这会成为他研究的新方向。在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实验对象前,他就是最直接的实验体,他开始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在中科院的大门口,阳光明媚的早上,薛谦正准备迈步走进他的工作室。就在这时,前台的行政人员用她那甜美而亲切的笑容叫住了他:“薛博士,请您稍等一下。”薛谦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只见行政人员手中拿着一个包裹,面带微笑地向他走来。
“这是您的快递,刚刚从海外寄来的。”行政人员一边说着,一边双手恭敬地将包裹递到薛谦的手中。薛谦接过包裹,仔细地看了看邮寄信息,发现寄件人来自英国,但具体是什么内容却无从得知。他猜测这可能是某种广告宣传材料,或许是与学术相关的资料,但他并没有立即拆开,而是随手将它放置在了办公室书架上。
换上工作外衣后,薛谦径直走向了实验室。今天他的实验计划排得满满当当,时间紧迫。他需要对昨晚进行的冥想实验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近的工作节奏又变得异常忙碌,他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