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吴天天的爸爸是本地的一所中学的普通地理老师,妈妈是地产公司的职员,因为工作性质关系常常去外地考察楼盘。

    吴天天一家生活小康,家庭和睦,没什么大烦恼,是千万个平凡普通但幸福家庭的缩影。

    要说有什么特别的,父母两人最大的成就便是把唯一的女儿培养地十分出色。

    而且肉眼可见地,吴天天毕业后,能让家庭生活更上一层楼。

    吴天天昏迷后,两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停摆了,每天一边在医院陪护,一边到处求医问药,一下子天就塌了下来。

    B大BBS论坛上,很多同学自发地从各个角度帮忙。

    【为吴天天同学筹款!】...确凿消息,吴天花销巨大,长期来看叔叔阿姨的积蓄不足以支撑...点滴都是真情,请同学们慷慨解囊,B大爱心社全程负责善款收集和使用,并向大家公示。请联系一楼社长的电话!注意!主动联系的是骗子!

    【会不会是什么脏东西...】...我说是不是撞邪了?唯物主义的尽头是玄学,本楼招募心诚的同学一起,本周六下午去祈福。本楼一层附上各个属相的大吉色,请注意穿着。

    【线索征集】如果知道吴天天同学和谁有矛盾的话,可以匿名发给她的辅导员吧?我提供一个公共邮箱的账号和密码,你们有什么线索的话都可以使用这个公邮。我是说如果啊,感觉这个事情越来越刑了...

    【医疗资源征集帖!】谁家人是医院的,或者认识什么大牛,可以把天天的病例发过去看看。ps医学院的同学,加加油好嘛!别让我们看不起你们!

    当然这种带了怨气和指责的帖子,底下也有很多不友善的回复,还有不少和事佬在劝架。

    哲学系的同学自发地成立了有效信息整理小组,黎明义便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

    他和自愿提供帮助的云朗一起,带着哲学系的同学们甄别有效信息,同时担负起与吴天天爸妈信息对称的重要工作。

    岱瑜想了想,她把吴天天的病情与检查结果翻译成了英文。又联合了其他小语种的同学,大家用自己的专长,将重要信息翻译成了不同国家的文字,把求助信息发布到了各个国家的社交媒体上。

    不一定有用,但还是那句话,多一丝希望也是好的。

    不过这一项工作,却遭受了莫名的恐吓。

    一封【管好你自己】的大字报,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贴在了岱瑜她们寝室门口。

    薛艾艾早晨睡眼惺忪地推门去洗漱,洗漱完再回来,“啊—”地一声叫了出来。

    大字报是用报纸上的字剪切下来拼贴的,看不出笔迹,但看起来却格外吓人。

    “这可怎么办,我们被人盯上了。”薛艾艾害怕地哭了起来。

    李沐兰气极了,她在走廊里直接放大了音量:“做坏事的人都没害怕呢,好人怕什么?今天走廊没监控,我们现在、立刻、马上去跟学校反映受到了人身威胁,明天走廊就装上监控了,谁敢再来?”

    事是这么个事,岱瑜能理解薛艾艾害怕被波及的想法。

    但换个角度,这个大字报也不一定是害吴天天的人贴的,也许只是看不惯她们无头苍蝇一般四处奔走的人贴的。

    闻鸣人狠话不多,她什么都没说,带上了冬天的毛茸茸手套,小心地把白纸撕了下来,用证物袋装起来,径直去找她们刑法学的老师了。

    大学生在寝室受到威胁,这还了得?高低要查出是谁贴的。

    刑法学的白老师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闻鸣,这么重要的物证,怎么能直接撕下来?

    要让警察去取证啊!!

