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一小把

    王敏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悲观的人。

    她反复观看着她爸爸那些关于姑姑的记忆,再联系到她的所见所闻。

    不由自主的觉得爷爷和爸爸他们真是可怜,被家人以亲人的名义利用。

    爷爷作为老大,婚前养着一大家子婚后分家了还供养着又一大家子,就因为是大哥,就应该。

    母亲不喜,作为儿媳的奶奶经常被婆婆辱骂,爷爷没有插手,认为自己仍旧是和母亲一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小家庭,

    而后面的分家,把最破最少的东西扔给了他。

    长辈跟着老大家生活的传统也被打破,丝毫没顾及爷爷的面子就让他在村里人抬不起头。

    传统的孝道让他没有怨言,只能接受现实。

    还想没有分家的时候有啥好东西就送到母亲那他们弟妹一起吃,媳妇是外人。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外人吧。

    爸爸被灌输着孝悌思想,作为奶奶最喜欢的大孙子,以后长大了要好好孝顺奶奶、姑姑小时候照顾过你,长大后要对姑姑好、弟弟们最小,你是哥哥要照顾他们。

    没错,这些是正常的但是所有的付出都应该是有来有回的,而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

    就算委屈了自己的孩子也要成全自己的孝顺之心。

    长辈不慈,还要晚辈孝顺?

    到头来,她爸爸的孝只是他眼里的孝,

    现实是奶奶把他孝敬的钱补贴她的小儿子、姑姑借钱好几年有钱也不还。

    他爸王德贵觉得没养过他不收过年钱平时也不来往。

    没时间给弟弟盯装修的房子而关系闹僵。

    难道只有坏人才能过得好吗?

    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就该这样?

    心中一阵悲凉,又让她想起了她爸妈被人围在一起的画面。

    辛苦攒钱好不容易在镇上买了房子,可房主后悔了,拖了他家快一年,那时候大家都觉得镇上会有大发展,房价涨了。

    王敏不愿意回忆这件事。

    因为她会恨,

    对就是恨,

    恨父母软弱被人欺负也只能委屈着脸,

    嘴里不断重复着“之前不是这样说的,不是这样说的”

    似乎多说几句软话就能换回别人态度的转变。

    更恨自己看着父母被欺负只会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看着父母两个人被其他高壮的男人围在一起,满脸是愤怒、无助、认命。

    那天的场景一直在王敏心中萦绕,像个阴影潜伏在王敏体内。

    王敏似乎意识到了有些不一样,但她还不懂,这个不一样是什么。

    后来才知道这原来是信任的坍塌,

    奶奶小时候讲的故事告诫王敏要诚实、善良。

    但现实好像并不是这样的,那些美好的品质有时候似乎不管用。

    或许就是这个时候王敏的童年终结了,她慢慢意识到残酷的现实,悲观冷漠慢慢成了王敏的性格底色。

    王敏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利益长能长久的,以为亲人或许是个例外。

    但现在穿成她爸,用一个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她爸曾经最看重的亲情,

    原来都是算计。

    农村好,这是城里人没经历农忙、和勾心斗角的理想结论,他们以为农村淳朴、友善、好客。

    对于过客是这样的友好,因为他们知道你会离开也没有触及到利益。

    吃人的东西潜在那层皮的里面。

    王敏有些同情她爸和爷爷了,但又十分痛苦。

    因为她自己也是他们遭遇的受害者之一,王敏从来没想着家里一定要又很多钱,但是又穷又没爱真的很窒息很想逃。

    可王敏也知道,他们没被爱过又怎么去爱其他人呢?

    但也没办法释怀,这就是拧巴,没办法理清楚。

    更没有什么对错,家人之间如果只剩对错了那感情呢?

    王敏觉得有时候思考就是痛苦本身。

    作为亲历者始终没有办法以第三者的视角客观理智的看待这些事和人,情感在干预。

    王敏到现在为止都是带着上帝视角看待这一切的,她还没有真正代入进去,她看到了的人和她了解的人有太多差距,

    显得不真实,潜意识觉得这是一个游戏。

    瞬间有些泄气,在这个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农村,和亲戚们闹开有好处吗?

    有好处吗?她脑子里这几个大字不断问自己。

    怎么没有好处?

    好处就是她爸王孝川和叔叔王孝海两个人可以吃饱饭。

    凭什么付出了劳动力还吃不饱,还要去供养蛀虫?

    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亲人?

    有利可图的叫什么亲人!

