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怀顺势坐在了孟慈的对面,没有了顶光,这样的角度显得孟慈更可爱了。
落座后,他毫不客气地把刚刚放在她那边的眼肉端到自己面前,拿起刀叉往嘴里送。
说不上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能果腹就好。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再加上难吃的飞机餐,就算这顿饭是快餐,自己也能大快朵颐。
孟慈以为自己已经够饿了,但看着叶怀吃饭的样子,觉得他吃完那份眼肉会顺势拿着刀叉把自己给分而食之,他有一种饿狼的感觉。
叶怀甚至还能在吃肉的间隙招呼孟慈说:“别看我了,吃吧,吃相难看也没办法了,我太饿了。”
孟慈没说话,盯着叶怀看他娴熟地拿起餐具把牛排往嘴里送,无奈之下只能拆开保温盒里的一次性餐具。
筷子还能闻到木头的味道,搭配着和牛吃有点暴殄天物了。
第一口和牛送到嘴里的时候,孟慈一下子就原谅了这个世界。虽然这肯定没有现烤的好吃,但是瑕不掩瑜!
和牛的汁水在嘴里爆开,是最传统也是最难得的纯正肉味,配合着烤盘的牛油味,还有一点点奶香。
可惜只有几块和牛,但孟慈觉得基本的礼貌还是要遵守的,于是让叶怀把叉子给自己,夹了三块和牛。
她表面面带微笑,实际内心万般不舍,三块和牛一下子让餐盒里空了一大半。
孟慈有个好习惯,好吃的、爱吃的先吃,吃完了再享用别的。
周懿老是说享乐主义要不得,但孟慈觉得先苦后不一定甜,先甜了,那就一定是甜的。
事实证明孟慈迄今为止的人生确实一直在甜,只是今天受苦了。
叶怀看着小女孩面具下的伪装,但在她吃到和牛的那一瞬间明白了,这要是自己,指不定装不出来。能把这样的食物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分享出来,她是个真princess。
剩下的配菜孟慈看了没什么感觉,把餐盒放到桌子的中间同叶怀一起分享。
直到有分量的银叉碰上外卖筷子的时候,叶怀才发觉刚刚有多失礼,一份眼肉自然只有一份餐具。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孟慈没有第一时间享用和牛,而是用一种从疑惑到无语的表情盯着自己。
叶怀不明白,难道说人在长时间氧气稀薄的情况下真的会变蠢吗?今天一天做出了太多令自己匪夷所思的蠢事。
18年来从未发生过,怎么会如此失礼。虽然人人或许都是披着绅士皮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但毕竟还是会维持表面的绅士形象。
难道说自己去的是假伦敦,而是真非酋部落,学的都是原始人的行为习惯?
这顿饭吃得叶怀面红耳赤,心如死灰,草草收场。
保温盒还得给老板送回去,叶怀也担心对面的小女孩不敢放开吃,但实际上孟慈对这些绿了吧唧的蔬菜没有任何食欲,哪怕饿了一天。
孟慈看出了叶怀的心思,说:“你吃吧,我基本上不吃蔬菜的。”
叶怀这次没有失礼地说一些爹味的话,而是说:“你要是不喜欢吃就先回去休息吧,太晚了。我们加个微信吧,我把眼肉的钱转给你。”
孟慈没理由拒绝这样的帅哥,只是她也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他,毕竟这块肉她也还没有结账。
叶怀打开了二维码,生怕孟慈之后不通过好友申请。
孟慈倒没这么多小心思,拿起包就走了,边走边通过微信。
给叶怀发了句:“眼肉我还没结账,服务员会来收钱的,我就不当中间商啦。”还配上了一个可爱的emoji。
叶怀看着微信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不知道是不是飞机坐久了脑子坏了,甚至还能脑补出她的声音和语气。
他也立马在emoji里面找了个可爱表情回复,生怕对方觉得自己老土。
叶怀边吃着菜边想给孟慈的备注,因为到现在为止双方甚至没有交换名字,只是吵了一架然后吃了一顿饭。
叶怀绞尽脑汁取了一个后来被孟慈吐槽的备注“princess”,孟慈的评价是:“英国白人老教授会取的名字。”
-
当然这都是后话,俩人加上微信后有长达一个月的空白期。
甚至孟慈加微信后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在看见叶怀点赞的时候,她看着连备注都没有只有一个“.”的微信昵称,点开聊天框才记起来这个帅气的和牛男。
然后出于报复加玩乐心态,给叶怀备注了牛排的emoji。
然后打开他的朋友圈,结果仅三天可见,头像也是乱七八糟的风景,没有任何观赏价值,孟慈有点想给他删了,但是单删有点不好,毕竟北京“挺小的”。
叶怀这一个月每天都关注朋友圈动态,直到自己的假期快要结束了,终于盼来孟慈发朋友圈。
孟慈分享了一张很阳光的照片,北京冬天似乎很少有这样的光照,碰巧今天就有。
照片里的孟慈大概在舞蹈教室,扎着丸子头,穿着黑色形体服,站在透明的窗户边。按照窗外的风景来看,大概在soho那块,楼层还挺高,能看见蓝天,也没有什么遮挡。
