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在牢房中过了一天,叶清漪的肚子早就饿了,却丝毫不敢喊饿。

    陆续有官眷被押入牢房,这几年很少出门,叶清漪只认识几个来家中做客的夫人,其中烈阳候夫人和云氏关系最好,她们一家也被波及到。

    云氏和烈阳候夫人宋氏又抱在一起哭了一场,在她们交谈中得知,烈阳候因为统领过京区兵营,以不查之罪判了斩首,全家十岁以上的男丁全部斩首,十岁以下的和女眷一起流放。

    跟在宋氏身边的两个女孩,一个十二岁,是她的嫡女赵淑兰,还有一个八岁的庶女,赵淑琴。

    这两个小姑娘脸上都挂着惊恐,小小年纪家道惊变,她们还不知道以后得日子意味着什么,可是看到宋氏不住的眼泪,本能的感到恐惧。

    到了傍晚,一个狱卒提着看不出原色的木桶来到牢房门前,对她们喊道,“过来吃饭了。”

    说完就把木桶放到牢房的地上,旁边的角落里是一堆藏着污垢的粗瓷碗,不知有多少人用过这些碗吃饭。

    牢房的官眷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吃的下这样的馊水饭,一个个缩在墙角不愿去吃。

    叶清漪的肚子饿的不行,可是看到墙角那些脏碗,还有木桶里令人作呕的泔水粥,也靠在云氏身旁没动。

    等狱卒再过来的时候,看到木桶中没有下去的粥食,对着叶清漪她们露出一个轻蔑的表情。

    狱卒提起木桶,悠悠的说道,“还以为你们是什么达官贵人不成?有的吃就不错了,看你们能挺到什么时候。”

    官眷们听到狱卒的话,又是哭泣起来,叶清漪无奈的捂住耳朵,不是她冷血,只是她还没有活够,哭又不能解决问题。

    在牢房的第一晚,叶清漪半睡半醒间感觉有东西在咬她的脚,后来感觉云氏起身在驱赶着什么,慢慢陷入沉睡中。

    到了第二天,看到云氏疲惫的神色,叶清漪后知后觉到昨晚应该是有老鼠或者蟑螂来咬她,云氏一晚上没睡守在她旁边。

    昨天突逢大变,云氏一下子就晕倒了,如今到了牢房中,云氏却忍住害怕,用她不算坚强的臂膀保护着自己。

    叶清漪心中颇为动容,一直以来她抱着前世的记忆不肯丢弃,对历朝没有归属,也不像其他女儿那样和云氏撒娇卖痴,和云氏日常相处都是淡淡的。

    如今却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当做历朝的一员,迈入着历史的洪流中去。

    昨天没有吃饭,今天又到了傍晚,叶清漪在狱卒踏入牢房的瞬间,走到墙角,选了两个看起来最干净的碗,打了两碗粥走到云氏身边。

    其他的官眷都用惊异的目光看向叶清漪,还有人嗤笑出来,叶清漪心中皱起眉头,却什么都没说,将粥碗递给云氏说道,“娘,稍微喝点吧,您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样下去身体顶不住的,”

    云氏看向女儿乖巧的小脸,原本精致的发饰掉的掉,歪的歪,脸上还有不知在什么地方蹭到的黑灰,心中沉痛。

    可怜女儿小小年纪跟着她们受苦,本是金贵的候门小姐,现在却吃着下人都不吃的泔水。

    云氏接过粥碗,将上面的浮灰倒在墙角,将干净一点的那份给叶清漪,对她说道,“你也吃,娘陪你。”

    叶清漪虽然饥饿,可是她吃了十年的珍馐玉食,即使前世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现在胃口也被养刁了,勉强喝了一半就把粥碗放下了。

    云氏拿过粥碗,借着里面的粥将碗冲洗了一遍,将干净的碗带回身边,藏在叶清漪旁边。

    由于来的较早,她们占据了东北角的一个墙角,后来又加入宋氏和她的两个女儿,五个人围成一团。

    宋氏面色死寂,在听到女儿肚子咕噜的叫声后,猛的起身,端回两碗粥递给女儿,不言不语,看着她们吃下。

    狱卒过了一会儿来到牢房,看到木桶的粥少了一些,看了牢房一眼,得意的走了出去。

    第二天夜里,叶清漪的肚子疼痛起来,她的肠胃根本消化不了这种不干净的东西,在墙角折腾了一夜,最后吐了出来。

    云氏的脸色也不好,不过没有叶清漪的反应剧烈。

    到了晚上,狱卒又提来木桶,云氏拿出昨天的两个碗打粥,端到叶清漪面前,眼中带着不忍,还是说道,“喝吧,不喝更活不下去。”

    叶清漪早上胆汁都要吐出来,现在胃里空荡荡的,又饿又难受,原本难闻的粥都变得诱人一些。

    喝过粥后,叶清漪抱着肚子紧张了很久,最后昏睡在云氏的怀中,早上醒来的时候,自嘲一笑。

    人果然是奇怪的物种,有时候矫情的要命,有时候又适应力强的惊人。

    这天牢房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们被关到牢房已经三天三夜,这些官眷中不乏有年幼的孩子,潮湿的环境加上没有可以入口的食物,在第三天下午,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怀中的幼子哀伤怮哭起来。

