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小品何许人也,小品,小品,听起来像一个小女生的名字,而且确实在不认识的老师和同学面前闹过笑话,但小品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大小伙。180cm的大高个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出类拔萃了,除过面部由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吃的有点少的缘故略显消瘦外,其他的看起来就是一个十足的大小伙。
说起小品,高中之前是老师、家长、同学的大麻烦,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因为小品与学生有关的事情一点都不爱干,其他与学生无关的事情他抢着干,学校老师禁止的事情他偷摸干。
出生在农村家庭的他,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但是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生为大胖小子的小品已然成为了爷爷奶奶、外婆外爷以及爸爸妈妈等所有人宠爱的对象,所以造就了小品也慢慢混为低端局纨绔子弟的味道,为什么是低端局呢,因为是农村地区,想高端也高不在哪里。
在90年代的农村物质基础相对贫乏,农村小学每天从早上七点左右上课到下午两点半左右放学,期间中午十一点多在学校吃一顿自带的饭盒饭。但是由于家庭农忙等缘故,所有学生基本都是家里带点生米,拿着饭盒由食堂师傅统一蒸熟就那样吃白米饭。从那时候开始小品就有了优越性,倒不是说他的家庭条件有多好,而是虽然都吃白米饭,但是他有了与众不同的调料,方便面调料。
说起方便面调料在当时来说也是个稀罕物,尤其是能有三料包的粉包、酱包、酸菜包那拌白米饭简直就是一绝,能在学校吃饭的时候出现简直是可以呼风唤雨,从小学开始就因为调料,小品就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说的有点远但是从那时候开始,小品就逐渐离好学生的行列越行越远,上课不听讲、下课爱贪玩,从来不写作业,把作业本都白花花的留下送给学校喜欢的女生,在那个年代,女生能有作业本这么珍贵的礼物再加上有方便面调料的加持,小品已经成为了“超级明星”。
到了初中,农村中学更是完全住校,而且是两个星期放一次周末,当时虽然是在农村中学没有网络,看不到电视,但是仍然会受到城里转校生和实习教师的影响,古惑仔之风悄然兴起,拉帮结派,抽烟喝酒,翻墙外出等已经是小品的常事,打架闹事也时有发生,在当时打架闹事也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打篮球打出了火气,另一件就是因为女生了。反正小品在当时就是那个所谓的谈恋爱、打群架、拉帮结派当大哥大的“无用”之才,但是小品还乐在其中,毕竟能享受到来着学校男生的簇拥和女生的爱慕,搁谁估计也不想随意放弃这个温柔乡。
说是温柔乡,可是好景不长,初中两三年之间在玩乐中虚度而过。面对小品的就是中考的洗礼,说是洗礼,对于小品来说那就是打酱油。
可是小品虽不爱学习,但是人还不算太笨,中考考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几所重点的好高中没考上,考生了一个二中,但是当时的二中是有名的问题高中,学生们基本都是古惑仔式的不良青年。真的就要去这学校上学的话不是正好随了小品之愿,让他不得是在“瞎混混”的道路上如鱼得水么?而且是到了城里,到了更大的舞台那岂不是危险系数成倍增加么?
欲知小品高中上学之路如何,请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