    闻鸣愣了一下,她和岱瑜想的一样,假设真的有人对吴天天下毒,那也不会傻到来贴大字报,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闻鸣觉得这可能是某些同学的恶意,想捅到老师那里,让她付出点校内处分的代价而已,还上升不到报警那一步。

    白老师却不这么想,现在吴天天的事情虽然已经立案了,但查的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这个小小的匿名信,多少能加一把火,引起学校和警方的重视。

    闻鸣立刻认错,老师就是老师,学到了。

    于是这个贴匿名信的人,很快就被查出来了,这也很好查。

    一是白纸上残留了一点指纹。

    二是贴的人必然是本楼的学生,两个女警挨个寝室问谁在熄灯之后出去过,出去干什么了,有没有证明人。

    两厢一比对,一下子就找到了始作俑者:物理系的章嘉。

    章嘉也不惧怕,她很单纯地认为吴天天就是生病了而已。

    生病的人这么多,生怪病的人也多。即使得了不治之症,也是命。

    偏偏吴天天特殊,还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弄得满城风雨,搅和地整个B大不得安生。

    章嘉知道这个寝室的林岱瑜在组织学小语种的同学往国外散布求助讯息。

    闻鸣遐迩天天在论坛上恐吓“虚无的”下毒者犯罪了,早点伏法,争取宽大处理。

    李沐岚经常联系校外的媒体编造B大学生下毒的事情,导致外面公司对B大毕业生的风评降了一些。

    于是章嘉就想“让她们安分一点而已”。

    事情不算大,章嘉甚至不认识吴天天,没有任何动机对吴天天不利,于是便只是受到了批评教育。

    但岱瑜几人想起了闻鸣遐迩曾经说过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外乎就是这样的吧。

    出了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被打击,有的同学愈挫愈勇。

    而好消息是从泰语系的同学刘莎那里传来的。

    刘莎上传了泰语版的求助信,T国的反馈挺多,但大部分都是中蛊呀、沾了小鬼之类的,直接被刘莎过滤了。

    直到她看到一个靠谱的说法:

    “这个病症表现有点像我们当地一种草药胶囊引起的,含□□,但量很少,混合了当地的特产药草之后可以便融化在水里,无色无味。”

    刘莎立刻把翻译后的讯息传给了黎明义,黎明义火速告知了吴天天父母。

    医院有了方向之后,不过半天就确诊了在国内第一例“T国草药胶囊”中毒的案例,并给出了治疗方案。

    确认是有人特意投毒的同时,警方也控制了吴天天寝室的三位同学,分头调查。

    最后的调查结果也很令人唏嘘,真的是有人投毒。

    作案者是吴天天同寝室一位和她关系还不错的舍友苏青,她分期将从T国带回来的胶囊涂抹在吴天天的水杯边缘,因为涂抹量小,所以症状没有那么严重。

    苏青的动机也很简单:想让吴天天换一个寝室。因为吴天天回寝室晚,走的早,打扰到她休息了。但B大无缘故不允许更换寝室。

    于是苏青想到了另一个方法,让吴天天休学,这样她自然就可以换一个寝室了。

    “如果她这学期没来补考,就不会有住院这回事了。”

    “我也没钱出去租房子。”苏青被警方控制之后,淡然道。

    吴天天最终还是休学了一年,虽然确诊后及时治疗,但长期微剂量的毒素让她的一只眼睛永久性失明。经过一年的康复,她才能回到B大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可是吴天天变得沉默寡言,她再也没登台弹过古琴。

    后来,吴天天与黎明义一起约岱瑜吃饭。

    吴天天康复的这一年,同学们也渐渐忙了起来,云朗也有了女朋友。

    只有黎明义依然得空就去看望她,安慰她。在她回到学校之后,黎明义就表白了。

    吴天天之前并没有留意到自己的这个同班同学,他说话不怎么好听,长的也不怎么出色,但是在世界从喧嚣中安静下来的时候,留下来的这个,也许真的是“真爱”。

    再后来,吴天天完成学业后,也没有上班。

    她赶上了第一批视频博主的风口,成为了一名“名校毕业的残疾学生”博主,当然这是后话了。

新书推荐: 蚀月笺 青鸾上神 共青山 指挥官她为千古明帝 此意易明 十两 空余恨 黎明前事 喜美:暧昧循环 岁末有风铃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