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山没有闹钟,生怕自己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于是一晚上都睡得不安稳,时不时就会惊醒,等看到外面天色还是黑沉沉的便再度放心睡去。
等听见村子里的鸡叫了三遍,约莫是五更时,他便穿衣爬了起来,为今日去镇上卖东西做准备。
番茄酱是前一天晚上就熬制好的,他今天只需要做薯条、薯饼、炸土豆丸子和炸蘑菇。
有了前一天的试验,今天做起来更加熟练,不过让他惊讶的是,沈砚秋竟然又早早地起床了,睡眼惺忪地走到厨房要帮忙。
陆青山看他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还要强忍困意帮他烧火的样子实在有些可爱,他不由好笑地看着他道,“困就再去睡会儿吧。”
“不了,我不困。”沈砚秋摇了摇脑袋,下一秒却又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陆青山无奈地笑了笑,索性在后锅里烧水煮醪糟荷包蛋给两人当早餐,他挺喜欢米酒这种甜滋滋的口感,配上荷包蛋更是美味。
等所有东西都炸好装在篮子里,天已经灰蒙蒙了,他三两口吃完早餐就开始收拾等会儿要挑着的担子。
沈砚秋见状也加快吃饭的速度,陆青山不由迟疑,他其实没打算带上沈砚秋一起,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对这些夫郎的态度其实更像是对待家里养的宠物,不图他们能做些什么,能开开心心安安稳稳照顾好自己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看着沈砚秋一脸期待的表情,他内心突然有些动摇。他的这种自以为是的“为他好”说到底还是没把对方放到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自打穿来那天起,他就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慢,还将这种傲慢轻视包装成“责任”,他是把这几个夫郎当成责任对待,但更多的是将对方放在一个被施舍的位置上。
就像养了几只宠物一样,他不对他们抱有任何期望,不需要他们为他做任何事,只需要接受来自他的“赡养”。
可是,他们真的愿意被这样对待吗?
不说其它几个了,就沈砚秋本人而言,他是一个活生生完整的“人”,而不应该是他心情好了就逗几下心情不好了就撂开的小宠。
他之前和沈砚秋谈话时,也给对方画了大饼,他告诉沈砚秋,他离开沈家了,之后就彻底自由了,不管什么时候他想走,他都会放他离开,他完全可以放心地住在这里,然后随便他是想攒钱独立生活或是嫁给其它心仪的郎君都行。沈砚秋对心仪的郎君没什么兴趣,但是听到自己能够攒钱独立生活这件事时眼睛都亮了起来。但是陆青山忽略了一件事,他一厢情愿的资助,会让被资助人倍感压力,像沈砚秋这样的小天使,只会更加努力干活,想要回报他。
他不应该这样的。
他们应该是合伙人或者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不是资助与被资助的关系。
要想沈砚秋能睡个安稳的好觉,他应该做的不是免费提供衣食住行,而是和对方明码标价算清账,这样对方才不会因为觉得亏欠或是愧疚而大清早起来帮忙。
江家三兄弟也是亦然,要想真的和睦相处,其实退一步成为房东与租客的关系更合适。
毕竟他一直还挺纳闷,这几个恨原主恨不得他立马去死的夫郎,在听他说愿意和离后为什么一直没来找他和离,或许和他的态度也有关,下午忙完后应该再次开诚布公好好谈谈,将夫郎转化为租客。
现在要紧的是快点去镇上摆摊,推广他的新产品们。
沈砚秋也没让陆青山等,他刚收拾完东西沈砚秋甚至已经把锅碗都刷了。
等走在路上的时候,陆青山想到自己刚刚想明白的事,他很想告诉沈砚秋不必如此拘谨,就当自己租住在这里就好,无论是绣荷包做簪子或是其它谋生手段,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每个月按时给他房租就行。但话到嘴边又有些说不出来,他想到自己之前甚至还给沈砚秋零花钱,而沈砚秋真的有自己谋生的手段吗?或许从一开始,他就错了,他“娶”了人家却又告诉对方要独立,自由独立是很吸引人,但是无长技傍身的沈砚秋到底该怎么样独立呢?这让他感觉自己领养了一只家猫,然后把毫无捕食能力的家猫抛弃在野外,让其独自生存。
他不免有些头疼,还不如把对方当宠物养呢。
左右没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他也就只能暂且维持原状了。
镇上的早集热闹非凡,和他一样挑着担子来卖货的人也有很多,他找了一个位置不错的空摊位,去街□□过押金后拿了一个牌子回来,又去附近借了张小桌子就开始将带来的东西摆出售卖。
带来的盘子就派上了用场,将薯条、切成小块的薯饼、炸蘑菇和炸土豆丸子装进盘子摆在桌面上作为展示以及试吃品,番茄酱拿勺子舀出一勺在薯条旁边,然后趁现在还没有顾客来,开始折叠油纸。
时人常用油纸直接包裹住食物,但是陆青山想把油纸折成扁盒子形,这样装薯条或是土豆丸子美观且方便拿取。
等他折好第一个纸盒时,已经有好奇的路人凑近他的摊子询问,他卖得是什么东西。
他热情地介绍着自己摆出来的四样食物,对方边听边点头,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道,“这玩意儿以前也没见过,能先尝尝不?”
