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的高一生涯也算是在碌碌无为和波澜不惊中度过,除了一如既往的不爱学习,其他的倒也是没有干啥坏事。
不过高一第二学期的分班摸底以及当年度的高考放榜好像对小品的影响挺大的,首先说文理分班的事情,对于一直以来不爱学习的小品来说,其实学文科学理科好像都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想一想高一遇到的这些理科组的老师小品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
说起老师,化学老师是一个身材瘦弱、身高不高的女老师,是由学校高新从教育大省挖过来的,讲课听到最多的就是哈,……哈,比如,好好学习哈,赶紧写作业哈,整节课听到的都是哈,所以让人无比的头疼。此化学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穿裙子,春夏秋冬每天都是裙子。班里面调皮的学生到了夏天就把水泥地板洒上满地的水来让地板反光,一睹裙内风景。有一天老师看到满地的水寸步难行,就拉支椅子放在讲台上,人站在椅子上,抖动的裙子说,来来来 看看看……。其实也就是抖抖裙角也没有实质性的露出啥,倒也是至此能解决调皮学生的闹剧。还有物理老师也是一个教育大省聘请过来的老头,说话也是喃喃喃的很难听懂。
总体来说,理科组的老师都是普通话很差的外省老师,对于不爱学习的人来说,课都听不懂谈何好好学习。所以小品还是坚定的选择了文科。
前面还提到一件事就是当年高考放榜的时候,班主任在教室门口贴上了当年度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本校高三学生考上人员情况,由于本身就是民办学习,在招生的时候就是小队较差的学生,所以名单内容很简单,一目了然。
就是这简单的名单,突然对小品刺激挺大的,因为在这之前,他很无知也很傻。因为他一直不知道读书的尽头在哪里?小学读完顺理成章的读初中,初中读完差点没考上高中,虽然不爱学习,但从来也没有放弃上学的想法,唯独就是在初中读完后有了一丝需要选拔和竞争的感觉。以至于上高中一年了他也不知道高中读完读啥,非得要考清北吗?因为在当时相对信息闭塞的农村,他只听过别人说过你要好好学习了,学习好了可以上清北,出国留洋,学的不好了就要回家戳牛屁股了(其实就是务农受苦的意思)。
受此影响,以至于小品一直以为全国就两所大学,就是清北,别无其他选择了,直至今天看了名单以后他才知道,全国有很多的大学,而且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以及明确的录取要求。
看到这些对小品的触动无比的大,渐渐的他开始思考人生,我该何去何从,高中已经过了一年了,剩下也就两年的时间,两年自己能干点什么,以何种姿态面对两年后的高考。自己父母辛辛苦苦的在农村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的让自己在这里上贵族学校,无非也是想让自己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思考了许久,触动挺大,但是真正能有什么实质的改观和变化好像也并没有。因为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账多了就不愁了,虱子多了就不痒了”,所以对于那么多的知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从哪里学习,学习什么,好像都是阻止小品进一步向前的问题。
总之,高一也就这么结束了,到了期末考试虽然是文理科所有科目都考,但是对于选择文科的小品来说,理科的考试考多少分已经没有啥意义了,反正他也不是冲击奖学金的学生。所以就寥寥作答,最后一节在晚上考的物理,他也是战略上放弃了,开考三十分钟就匆忙交卷。着急的去赶着公交末班车去网吧包夜上网去。
如此看来,小品好像对学习也没有产生多大兴趣,那未来的学习生活如何呢,会力挽狂澜有所改变吗?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