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似乎见不到一点光亮,救护车顶灯在爆闪,伴随着呼啸风声的是一级警报声。
“一会有一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要转过来,准备接患者吧。”一道温柔的声音突然飘过来。说话的是沈清宇,江城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
“啊啊啊,这是今晚的第几个啦,再找心内科过来会诊那些凶神恶煞会打死我吧。”易宁,同为江城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和沈清宇同窗八年,现在又在一起工作,她一边抱怨着一边开始和护士清理红区,挪床,为患者的到来做准备。
未等坐下,平车与地面的摩擦声就从走廊传了过来。
“咱们医院的平车能不能换一换啊,听这轱辘声都知道又是那个不好用的平车。”易宁一边和沈清宇抱怨着,一边为即将到来的患者感到紧张。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很高,更别提这位患者梗死面积大,转运过程中又耽误了一些时间,不知道现在患者的状态怎么样了。正想着平车就风风火火的进了急诊留观室。
入红区,过床,连监护,一气呵成。
“患者1小时前突发心前区剧痛,自行口服速效救心丸无效,至当地医院,做了心电图后就连忙转到我们医院了,这是心电图。”随行的救护人员向易宁汇报病情。
突然,监护仪传来刺耳的滴答声,“患者血氧饱和度往下掉了!室颤!”护士向易宁喊到。“推抢救车!准备除颤仪和气管插管!患者家属在哪!”易宁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室颤,可以预见又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抢救。
此时的家属已经眼眶发红,开始哭天喊地的叫喊着。沈清宇把家属拉到一边,急忙向家属交待病情,“患者现在是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出现了室颤,血氧饱和度也在往下掉,需要马上抢救,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另一边易宁向患者奔过去,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这些仿佛已经刻在易宁的骨子里,不停的重复着。
“患者血氧饱和度回来了,恢复窦律。”护士汇报着。“抢救成功,赶紧送导管室吧,心内科那边我已经联系完了。”易宁说到。
窗外隐约的光亮洒进了留观室,又一个夜晚即将结束,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江城大学校园里,易宁一边全速奔跑一边暗骂,下了大夜还要来讲课,总说患者是急性病容、慢性病容的,自己现在是不折不扣的夜班面容,还要来学校讲课。易宁在江城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同时,也是江城大学医学系老师。今天是学生开学第一天,易宁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和同事交完班就急忙赶到学校来上课。
易宁正跑着,突然一辆自行车从旁边闪过,差点撞到易宁,易宁刚想开口斥责对方,只见对方停了下来,柔声问道“同学没有撞到你吧,真是不好意思了,我赶着上课快迟到了。”原本生气的易宁听到对方的一声同学马上就原谅了对方,距离易宁博士毕业已经过去5年了,整日住在医院里摸爬滚打,饱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对方竟然把自己误认成江城大学的学生了。
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御姐,不知道是哪个学院的老师,目测有175cm的身高,披着棕色卷发,骑行眼镜给原本温柔的五官增添了一份英气。看易宁没说话,萧寒从背包里拿出纸和笔,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递给易宁。
“不好意思,我一会还有课,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联系我。”说完萧寒就骑车走了。
许多年后,两个人在回忆第一次相遇的场景时,易宁可怜兮兮道“你那时好高冷,把我错认成学生不说,留下个手机号码就走了。”,“那还不是你一直在发呆,当时就想这个学生怎么呆头呆脑的,像个小狗。”萧寒一边摸着易宁的头一边暗笑道。
萧寒,江城大学翻译系老师,国外留学十年,同声传译8年,今年刚被江城大学挖过来做教授,今天是来江城大学报道的日子。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人生轨迹因为刚才呆头呆脑的小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