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农田,施工沟通,摘山野菜,进城售卖,看看狮王,晚上修行,忙碌充实的生活有条不紊。
今天是定好的建筑队开工的日子。
林天明吃罢早饭就过来等着了,和贺柠商量着什么材料往哪个地方堆放。
几辆大卡车轰隆隆地开进农牧场,不算很平整的土路上尘土飞扬。
一二十个工人下饺子一样从载人的车斗里跳下来,麻利地打开后面满载建材的车斗,按照林天明的指示开始搬卸。
红砖、水泥、钢筋、木板等,像平移一样从车斗转移到地面,被码的整整齐齐的。
石子、砂和沙子从高高扬起的车斗倾泻而下,堆成三座大小不一的小山堆。
挖掘机、水泥搅拌机、强夯机等也轰鸣着慢慢行驶过来。
李平安与二人打完招呼,顾不上寒暄几句,指挥着工人们定位、放线。工人们都是熟手,配合非常默契。
确定好位置,吉时也快要到了。挖掘机挪到前面,准备破土动工。
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挖掘机挥下第一铲。
贺柠退到一边的空地上观看,以免妨碍到施工。
等施工稳步开展之后,李平安在人群中看了一圈,找了过来。
“一会儿移动餐车和移动厕所拉过来,你看这样摆成不?”说着话,李平安手指着两个地方比划着。
贺柠跟着看过去,见都在宅基地的划线范围内,便说道:“没问题。”
本身就是解决工人吃喝拉撒的,只要在原则内,自然是怎么方便他们就怎么来。
正事儿说完,两人拉起了家常。
李平安:“这边农村盖房子,地基少有挖这么深的,专门找设计师出图纸就更少见了。你这本儿扎的够实在。”
贺柠笑道:“我争取住够本儿。”
李平安也跟着笑,“你这房子建出来,住个百十年不成问题。”
“借你吉言了。”
……
这边热热闹闹地挖地基,那边李青松领着一个八人小队,也叮叮当当地开了工。
原本的木栅栏已经拆了一小段,木头堆在一处,看起来像是在废品回收站。
工人们需要先把围栏立柱预埋固定,贺柠过去的时候,几人正热火朝天地用机器挖坑。
贺柠选择的铁丝网围栏高2米,因此立柱预埋35公分左右即可。
工人们按照长宽各30公分、高35公分的统一规格掏出泥土,埋入Y型立柱,然后浇灌混凝土。
立柱埋好之后还不能立刻挂网,需要静置两三天等混凝土彻底凝固。因此施工前几天的工作主要就是挖坑、埋柱和浇土。
看了一会儿,贺柠就走开了。
溜达着来到地里,掀起育苗小暖棚看了看,菜苗基本上都有两三片叶子了。
白天气温还行,贺柠把塑料薄膜掀开一半,让菜苗通通风、晒晒太阳。
土壤看着略微有点缺水,贺柠安排上抽水泵软水管,开了雾化模式浇水。
“喂,好,到了几件?嗯,好的,我一会过去拿。”
电话是西原镇的快递收发站打来的,通知贺柠去拿快递。
她买的大水泵和水带到货了,快递站放不下。
浇完菜苗,贺柠把越野车后排座椅放到,铺上一层雨布,开着车去了镇上。
老远就看到两个写着水泵的纸箱摞着摆放在快递店门口,边上还堆着两个超级大的蛇皮袋子。袋子被磨的破破烂烂的,露出了里面盘着的白色水带。
店老板帮忙把箱子和袋子抬上车,好奇地问道:“姑娘,你买这些是要在西原镇扎根啊?”
“我在西林村西边经营了家农牧场。”贺柠笑着说道。
老板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农牧场?叫啥名儿啊?”