    那个只有一岁的小婴儿死在牢房中。

    闻声赶来的狱卒将她的孩子抱走,妇人不愿意孩子离开,在眼睁睁看着孩子抱走后,一头撞在牢房的墙上,当场死去。

    云氏来不及捂住叶清漪的眼睛,只好将她紧紧抱住,小声的唤着她的乳名,“宝儿不怕,宝儿不怕,娘陪着你。”

    这一天晚上,牢房又多了两个撞墙而死之人,一个当场死亡,一个在地上躺了半天之后才断气。

    更糟的是,有几个小孩看到这样的场景后受到惊吓,高烧不止,牢房中又响起连绵的哭声。

    看守的狱卒看到事情不妙,连忙上报给了上官,就有人来将她们的手脚挂上锁链,不过叶清漪年纪还小,没有这么小的锁链,就没有被锁上。

    高烧的孩子一个夜里死了,还有一个烧成傻子,牢房中的官眷们没了神采,饥饿之下她们开始拿起墙角的碗,争抢不多的粥食。

    叶清漪手上没有锁链,加上身形灵活,每次都能打到满满两碗粥食,她和云氏靠在一起,缩在墙角把它吃完。

    宋氏的两个女儿,庶女赵淑琴原本不爱说话,在饿了几天后极有眼色的跟在叶清漪身后五次里面有三次能抢到两碗稀粥,她们三人轮流喝。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牢房中再次来了许多狱卒,他们将官眷身上的华服剥了下来,让她们换上囚服,一个接着一个走出牢房。

    叶清漪自己抢了一套衣服,小心把荷包和几个银裸子藏好,抓着云氏的衣服走出牢房。

    云氏低声问旁边的一个狱卒,说道,“这位官爷,请问我们要到哪里?”

    那个狱卒本来不耐烦回答,看到云氏长相清丽,身旁又跟着一个年幼的女儿,停顿了片刻说道,“你们这一批犯人都是流放西南。”

    叶清漪察觉到云氏的身体晃了一下,又很快稳住,趁着狱卒走到另一边,问道,“娘,西南是什么地方?”

    云氏言语中带着绝望,低声说道,“毒虫,瘴气,还有南蛮的死亡之地。”

    她们这批犯人原本是流放漠北,不过大理寺查过卷宗后,觉得犯官数量不多,又是谋反这样的大罪,就全判了流放西南。

    叶清漪跟着云氏走出牢房,在院子中和父亲叶文正他们一行汇合,两队犯人配着十几个官兵走出城外。

    叶清漪来到这个世界十年了,还是第一次直面这个古代社会,她们跟着押运的官兵走在一条不知名的小道上,街边的店铺看到有犯人经过都对着她们指指点点。

    一个大娘带着孙子出来买菜,挎着个篮子,小孙子看到有的囚犯走的太慢,被官兵甩鞭子,身上血迹斑斑,吓得哭出声来,大娘匆匆将孙子带走,边走边说,“真是晦气,乖孙孙不哭了。”

    叶清漪撇撇嘴,毫不在意的四处打量这座古城,远处飞燕落入宅院中,街边的叫卖声,挑担卖茶水的商贩,一切都是那么有生机。

    不过这段路很快就过去了,出了城门就是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押运犯人走的都是官道,沿途有驿站停靠。

    深秋的风吹到身上带来丝丝凉意,云氏低头看到叶清漪穿着单薄的囚服,对她说道,“站到娘的侧面,你还小,吹不得风。”

    一旁的一个女犯听到这话笑了出来,嘲讽的说道,“一个小丫头还这么宝贵,你还是省省吧,我们这些人根本走不到西南就会死在半路上,更何况到了那里也不过是成为奴隶,早死了算了。”

    云氏不悦的看向女犯,说道,“我们无冤无仇,你又何必出此恶言。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侥幸逃过一命,我们一家都会活的好好的。”

    女犯人还想说些什么,看到押运的官兵已经朝着这边走来,连忙走快几步,不敢抬头,她可不想挨上一鞭子。

    留着腮络胡子的官兵走到云氏身前,没好气的警告道,“快点走,别磨磨蹭蹭的说闲话,下次我可不会手软。”

    云氏也低头拉起叶清漪朝前走去,男犯人走在前面,女犯人走在后面,长长的一队,在官道上缓慢的移动着。

    叶清漪听了云氏的话,心中也惊讶于云氏的坚韧。

    她总以为出身大家的云氏会一蹶不振,受不了流放千里的苦楚,没想到云氏心中如此坚定,叶清漪也对平安走到西南多了几分信心。

    徒步走路,还是穿着草鞋,叶清漪的脚钻心的疼,不过她又不是真的十岁孩子,强忍着疼痛,一步一步跟着云氏走完了第一天的流放路。

    距离京城近的官道上,驿站每隔30公里就有一座,她们到驿站的时候,月亮已经挂上树枝。

新书推荐: 梦吟枫斋 女主手拿救世剧本 修仙成反骨仔 比格犬领养人成我顶头上司 镜相 桃灼 公主钓君子 听见前男友将军的心声之后 逢春 [魔笛MAGI]岁月中的光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