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这是徐来跟萧屿霁第一次正式意义上的一起吃饭,图书馆顺路去食堂的那几次不算。
恋爱中一起吃饭往往是感情的转折点,吃个饭,逛会街,再看个电影,堪称完美的约会过程。
但是这次显然就仅仅是吃饭而已。也就是这次约饭,徐来发现萧屿霁跟她家竟然挺近的,原来只是以为在一个市,没想到还是一个区,开车十几分钟的样子。
这个距离,又让徐来想起上次那个梦,如果两人初中就同校的话,会有可能吗?
两人约在一家火锅,徐来团了一张券,两个人的套餐还挺划算,跟萧屿霁说了一下,这样子请吃饭双方也没什么负担。
“这班上得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了?”这句话说出来,徐来都觉得自己思维现在混乱得很。
萧屿霁倒是直接点出来了,“我暑假刚放满一个月,你工作就转正了。”萧屿霁也知道他的追求不是时候,不过有些事情错过就是一辈子,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是上天眷顾了。
“是这样,所以不知道说什么,要是不联系,又显得之前在学校白纠结了。”
一个上班、一个上学的是谈不来恋爱,生活没什么可分享的,作息也不对,徐来心里默默吐槽着。
“那这位上班族小姐,有什么经验可以对我这个预备役说说的吗?”或许觉得自己的假期生活比较无聊,萧屿霁还是想听听徐来的。
徐来摆摆手,“丝滑适应了各种压迫,对一些职场上的事见怪不怪。”经验分享根本谈不上,人的适应性太强了,一下子就接受了自己已经不是学生,天天要去上班的事实了。
“不过,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比乱找一份工作强。”徐来喝了一口饮料,接着道:“这份工作虽然跟我预想的有出入,但是也是编辑相关的,又在准备考研,虽然累,心里还有个盼头,不至于每天都在重复昨天,很无聊的样子。”
“是,总是有所期待的。”萧屿霁也表示赞同,说起自己备考也是这样。
徐来笑笑,备考生活她经历地不比萧屿霁少,都是这样的,一边备考一年幻想上岸之后。
工作上的事情,太专业的不好讲,而且徐来刚工作没一会,也没什么大事情可说,职场八卦显然也不合适,笼统地说了点感悟,再说下去就有些刻意,像灌鸡汤了。
这样想着,加上萧屿霁也说了他的备考,徐来就顺着问问萧屿霁具体考试情况,虽然没有考编,但身边两舍友好歹考了,她也听了一点,自觉不是个门外汉,不能指点两句,也能跟着讨论几句吧。
哪知萧屿霁却笑道:“看来工作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在学校你问过我考编你忘记了。”
徐来这才想起上次还被萧屿霁喜欢做题的理由震惊到,之前还分析过萧屿霁的考试,真的是上班糊涂了。
“下半个月可能会去培训面试,我妈给我报了个班。”说出来,萧屿霁还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大学生还要像小朋友一样暑假去辅导班。
“那种考编的辅导班?”徐来也听同学说过,看来这种还不是少数,怪不得说现在竞争大。
“是的,她比较想我能确定留在家附近。”萧屿霁自认为是准备充足,但架不住还有个担心来担心去的家长。
徐来也表示理解,考编不异地嘛,能一次性上岸家附近肯定是最好的。
“所以你一直住在xx小区吗?那你也是在附中上学吗?”徐来最终还是问了这个问题,她现在觉得面前的萧屿霁就是那个因病休学的同桌,强烈的预感。
萧屿霁听到徐来问起学校,先是一愣,抬起头呆呆地看着徐来,仿佛要从徐来的表情中分析出什么似的。
“是在附中,我的高中是在三中读的,都在这附近。”从徐来的表情中萧屿霁看不出什么,在对视中,萧屿霁听到自己的回答。
其实从徐来问他住哪,确定吃饭的地点时,萧屿霁就知道有些事注定要被提及,只是不确定对方能否想起那些零碎的过往。
“那还挺巧的,我们从初中到大学都是同校。幼儿园跟小学应该不是吧,这段时间我是在爷爷奶奶那边度过的。”
听到萧屿霁说起高中,徐来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但想想,一般上学都是就近,初中、高中同校概率挺大的,她有好多初中同学就一起考了三中,只能说大学是有点缘分的。
“是嘛,那么巧,不过我倒是直至大学才离开这块地方。”萧屿霁在心里暗暗松口气,看来徐来没有想起来初中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失落。
不由萧屿霁细想,就听徐来又说道:“当时初中我有个同学也姓萧来着,不过他好像因病休学了,我也忘记了他具体的名字。”
“嗯,是姓萧,我们名字同音不同字。”说完,望着徐来充满疑惑的眼睛,萧屿霁还是下决心将一切“巧合”说清楚。
“我们本来应该同届的,只是我初中的时候因病休学,推迟了一年。原来我叫萧雨霁,雨天的雨,就是云销雨霁的雨霁,据说我妈妈要生我时,天空刚巧下起了小雨,我出生,天就晴了,所以就一直叫我萧雨霁。”
这么一说,徐来倒是想起来,之前初中某次家长会结束,她妈妈是说起她有个同学名字也是取自古文来着,看来就是萧屿霁,只不过当时她文化素养有限,不知道《滕王阁序》,否则一定不会忘记萧屿霁这个名字。
“后来生病,家里老人觉得五行缺土也不知道什么的,就改成屿了。”
“缺土?”徐来也是快被逗笑了,萧屿霁小时候一定也是个小帅哥,土一点也给别人留条活路。
萧屿霁以为说出这些,徐来会把一切串联起来,去想所谓的缘分、巧合,但是徐来显然还在思考他的名字中。
一切的缘分巧合都是他刻意地追随罢了,只是有一点,他很感谢徐来那次在食堂来问他的名字,让他有继续主动的决心与勇气。
头一次那么喜欢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