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带领科山队拿下甲级联赛第三,领衔第二梯队,仅次于前面分数极高的豪门二人转后,陈为念和科山的合约也到期了。
科山自然是想和陈为念续约的,不是谁都能在不到两个赛季的时间里把一支乙级联赛降级区的球队带到如今的高度的,这个成就真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但陈为念本人没有这个意向。
在科山这么多年,女足带过,男足也带过,梯队带过,一队也带过,她可太知道这种老牌球队的顽疾了。
年份越老,祖上越富,毛病越多。
球迷难以消磨的固有成见都是小事,只要管理层和球员能支持她,更别说她现在为球队带来好成绩,球迷支持率相当高,完全压过了有偏见的小部分。好比“女士”这个称呼,本是媒体用来阴阳怪气她的,硬生生变成了尊称。
好成绩能为球员们带来了身价和薪资的上涨和奖金代言,他们自然是支持她的。
问题出在管理层上。
科山管理层上下充斥着得过且过的情绪,顽固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去改变去尝试去开拓。球队的运营管理模式还是老一套。
对球队的投入抠抠搜搜,钱是舍不得花的。休赛季引援永远是免签和小投入捡漏,她基本没有话语权决定权。还好在科山也这么多年了,陈为念早就练出了“有啥用啥”的能力。
教练的位置上,科山的态度也突出一个“能用就行”。只要球员和球迷抗议的声势浪潮没那么大,教练的待遇要求没那么高,就能一直用下去。
这些对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还有所追求的陈为念来说,太难了。
没追求,搞什么竞技体育。
陈为念双手一摊,当教练哪有那么容易。
而且说实话,科山短期能有如此成绩,陈为念谦虚地认为,鸡血的作用不小。新官上任三把火,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山的成绩会回落到他本身该在的位置,
掣肘太多,见好就收,早逃早超生。
反正现在成绩在手,陈为念并不愁下一份工作,比如回去带女足。现在给自己放个假也不错。
她还是很感激科山的,毕竟她在这里工作了近十年,熟悉这里的一砖一草,作为救火教练火线上任的时候,球队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信任。不仅仅是知遇之恩,还有当她站在球场上时,四面八方传来的来自球迷的滔天欢呼呐喊助威声。好聚好散,确认她没有留下的打算后,科山上下为她办的告别仪式也很隆重。
这就是老牌球队的底蕴吧。
等待赋闲的陈为念期待进入自己久违的带娃模式。说起来,陈宣在梯队大放异彩,跨年龄踢u13照样破纪录如呼吸般简单,科山女足还不错,她要是喜欢,想一直踢下去也不是不行。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
德迪的邀约来了。
跟着来的,还有德迪的高管。
打了陈为念一个措手不及。
对德迪这支队,陈为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她还在带科山二队的时候,德迪就是他们同级别联赛的对手。后来德迪成功升级乙级联赛,而科山一队降入乙级联赛,陈为念带科山的第一个赛季,也对上过他们。
德迪也是一支老牌球队,但他的发展轨迹和科山完全不同。即使曾经辉煌过,在德市当地的球迷基础相当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已经沉沦很久了。
说起来,她随父母迁来德国的时候,就是在德市落的脚。她还在鲁哈球场看过几场球。
但近些年,有德市的科技新贵投资德迪,比如前来的虽是兼职但握有实权的德迪高管菲利普·泽斯,就是德迪的投资方之一。这些投资让这支老球队有了些新变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他们回到了乙级联赛。
但再进一步就很难了。
这不,他们就盯上了曾经和他们做过对手的陈为念。得知陈为念和科山会在赛季结束分道扬镳,他们就做好准备等待随时杀过来了。
长谈过后,陈为念可耻地表示,她心动了,她真的心动了。
德迪拥有的东西不多,但有一点点钱,和很大的权,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放权和补强。
以及一些场外因素。虽然这边孩子成年后通常会独立出去,但陈为念这种移民自然是希望能离父母近一点。
陈为念和托雷陈宣商讨。托雷可以从目前工作的金融公司的分部调动到德市的分部,他没有异议。陈宣无所谓,应该说陈宣还没到能意识到问题的年龄。
当然,除了德迪,陈为念也陆续收到了不少球队的邀请,不乏一些豪门球队。陈为念对比了一下,还是德迪大方,权力上的大方。
陈为念现在还处在用钱换梦想的阶段,为了高自由度,她愿意放弃一定的薪酬。
陈为念举家迁去德市,菲利普送佛送到西,还帮忙找房子。看了一大圈,陈为念觉得菲利普家附近那套就不错。于是两家就这么成了邻居。
来到允许她大施拳脚的德迪,陈为念觉得浑身舒爽,在菲利普的陪同下她参观了德迪上下,对德迪有了初步的了解。