正午的阳光照进教室,但一看就没什么温度,只是照片中的人大概是练了很久的舞蹈,笑得很甜但可以看得出疲惫,素颜的脸上两颊有运动过后自然的红晕,但是嘴唇没有颜色,逆光下素颜脸上的小绒毛清晰可见,仔细看还能看到一些碎发都掉在脸上,额头也有一些汗粘着一些发丝。
小女孩笑得张扬但可以看得出疲惫,比上次见到的时候瘦了不少,脸颊上的婴儿肥有消退的迹象。
叶怀仔仔细细放大缩小地看了好几遍这张照片,发现确实只是一张照片后,只能保存到相册里,退出去看看配文。
结果只是一个简单的emoji——一双粉色芭蕾舞鞋,可能真的只是小女孩发了张漂亮的照片。
叶怀点了个赞,觉得不够,想要在评论里大放光彩留下一席之地。
结果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有什么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后续是很没情商地来了句:“看不出来你还是舞蹈家呢。”
这句话究竟想表达什么叶怀自己也没想明白,只是觉得舞蹈家是个很棒的词语,但是前半句“看不出来”确实有种阴阳怪气的味道。
这是孟慈来北京后发的第一个朋友圈,但因为时间正好在周中,她的微信好友还在学校备战高考,因而没什么人点赞评论,反而显得叶怀那条评论既显眼,又刺眼。
孟慈本来还因为他长得帅对他有那么一丢丢的好印象,现在这条评论让孟慈对他的印象差到了极点。
从第一次遇见就在阴阳自己的人,长得帅也是shit。
但出于礼貌还是没有一键删除,而是处理成了仅聊天。
孟慈没有过多的停留在朋友圈,下午的声乐课,对孟慈来说才是迫在眉睫的值得焦虑的事情,孟慈直到上了声音课才发现自己是个五音不全的。
所以从小周懿每天雷打不动的督促她练琴到底在练什么呀,视唱练耳排第二的唱成了孟慈的死穴。
叶怀的手机一直停留在朋友圈的顶部,时刻等着消息回复。
他从不玩朋友圈,同样也不点赞和评论,他和孟慈也没有共同好友,所以只要有朋友圈消息一定是孟慈。
一条评论像马六甲海峡,叶怀这边等着再续前缘,孟慈那边正准备互删好友,再不济也是仅聊天,互不通航。
这条朋友圈没了后续,叶怀等了一下午也没等到回复,再想看那张照片的时候发现已经刷不到了,以为是被太多的朋友圈压在底下。
在通讯录里找到“p”的那一栏,看到“princess”点进去,看到了空白的朋友圈,还以为是删掉了。
结果就是——·——
叶怀就是再少玩朋友圈他也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只不过他无法确定是屏蔽还是删除,希望是前者。
“bless me”叶怀双手合十小声地嘟囔了一句,然后打开聊天框发起了转账。
幸好,他们还是好友,可能孟慈真的听到了自己的祷告吧,叶怀告诉自己。
所以孟慈为什么屏蔽自己,难道自己又说错话了?
这次叶怀没了刚刚评论时的兴奋,等待回复时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丝后怕,这要是被删了,北京茫茫人海上哪能遇上。
后来叶怀才发觉自己的脑子在那段时间似乎长时间不在线,那句话阴阳怪气的味都冲到天上了,还有自己明明有她的电话号码。
所以当天就应该问清楚,然后解释和道歉。
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是在一周后的宝格丽高珠晚宴。
叶怀的母亲梁舒这几天刚刚做了皮肤管理,脸上不能带妆还需要避光,但是宝格丽的晚宴,vic客户在主场开设的时候不能婉拒。这时候梁舒就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生个女儿,生了这么个毫无风趣的直男儿子。
让叶何去,梁舒懒得费这个口舌,没办法只能让这个看不上眼的儿子替自己去消费一下。
叶怀收到梁舒微信通知的时候,还在自家公司实习上班,看着一堆报表焦头烂额。
但看见梁舒的消息后,说不清是和数字打交道难受还是和那些“伪人”打交道折磨。
梁舒的这则微信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叶怀知道逃不掉的,正好狐假虎威翘了半天的班。
孟慈早就为了今晚的高珠晚宴做好了准备,今天下午正好没课,上午三个小时的台词课都在训练考电影学院的自备稿件。老师给选了十几篇的独白,从七八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濒死老妇人一应俱全。
孟慈一上午选下来,觉得自己把这一生都过完了,最终选了篇符合自己声线和自我介绍的《尖叫皇后》。
这是老师从同名电影里给她量身打造的一篇稿件,孟慈和女主一样都有种说不上来的劲儿。
但是孟慈觉得这些台词用中文说出来还是有些奇怪,上午的课程也只是定下了电影学院的自备稿件,剩下两个大院还得“因地制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