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收工回家的刘润军,给赵秀雯带回来了一件礼物。
赵秀雯看着摆在自己眼前的两个类似浇花喷壶一般的木桶,带了一脸疑惑的神情问,
“这,这东西你是上哪里弄来的?”
在城里,有种花弄草闲情的富贵人家习惯用名为喷壶的东西进行浇水,方便好用,并且还能节约用水。
眼前这两个体积要比喷壶大不少的木桶,应该称为喷桶吧。
其实也就是平常浇水常用的木桶。
不过经过了一定的改良。
在木桶的底端挖了大约有拳头般大小的洞,然后用一根竹筒完全堵住这个洞。
竹筒并不是沿着水平线直插进去,而是倾斜的角度斜插进去。
这倾斜的角度大概是以桶身之间呈45度角。
插进木桶底部的竹筒,头和尾部之间的竹节几乎全部打通,只保留了倾斜在外最顶端的那个竹节。然后再对这个竹节进行处理。在竹节上会用锥子一样的东西,钻出来很多小小的洞洞。洞与洞之间分布得非常均匀,这是为了让喷洒出来的水柱大小尽量保持一致。
两个木桶的桶面边沿,也加了一根可以把木桶拎起来的横杆。
这样,被改良过的木桶浇水,只要抓住横杆往前轻轻一压,桶身就会跟着倾斜,这样桶里的水就会从竹筒的竹节上的洞洞呈水柱状喷洒出来。
而且水柱的喷洒距离还不短,站着就能实现给一定范围内作物的浇水,并且还是能均匀地喝到水。
用这样的喷桶来浇水的话,既方便,也能省力气和省水。
虽然还没用上,但赵秀雯知道眼前这两个喷桶绝对用木桶加勺子好用。
见赵秀雯盯着木桶的眼神逐渐透露出惊喜,就知道她会喜欢的刘润军,脸上不觉也挂上了柔和的笑意,
“坑尾那片地面积不小,浇水起来的确工作量很大,所以昨晚我专门让强叔帮我改装了一下这个木桶,以后浇水就方便多了。”
强叔是村里有名的木工。传说,只要你能形容得出来你想要的东西,强叔就能帮你实现。改良木桶这个活这么简单,强叔三两下就给搞定了。只不过是刘润军今天一天都没时间去拿,只能是等现在收工才能把这个礼物给带回来。
“当然了,坑尾那里的活,你还是要多留一点给我回来弄,给你准备了这两个木桶只是想让你不用这么辛苦。”
刘润军觉得还是要为自己弄这两桶的初衷认真解释一下。
他让强叔改良这两个木桶不是暗示赵秀雯以后多干活,只是让她在干活的过程中能够轻松些。
根本就没有要误会刘润军意思的赵秀雯,立即噘起小嘴,故作恼怒地瞪了一眼过去:“我看上去是那种思想狭隘的人吗?”
见赵秀雯故意露出一副奶凶奶凶的模样,刘润军眉宇间的笑意更加明亮,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拎着道歉的口吻,
“你不是,是我狭隘了。”
赵秀雯又假装狠狠地瞪了一眼以后说:“好了,我们得干活去了。”
晒了一天,土豆早上没浇水,傍晚就得补上。
还有其他的作物也要视情况而定浇点水。
夫妻俩,一人挑了两个木桶就出发。
陈玉珠在家里负责晚餐。
用上新工具的赵秀雯,一边浇水一边感叹,
“哇,老公,用这个浇水好爽的感觉。”
人就站在两垄地之间,转动两个木桶的喷嘴方向,让它们各自对准左右两边的垄地,然后倾斜木桶,人慢慢往前走,木桶里的水就跟着一路洒在了两边的垄地上......再也不用一勺一勺地泼水了。
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而两桶水浇水的范围也比用勺子泼的大多了。
浇完了两垄地,所用的水比昨天早上用勺子泼的少了将近一半,而需要用到的时间也少了一半以上。
假如昨天就用上这个来浇水,也不至于她的肩膀差点要废了。
听到了赵秀雯激动的呼喊,刘润军忍不住提醒她说:“老婆,虽然我知道这喷桶浇水的速度是非常的快,但你也要悠着点来,把活给你老公留一点。你肩膀上的红印还在,别又把自己给累到了。”
他用勺子泼的速度当然比不上赵秀雯这直接喷的,所以刘润军担心她干得起劲后,便把昨天吃的苦给忘记了。
两人站的距离离得有点远,赵秀雯扬声回过来:“好,我知道了。”
然而,刘润军觉得赵秀雯她并不知道控制这个度。
在见她兴奋地来回跑了三趟后,他忍不住从她手里抢过了喷桶,把她给赶去了清理杂草。
浇水这种苦力活还是让他来吧。
让她挑着这两个木桶,估计浇水的活没干完她都停不下来。
赵秀雯知道刘润军是在心疼自己,在口头上表达了一两句不满后,还是乖乖地拔草了。
可早上才拔完,哪里还有什么杂草。
最后就变成了她在旁边看着刘润军干活。
有了喷桶这个实用工具,今天的浇水比起昨天快多了。来回装水,刘润军也没感觉走了几趟,这几垄地的水便全部浇好了。
在浇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垄地与垄地之间的地坑给弄湿了,带起了泥浆让木桶沾了不少的泥巴,水工作结束后,赵秀雯和刘润军便去埠头去清洗木桶。
拿了木桶到埠头里,赵秀雯顺便去菜地摘了一把青菜回来。
木桶洗完后,刘润军就帮忙洗青菜。
原本埠头里只有他们夫妻两人,慢慢地,其他从地里干完活的人也来清洗工具,或者洗手洗脚。
赵秀雯一直低着头洗菜,没注意到陆续来的人里面有周秀怡的存在。
她只知道很明显地听到了英姐的大嗓门。
并且一下水就开始调侃她和刘润军。
“我说,你们这对小夫妻俩还打算给人活路吗?”
