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平和二十七年,颜国二皇子一周岁
颜帝老来得子,欣喜不已,大赦天下。同时大摆筵席,令文武百官携家眷赴宴。
平和二十七年秋,温岩一家进宫赴宴。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皆拜。
“众卿平身!”
随着音乐的响起,一排排异域风格的舞姬端着各式果盘鱼贯而入,她们的服饰与中原一带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令一众官员分分垂下头,不敢再瞧。
宴会有序的进行着,忽然,一声尖锐的通报声自殿外传来:“徽王到!”
大殿似乎安静下来,众大臣面面相觑,似乎近日颜帝并未邀这位同父异母的王爷入京参加太子的周岁宴。
藩王无召不得入京,这是人们心照不宣的,而今日徽王不请自来这目的可是“好玩”极了。
“遭了!芷兰,快看看如玉哪去了?”温岩忽的瞧见颜帝身旁空无一人,而作为起居郎,温如玉最不应该做的事就是离帝王过于遥远,这是起居郎严重的失职。
“阿岩,没有!”琴芷兰快要急哭了,但又不敢做出任何举动。
徽王的到来打断了夫妻二人的对话:“臣弟拜见殿下!”
徽王长的十分魁梧,仅看面相便不好惹,往那里一跪,管他是不是诚心下跪,看起来都是不安分的一人。
温岩仍在寻找温如玉,他的额发被汗水浸湿,双颊因激动变得通红。
“如玉?他怎得不好好在皇上身边当起居郎跑去徽王那里了?”温岩一愣。
颜帝眸光黯然,也发现了藏在徽王队伍中的温如玉,他面色不改,并未让徽王起身:“六弟,怎么突然回京都了?有何要事呈张奏折便够了,何须亲自来京都一趟?”
徽王假笑着回应:“臣弟听闻皇太子近日要满周岁了,心中挂念不已,特意来京都给侄儿送份生辰礼。其余并无要事,臣弟的要事,便是与皇兄的家事啊!”
“好!好啊!好一个家事!来人,快给徽王赐座!”颜帝挥手吩咐。
徽王落座后,消失多时的温如玉也回到了颜帝身旁,经此一遭,颜帝就像从未发现温如玉离开多时。
“近日通天河一带的收成如何?”颜帝好似突然想起这事,一双昏黄的眼令人琢磨不透。
通天河一带属于蜀地范畴,是徽王封地,近几年多发水患。
“回皇兄,通天河以北的水患大多被牵制住了,以南还需要多方疏导才是。”徽王谨慎地答。
“不错,不愧是朕的六弟,干事妥帖。不过,还是要让百姓收的到你的心意才是。”颜帝似笑非笑的说。
“臣弟知晓了。”徽王赶忙坐下不再搭话。
“今日,是朕时儿的大喜之日!朕要为时儿寻位太傅,心中早已有了人选。”
“鉴于起居郎这些年的勤恳负责,朕也放心将时儿托付给起居郎,何况如玉也是我朝年纪最小的一位状元郎,学识渊博,教起时儿来应是绰绰有余。今日,尊温如玉为太子太师,愿竭力辅佐太子成人。”颜帝毋容置疑地道。
“臣温如玉,接旨!”温如玉叩首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