贺柠:“北柠农牧场。今年是头一年,先种了点儿粮食和水果蔬菜。”
“哦,那你留个具体位置吧,以后给你送货上门。”接着,老板话头一拐,又说道:“我们这儿也寄件,以后有啥往外寄的可以联系我,量大的话一切都好谈。”
贺柠:“位置就在西林村西边的两山夹谷里,从西林村村口过去只有一条路,然后顺着山脚走,没多远就到了。”
寄件的话题,贺柠权当是一句顺口话,没接茬儿。
实际上两人心中都有数儿,如果是日常的邮寄,快递店根本不带搭理你的;如果邮寄的量大,扎通县的快递站更有性价比。
除了水泵和水带,贺柠又签收了几个小包裹,满载而归。
工人们的餐食不用贺柠管,她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宅基地上空已经飘起了饭菜的香味儿。
幸亏贺柠在镇上的餐馆里打包了一份午饭回来,不然闻着别人的饭菜香做饭,实在是太折磨人。
吃罢饭,贺柠躺在床板上,思考起了粮食和果蔬的销路问题。
从一开始,她对农牧场的定位就只有四个字:高端、有机。
这么肥沃优质的土地,选的又都是好种子,不用化肥、不打农药,长出来的粮食和果蔬绝对纯天然无污染。
内心原本还有一点儿忐忑不安,但引气入体后,她的修行很是顺畅,和土地的联系也越发紧密,所有的担心便一扫而空。
现在她的灵力运用越发自如,凝水术的灵雨加持下,农作物的品质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
这还只是炼气一层所施展的能力。随着她的修炼等级提升,以后农牧场的所有产出,品质只会好上加好。
这样的产品,按理来说压根儿不用发愁销路。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得先让别人知道才行。
所以,当务之急是把农牧场宣传出去,让别人知道这儿有好东西。
传统的宣传渠道,贺柠完全不予考虑。一是效率低,属于广撒网捞小鱼;二是成本高,耗费不起。
贺柠把目光投向新媒体,准备搞一把养成。
考虑再三,她选定音符和干杯这两个视频平台,分别开通了【北柠农牧场】账号。
于是下午的时候,贺柠拿起手机,先是对着育苗棚、菜地、草莓地、玉米和大豆以及牧草,分别拍了一小段视频存档备用。然后翻出在角落里吃灰的折叠三脚架,架起手机,对着玉米地,在音符开起了直播。
玉米地距离宅基地最远,相对要安静一些。
半个小时过去了,观众进进出出,当前观看人数始终在个位数游荡。
零星几个弹幕从直播间上方飘过去:
[博主人呢?]
[这是干啥的?既不露脸也没声儿的。]
[地里种的啥?看着像玉米。]
[是在盖房子还是在修路?感觉附近有工地,听着嗡嗡的。]
贺柠调试好直播角度后,人便走开了,因此对直播间的情况一无所知。
[这玉米苗长得挺壮啊!]
[北柠农牧场?牧场呢?让我们看看呐。]
四点钟,草莓地又到了浇水时刻,贺柠拎着三脚架来到草莓地。
直播间里仅有的几位观众自娱自乐,玩起了抽象。
[哎哎哎,我怎么被拎起来了?]
[头好晕,呕,呕,呕……]
三脚架放好,贺柠开了个模糊人像的功能设置,对着草莓地直播起来。
[终于有人影儿了……]
[博主这是在浇地?地里种的啥?草莓?]
贺柠注意到弹幕,回复道:[现在正在给草莓地浇水。]
[哇,博主出现,合影留念。]
[博主的农牧场有多大?能给看看全景吗?]
[我要看牧场,我要看牧场,我要看牧场……]
手机悬空架着,打字回复不太顺手,贺柠直接说话解答,“五点半之后给大家看全景。”
[附近有工地吗?听着声音像是在施工。]
“对,在打地基。”
简单互动了下,贺柠又走开了。也没走太远,就坐在小溪边,继续对着电脑查资料。
种地是个技术活儿,方方面面涉及的知识可真不少,贺柠不时地划动着键盘,给资料上的重点内容做标记。
太阳西沉,阳光温柔了很多,天空变成了浅浅的橘色。
贺柠把手机放平,对着天空,边走边拍摄。
[天空真漂亮。]
逆着小溪往草原方向走了一小段路,贺柠放下三脚架,镜头把小溪、草原、天空还有远处的山全部框在了里面。
清凌凌的水汩汩流淌,绿油油的草原像一张绿色巨毯,不知名的野花颤颤巍巍地在风中摇曳,橘色的天空如梦亦如幻,远处山的轮廓静谧而深远。
直播间没人说话,人数却悄悄地往上攀升,当前观看人数不声不响地破了百。
时间过了六点一刻,贺柠在直播间发了条弹幕:[明天下午见],随后直播戛然而止。
建筑队的收工时间也在六点半,贺柠把三拨人送走,刚刚还一片闹嚷嚷的农牧场,霎时静的能听见呼吸声。
也许是一动一静对比过于明显,她突然间有了一种失落感,心里空落落的。
“多养几只小动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