原本垂眸洗菜的赵秀雯,不觉抬起头问:“怎么了?”
英姐故意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还问怎么了?你说你们两个,每次干活都是夫唱妇随的。感情这么好,看着就让人羡慕,可不就是不让人活了吗?”
没想到这样也能被人调侃的赵秀雯,略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英姐,我们是地里的活太多了,两人一起去干能快一点。”
“知道知道,就是跟你们开玩笑呢!”
见赵秀雯的神情有些认真,英姐连忙把本就是调侃的口吻说得更欢快些。
“不过像你们这样感情这么好的也确实少见,秀怡,”英姐说着,目光突然转移到了旁边的周秀怡身上。
秀怡?
赵秀雯下意识跟着英姐的目光看过去,才发现原来周秀怡也在埠头里。
不过周秀怡的目光并没朝她的方向看过来,而是放在了提起了自己名字的英姐身上。
“秀怡,我听说又有人上你家说媒去了,你再找婆家,眼睛可得放亮一点,找一个像润军这样能干又愿意帮忙干活的男人才行。”
村里的男人,因为白天要上工,在傍晚收工以后,许多就不会太愿意再到自己地里干活。可是自家地的活不干的话养又活不了一家人,所以自家地的活大多数都是女人在干。女人白天也忙了一天,收工回来还得接着干,而男人就只会在家里休息。
作为男人的刘润军,经常会和赵秀雯一起干活,这既是调侃,也是一种羡慕。
也不怪英姐会拿刘润军当好男人的标尺。
周秀怡下意识看了一眼刘润军,但他正低着头还背对着她,完全看不到他脸上是什么表情......她轻轻地嗯了一声,
“我会的。”
“对了,这次说媒的是哪里的人?”
“隔壁村的。”
周秀怡说出一个名字。
听到英姐提到说媒后,赵秀雯的注意力不觉就集中在了两人的对话里。
听到周秀怡说出名字后,赵秀雯瞬间觉得有些耳熟,随即恍然。
还真的是隔壁村。
就是之前和奔富村抢地界的那条村子。
难道是之前她遇到的那个男人?
但立即赵秀雯否认掉了这个猜测。
上次见周秀怡和那男人闹得这么僵,不可能会是他。
不过听周秀怡和英姐的对话来看,似乎周秀怡并没有看上上家说媒的人。
这样一下子,英姐的注意力就全在了周秀怡身上,可顾不上再调侃赵秀雯。
“我听说那家家庭条件还不错。你怎么还挑!差不多就行了。再过两年,你的年纪就不好找了。”
农村的女孩大多数都是16/17岁结婚生子,超过20岁还没嫁人就算是大龄。
“不着急,慢慢找到喜欢的才行。”
“感情相处起来就有了吗?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过苦日子就行。”
虽然对周秀怡越来越不喜欢,但不妨碍赵秀雯听得越来越感兴趣。
不过,没听一会,耳旁就传来刘润军低沉暗哑的嗓音:“走,回家了。”
回过神来的赵秀雯,立即拒绝说:“等一下,我先把汗巾搓搓,今天,我擦了一天的汗。”
刘润军:“我来洗吧,你在岸边等我就好。”
被汗巾一词抢了注意力的周秀怡,悄然看过去,见那条原以为消失不见了汗巾正在刘润军手上洗着。
既然那汗巾在了赵秀雯手上,为什么,她还那么淡定?
周秀怡想抬头看一眼已经走到岸边的赵秀雯,但又担心这个行为过于明显,想了想只好作罢。
很快把汗巾洗好了的刘润军,便和赵秀雯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