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思华年 > 第 1 章

第 1 章

    他们的相识很简单,全然没有缘分可言。无非是同一所学堂,同一位先生门下。

    五皇子这个顺序不上不下,在谁眼里都没有价值,自然也没受到什么管教,天生一个闲不住的人。

    而他怎么说,祖父也曾是国舅,闭闭眼还算是个不小的贵族。只不过族谱上一顺看下,没个真正出名的学士,便一辈子住在皇城根下,战战兢兢。幸而他算个难得有出息的,举手抬眉,一步不敢出错。让他陪那五皇子读书,用朝臣的话来讲,如虎添翼。

    伴读便伴读,五皇子逃没逃学,他照样背着手背圣贤书。只不过先生问起时如实说一句,先生常常是勃然大怒。

    五皇子有一回从东市回来,给他带了条临街商铺炸的黄鱼。他很爱吃,五皇子不小气,便天天给他带。于是,日后先生再问起,他便闭了眼,答不知道。

    先生是个讲究的人,养了满园的桃李,都是以前的学生种的。五皇子爱抱着树爬上去,先生在树下无可奈何,只是摸着胡子说这树许能让他沾沾前辈的书气。

    书院里的桃李长得不如人快,过了一年,五皇子不用他帮也能爬上去了。直到有一次那树枝实在承不住他,折断得很突然,让五皇子在床上躺了两周。没人给他带黄鱼,他便自己去买来了,挨着床上的人坐着,一边吃一边向他讲外面发生的事。

    后来老皇帝死了,三皇子替上位,点着他的名让他当了官。其他皇子下场有些说不清,五皇子算走运,修了座王爷府让他住,算是放眼皮子底下看着。

    五皇子不傻,他能作诗,但从不认真。他也向他学过画,嫌麻烦,最后干脆放弃。唯有那写的一手好字,能给扇面上题个词,就是不知道送给谁。

    见面少了,便只能写信。写的多了,引得皇帝不悦。令人封查了他的宅子,诬他结党。他于是跪在堂前,看着那些人把那一匣子大大小小的信件倒出来,一字一句读来评判。

    皇帝没从信中查出什么,为官一年多来他的行为也没有差错。但皇帝不能丢了面子,只是命他去北方边地镇军。

    临走的那一天没什么人来送,他坐在船头倒了两杯酒,用小炉慢慢的煮着。远看着五王爷骑马来了,他便令船夫解缆。蓬船顺着水流飘远,已不见岸上人的面貌,他于是起身饮尽了自己那杯,规规矩矩做了个揖。

    另一杯酒他倒进水里,洒了满江。

    走之前他去看了学堂。老先生被接到宫中当了太傅,新来的先生伐了半院的桃李,建了座新学舍。他倚在墙外听了一会儿院内朗朗的之乎者也。

    他也去了东市,却没找到买黄鱼的那家店铺。

    在边地呆了几年,没与人通过信件。后来有人送来急递,是说京城有叛贼谋逆,命他回去拱卫。他带着那少得可怜的军队,赶到一半,又送来一封召书,说五皇子当了皇帝,要他回京。

    他花了半年回来,交付了军队后没去见他,只是托人进去说自己身体抱恙,不宜出门。

    皇帝等了几日,写了封信送来。没加封,用了最普通的信纸,算是几年前信匣没收后的第一封。

    初冬的雪未及落下便化成了雨,斜斜地飘进半开的窗里。信上有几点淡淡的墨晕,不知道是不是他写的时候也同样半开着窗被雨打湿的。纸上的折痕还很新,稍用砚台压一压就平了。他关了窗,一行行看过去。

    信不长,口气还有些戏谑。无非是听说自己近日被大小琐事闹得心烦 ,便得空写了来宽慰。末尾作了一首即兴的小诗,尾句写到:“闲事煮做茶,片尘不沾身。”字迹比上几年前,敛了锋芒,多了力道。信的一角沾朱墨描了只咧嘴笑的小狐,不过还和几年前一样毫无长进。

    他读完信,令人磨墨,抬笔要回。但他要回些什么呢?说自己刚从北边回来,战事累人?还是说自己近来百无聊赖,缺人消遣?这不是奏折,更不是家书。于是他悬笔半晌,最终落下四字:

    遵命,陛下。

    一逗一句,一纸留白。

    ——正文完——

新书推荐: ta没有妖气 我靠安保系统称霸古代 [契丹]朕与皇后何时有过嫌隙 我靠育婴系统在古代暴富 公主裙 坏糖vs破产白少 七零签到:祖国分配对象后躺赢了 顾影君无恙 焦糖小狗 粉雾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