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的日子,正如预料中的平静又单调。
好在林窈早有打算,从镇上书铺搜罗不少开蒙书籍,现在正好用来打发时间。
每日辰时,林窈就会带着一群伙计认字。
买来的十几号人里,王春来和万春生能勉强识得几个字,剩下的都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
这群伙计性格各异,学起字来进度也各不相同,学习能力也相差甚远,林窈光是看着他们练字时不同的表现就觉得有趣。
比如现在,阿柱正在抓耳挠腮,他性子活泼,总是静不下心来练字,写出来的字歪七扭八,就像蚯蚓在地上爬。
素娘和赵娘子学得仔细,写出来的字一笔一划,看起来工工整整的。
王小鱼一如既往地机灵,教过的字过目不忘,还能帮着林窈辅导旁人。
林德茂远远瞧着,忍不住撇着嘴酸几句:“哟,真是闲得慌,教这些下等人识字有什么用?难道还能靠这字当饭吃?”
林东也在一旁帮腔:“就是,有这功夫还不如多拾些柴火呢。”
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林窈只当没听见,依旧每日准时开课。
没过几日,村里就有妇人把自家孩子领过来。
先是张大爷把自家两个孙子送了来,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带着孩子来听课。
毕竟在外面上私塾要束脩,这可是免费的,谁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好事。
空地上的人越来越多,林窈面前排满了大大小小的脑袋。
林德茂再来惹事生非时,就有村民不乐意了:“林大爷,要不是阿窈,咱们的孩子可没机会识字呢,您就别再说风凉话了。”
林德茂讨个没趣,悻悻地走了,往后虽还有不满,却也不敢再当众嚷嚷,只像只讨人厌的苍蝇,偶尔在背后嗡嗡几句,林窈权当没听见。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约莫一个月。
林窈正盘算着教大家算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谷中的宁静。
那日午后,负责巡逻的壮丁回来了,他们脸上没了往日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带头的是刘大壮,语气沉重地说:“我们今日想着回咱们村子看看,流匪应当是来过了。我们远远的就瞧见不少人家的院子里的东西都被翻过了,门也都是敞开的。我们又去了旁边的村子,死了不少人。”
想起刚刚看到的惨状,刘大壮忍不住一圈砸在一旁的树上,“那群畜生,连孩子都不放过!”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都充满了后怕。
“幸好我们早早就逃到这山谷里了,不然遭殃的就是我们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立刻引来一片附和。
虽然庆幸自己足够幸运,暂时躲过一劫,但听到这样的消息,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免沉重起来。
那些死去的、遭殃的,都是和他们一样的普通村民,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厄运会不会哪天就降临到自己头上。
里正看着大家低落的神情,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大家也都听到了,连我们这些偏僻的小村子都不放过,说明外头是彻底乱了。咱们也不知道还要在这山里藏多久,从现在开始,大家的粮食都省着点吃,能挖些野菜充饥就多挖些,千万不能浪费。只有省着点,咱们才能在这山谷里撑得更久。”
众人听了里正的话,都默默点头。
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变得压抑起来,每个人的心里都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林诚将林窈脸上的凝重尽收眼底。
他走上前,拍了拍林窈的肩膀,故作轻松地笑道:“别愁眉苦脸的。咱们家虽然有二十几口人,但绝不会饿肚子的。”
林窈抬眸看向他,眼里还带着几分未散的忧虑。
林诚继续说道:“真要是粮食不够了,我就带着阿柱他们进山打猎,挖野菜、采野果,总能让大家填饱肚子,绝不会叫你们挨饿的。”
他说这话时,语气轻快,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林窈哪里知道,林诚是怕自己心里难受,才故意说得这般轻松。
她压下那些沉重的思绪,对着林诚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好啊,那以后可就指望阿兄了。”
“还有我!还有我!”一旁的林崧听到他们的对话,立刻蹦跶着凑了过来,小脸上满是认真,“阿姐,我也能照顾你!等我再长大点,就去给你抓兔子吃,还能采好多好多野果子!”