    王德贵比王敏想象中的聪明,果断。

    或许是被妈妈伤透了吧,心变硬了。

    王德贵和张翠兰,两个人干完活回来。

    王德贵连家里都没进,把锄头箩筐一放就到了祖母那边。

    他们正在吃饭,看着王德贵气冲冲的过来一时愣住了。

    王德贵,看着屋里的灯,堂桌上人已经坐齐了,可厨房的灯还明晃晃的开着。

    “哥,怎么了?”四弟王德国首先开口,没等说话,就用手推了下媳妇胡英,

    胡英小步到厨房把灯关了讪笑:“刚就准备关的。”

    王德贵没有理他弟而是问了小妹“小妹,你给川儿的花生哪里来的?”

    王德兰支支吾吾没有说话,对于这个年长的大哥王德兰没有底气说看,

    反而看着一旁的王孝川,一个健步冲上前去,扯住耳朵骂道:“王孝川,姑姑给你吃点花生还惹出祸了。”

    王德兰是看准她大哥孩对子的不宠爱,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王敏扯着耳朵,哎呦连天“姑,姑放手,你给的花生多,我想着我爸自家种的花生都舍不得吃就分了些给我妈还有我爸,没想惹祸。”

    王李氏迈着小脚走了过来,拍了拍小女儿的手,“乖孙不疼吧”

    “疼,怎么不疼姑姑的劲比割草的劲都大疼死我了。”王敏一边揉着耳朵一边用所有人能听见的声音嘟囔着。

    王李氏一时哽咽,看着老大王德贵。

    王德贵没有理她,而是看着王德兰“花生是你偷的我门口的?”

    “唉,一家人说什么偷,”王李氏皱着眉却语气温和的说。

    “妈我一家已经分出来了怎么不是偷?德兰快说是不是偷我门口的?”

    王德兰看着大哥的表情也不敢再干其他事了,“大哥,我路过就抓了一小把你本来就是要给妈的我提前抓一把又怎么了?”

    “都是一家人要分这么清?”王德兰越说约理直气壮。

    王德贵抓了抓头发“我再说一遍我们大房已经分出来了了,你、妈还有四弟才是一家。”

    “既然你都提前拿了,那花生我就不给妈了。”

    王李氏,一时想不通,大儿子这次怎么这么强硬。

    四弟王德国还想说什么,王德贵只是瞟了他一眼就没再说话了。

    他这个大哥连自己的儿子都下得去手更何况兄弟,还是不要惹他好。

    “四弟,你已经成家了我的责任也尽了,妈既然选择跟了你过我平时的孝敬也不会少。”

    王德贵说完就转身回家,身后的王敏麻利的跟着屁股后面也回去了,留下一桌人面面相觑。

    王李氏看了眼胡兰低声说:“四儿媳,以后厨房人走了就关,你看你大哥刚进来的眼神!”

    胡兰怯弱弱的答应了,心底暗骂,“老婆子,在家又不干活做饭之前看到灯没关也舍不得关一下,现在又怪我。”

    早知道,婆婆不好处但对于大嫂来说,已经算好了毕竟是小儿子的媳妇。

    看在她疼爱的小儿子的面上还是会委婉些的,只是这次看到老大那副表情还是要敲打下。

    张翠兰已经把饭端上桌了,也没有过问去那边有什么事。

    隔音不好不问也知道发生了啥。

    红薯稀饭配咸菜,王德贵回到厨房抓了一把花生放桌上 :“吃”就端起碗吃饭了。

    王敏和王孝海对视了一下,看着对方眼里的窃喜,

    王敏则是皱了下眉,这是在给大儿子补偿?

    不再纠结,吃了饭就进厨房准备洗碗,

    抓住想跑的王孝海“别跑,一人洗一次碗,不准让妈帮忙。”

    张翠兰看着王孝川“你是大哥,洗个碗怎么了?弟弟还小”

    王敏听到就火大,老大就该多干吗?

    “他已经读书了哪个农村娃娃没洗过碗,洗两个碗不可以?我中午还做饭呢!”

    张翠兰“歪理,大的就该干。”

    王敏不想再争辩直接拖着王孝海向前,王孝海很能看懂脸色,笑着个脸从张翠兰手里抢过碗“妈,我洗就洗没啥。”

    王敏看着两人母慈子孝的场景就出了厨房,她来到了爷爷王德贵旁边。

    沉默,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突然王敏觉得自己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爷爷就算曾经一起生活,通过其他人的描述来了解另一个人,本身是不客观的。

    这个人怎么样还是得自己去感知。

    “明天去地里干活吧。”

    王敏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翠兰就已经起床,煮猪食做早饭,叫两个孩子吃饭。

    等一切做完后出门天微微亮,来到地里,附近已经有人家在干活了。

    就这样相安无事是暴雨前的宁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了。

新书推荐: 锁君怀 让******我 我帮夫君追心上人 将门嫡女被休后,权臣他追妻火葬场 绕指柔 南阳王妃 沧海月明珠有泪 玉词传:从丫鬟到女官 这王妃,老娘不干了 诱拐将军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