德迪提升的潜力不小,换句话说,德迪还有很多不足。
硬件上的不足倒比陈为念预期的少,足以看出菲利普他们的用心,但球员对德迪没啥归属感,多是拿钱办事的打工人心态。
打工人心态倒也不能说不可取,但球队想更进一步,球员们还是需要点信念或者追求。陈为念是相当重视更衣室文化和更衣室建设的,还有更衣室的保密性。
陈为念大刀阔斧一通改革重建,对于不符合她战术理念的球员统统放走,符合的应收尽收。
只是德国联赛商业化程度低,德迪这支乙级联赛的球队甚至都不是从甲级联赛降级下来的,对球员的吸引力低得发指。对于陈为念看中的球员,德迪也只能通过相对的高薪来招揽。
还好陈为念也很清楚德迪的困境,提出的要求已经很低了,她点名要的几个目标球员,也就是甲级联赛中下游球队的普通球员。
其余的,则是废物利用。陈为念从水平相近的各个联赛里淘了一波有实力但有明显短板的球员。倒也没有胡乱一通全收了,德迪签下的这些短板球员,他们之间的优缺点恰有互补。
这帮人最大的共同点是,能用金钱身价衡量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条件一般,但耐力和球商都不错。
再说了,“能用就行”她都练出来了,现在这帮人实力不如科山,但胜在顺手。
德迪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可惜,德迪没有女足,陈宣就只好跟着男足梯队训练。
经历了重建磨合期的阵痛后,德迪高歌猛进,拿下第二成功升级,完成陈为念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乙级联赛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完全没法和甲级联赛比,成功升级的德迪在球员市场上终于不用再那么捉襟见肘了。陈为念也在德迪的支持下如愿完成了又一次补强,有了成绩,德迪可以用来招揽球员的就不只是高薪了,奖金也被列入其中。
来到新环境的托雷看着陈为念掌握主导权乘风破浪,自己也心痒了。他也想有些变化,做些挑战,比如,结合他自己擅长的,他可以去当个足球经纪人。
但他可不想满足于普通的足球经纪人,普通的足球经纪人只能算白领,和他现在的工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还不如。球星基本集中在几大经纪人手里,他想开拓一番事业,就得自己去发掘潜力股。
那得从球探干起。
陈为念没有立场反对,她自己就正在追梦,托雷上一段追梦历程被迫终止,之后也承担了家庭的主要责任,现在他要再起风帆了。
只是,他们两的工作性质都注定了没法顾家,那陈宣怎么办?
陈为念正愁着呢,远在中国的陈砚提议,要不去她们那里?
陈为念知道,陈砚她们其实是馋陈宣的身体天赋。
陈为念足够了解陈宣对新事物的热情,足够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也足够了解陈家笼络人心的手段。果然,陈宣回去后,不愿回来了。
小孩子的恋爱初体验无疾而终。
陈为念对陈宣的态度一直是顺其自然,只要她喜欢就好。
陈宣回到中国的第一年没有上学,而是上着“陈氏预科”。开个玩笑,其实就是跟着陈家的亲戚生活,期间学学中文上上课,方便她之后适应这边的初中。再顺便,习习武?
果然,回到陈家的陈宣展现出了非凡的身体天赋,足球天赋甚至都只是她身体天赋向下兼容的表现形式之一。
广袤而魔幻的拉美大陆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球探,好苗子早就被盯上了,托雷只能富贵险中求,比如去些战乱的地方。
去的次数多了,也就多少有了经验,探出了相比之下还算安全的路子,而等战乱稍微平息,陈宣就闹着中考之后要跟他去探路探人。
无意中得知陈为念和陈宣某种程度上自保能力比他强,而陈为念也向他保证了她能够保护好自己和陈宣后,托雷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也不知道陈为念亲戚究竟多到了何种地步,他们落地后一路都有姓陈的当地人保驾护航。这可是托雷之前从没有过的待遇。
在废墟旁,他们见到了跟断壁残垣踢球的拉斐尔。那个都不能算是球,硬要说的话更像沙包。父亲失踪,母亲残疾,妹妹自闭,拉斐尔的家庭既简单又复杂。他甚至不清楚他妹妹不是单纯的内向沉默迟钝而是自闭症。
陈宣自告奋勇上前和拉斐尔过招,托雷从包里取出足球充好气给了陈宣。在适应了这个几乎全新的足球后,拉斐尔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之后,托雷找拉斐尔一家长谈,百般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又做了百般保证,终于说动了他们。
探路探人因此中止,他们得先将拉斐尔妈妈和妹妹送去医院进行初步治疗,去使领馆办理手续,再一起飞往德国。
拉斐尔暂时和陈为念他们一起生活,陈宣没什么事就天天拉着拉斐尔看球踢球,带着他融入德迪青训,一直到她回中国之前,这段经历还让陈宣学会了不少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