陆青山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当即欣然应允,路人似乎原本只打算试吃一下,没准备买,但在吃到蘸了番茄酱的薯条后,原本要离开的脚步停留住了,惊讶道,“这个酱是什么,能卖不?”
陆青山有些惊讶,没想到只是作为配料的番茄酱竟然被主动问询,但是他做的番茄酱也不多,目前还没卖的打算,只好拒绝。
路人遗憾地摇了摇头,背着手离开了。
呼,沈砚秋长呼一口气,不可否认有些沮丧,在他的设想里,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出现就应该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摊位前排队买,吃完以后赞不绝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人问津,过往的路人来来往往,就连隔壁卖豆腐的摊子都已经乐呵呵地成交了好几单生意,而他们的摊子却连一份食物都没卖出去。他不免有些担忧,若是真的卖不出去怎么办?
早集人很多,但来往的人群却没几个愿意主动停留下来光顾的,还是隔壁卖豆腐的在空闲时刻凑过来,好奇地询问,并顺手买了一份薯条。
陆青山见无人问津也不慌,趁着食物都还是热的快些卖掉才是,于是他俯身低声交代了沈砚秋几句,然后起身离开。
不一会儿,就来了几个小孩,手里攥着几枚铜板,主动来买东西吃,带着小孩一起出来的人,自家孩子见着这一幕也赶忙拽着自家大人的手,要凑近去看看在卖什么,这一看可不得了,几个被找来当托的小孩买了薯条你一根我一根蘸着酱吃,于是路人的小孩也哭着闹着要买着吃。
带着小孩的大人无奈,只得掏钱买下一份哄孩子。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摊位上有人在买东西时,过往的路人见状就算不买也会好奇地凑近看看,客流量大了成交量也会增加。
开始有人主动拿起食物品尝,然后爽快地买下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人是群体性动物,从众心理很强,当没有人来买时,其它人很大概率也会觉得这东西不行不好吃,此时就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旦有人主动购买,加上食物味道的确不错,其它人也会好奇,觉得这东西是不是还不错呀,于是很容易就会吸引一群人来排队跟风购买。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平时出去吃饭,一个门庭若市的餐馆和一个冷冷清清的餐馆,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门庭若市的那一家会更好吃,所以才这么受欢迎。
沈砚秋不知道陆青山出去到底做了什么,但等他回来时,摊子前竟然已经排起了队伍,他不由用惊叹崇拜的目光注视着陆青山,觉得他实在是太厉害了。无论是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还是能一下子让这么多顾客都来购买,都很厉害。
陆青山花了点小钱雇了几个托以后发现效果显著,回来后看见的正是沈砚秋脸上带着笑容正招呼着顾客。
商品的价格他也一早和沈砚秋交代过,他想,只是简单的卖东西,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回来一看现场情况,何止是没问题,简直是优秀,沈砚秋卖东西时热情而不死板,若是碰到那种买的多了想砍价的,也不会一口回绝,而是主动给对方抹掉零头,招呼对方好吃再来。
双儿本就长得漂亮,笑起来整个人更显明媚,身上的阴霾好似也逐渐消散了一点。
陆青山很喜欢看到对方露出这样阳光有活力的笑容,他的笑容极具感染力,他看着也忍不住跟着露出笑容。
他心念一动,他的目标并不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县城,或许他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沈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