林窈被他那副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迁到山里后,伙食下降了不少,林崧瘦了一圈,下巴都尖了些,手感远不如之前Q弹了。
会想起第一次见林崧时,他瘦瘦小小的样子,林窈心里微微一酸。她摸了摸林崧的头,柔声应道:“好啊,那阿姐就等着崧儿给我抓兔子、采果子。”
林崧得到肯定,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又蹦蹦跳跳地跑去和其他孩子玩了。
林窈望着他的背影,她转头对身边的王小鱼说:“小鱼,今晚,咱们做顿好的,让大家都吃顿饱饭。”
王小鱼不解:“师父,可是里正爷爷刚说要省着吃。”
“吃了这一顿,咱们再开始节省。” 林窈语气坚定,“大家这些日子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总得让大家好好缓口气。”
王小鱼点了点头:“师傅说得对。”
林窈所说的吃顿好的,其实算不上多奢侈。
她心里清楚,粮食得省着用,只是想让大家在紧巴的日子里尝点荤腥,提振提振精神。
因为提前做了准备,林窈的存粮可以说是极为丰富的,她看着面前的一大筐腊肉,心里有了主意,做香菇腊肉炒豆饭!
这吃食看着普通,却能把肉香、菌香和饭香融在一起,而且有肉有菜有主食,一大锅炒出来,二十几口人分着吃正好,既省事又管饱。
她先让阿柱把大豆提前泡上,又让素娘把糙米淘洗干净。等大豆吸足了水分,便和糙米按混在一起,加足清水倒进大陶罐里,架在火上焖。
陶罐底下的炭火得烧得均匀,才能让豆子和米粒都熟透,还得时不时揭开盖子搅一搅,免得底下糊了。
趁着焖饭的功夫,林窈开始处理配料。干香菇用温水泡发,泡软后捞出来挤干水分,切成细细的香菇丁,泡香菇的水却没舍得倒,澄去底下的沉渣,留着待会儿炒菜用。
这些香菇都是之前做菌菇酱的时候剩下的,她那时也让里正提醒过村民,香菇晒干了可以保存很久,以备不时之需。至于有所少人听进去了,就不是她能管得了。
腊肉是之前特意腌着备荒的,油脂亮晶晶的,林窈把它切成薄片,肥瘦分开摆放。
一切准备就绪,大铁锅架在火上烧得冒烟,先放进腊肉的肥肉部分。
随着腊肉入锅,金黄的油脂慢慢渗出来,空气中立刻飘起一股诱人的肉香,尤其最近在大家已经勒紧裤腰带过了许久,这肉闻着更香了。
周围几个帮忙的伙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连旁边玩耍的林崧都凑了过来,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锅里。
“阿姐,好香啊!”林崧吸了吸鼻子。
林窈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等会儿让你多吃两勺。”说着,她把香菇丁倒进锅里,快速翻炒起来。
香菇丁吸足了油脂,散发出浓郁的菌香,再把刚才留着的香菇水倒进去,盖上锅盖焖片刻,让香味彻底融进肉里。
这时,陶罐里的豆饭也焖好了。
揭开盖子,一股混合着豆香和米香的热气扑面而来,用筷子搅一搅,颗粒分明,大豆煮得软糯,糙米也吸足了水分,透着淡淡的光泽。林窈把豆饭倒进炒着腊肉香菇的铁锅里,用大铲子使劲翻拌。
最后,林窈在锅里加入盐和胡椒粉提味,翻炒了几下,确保味道均匀。
不一会儿,一大锅香菇腊肉炒豆饭就做好了。盛在粗瓷碗里,油亮亮的饭粒上点缀着棕红的腊肉和深褐的香菇,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虽然用的是大豆混着糙米,不如纯米饭细腻,可咬在嘴里既有豆子的软糯,又有米粒的嚼劲,还带着腊肉的咸香和香菇的鲜美,吃起来格外满足。
林崧捧着自己的小碗,狼吞虎咽地吃着,小脸上沾了不少饭粒也顾不上擦。
林诚和伙计们吃得也很香。
林窈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心里的沉重消散了不少。
其他村民记着里正的叮嘱,今晚的饭食都简单得很。不少人家都是就着咸菜喝稀粥,或者煮锅野菜汤配着硬邦邦的窝头就凑活一顿。
这般一来,林窈那边飘出的肉香就显得格外突出。那股子香气像长了脚似的,像四处飘散。
叶东正在屋里啃着干硬的窝头,鼻尖忽然钻进一缕香气。他的鼻子用力吸了吸,随即狠狠咽了口唾沫,手里的窝头顿时变得难以下咽。
这香味太勾人了,尤其是在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简直像只小手在心里挠来挠去。
他再也坐不住,循着香味一步步往外走,最后停在了林家三间屋子的不远处,那香味就是从那儿飘出来的。
叶东看得眼睛发直,喉结又忍不住上下滚动了几下。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身旁也多了个人影,转头一看,竟是和他同样寻味而来的林德茂。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