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4

    暮春的大观园,海棠花正开得绚烂,沁芳溪的水悠悠流淌,可空气中却隐隐弥漫着一丝不安。

    怡红院的小丫头急匆匆跑到潇湘馆,贴着紫鹃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紫鹃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姑娘,不好了!”紫鹃冲进屋内,只见林黛玉正倚在窗边,拿着一卷诗稿,对着窗外的落花出神。

    听到紫鹃焦急的声音,她微微转头,秀眉轻蹙。

    “怎么了?这般惊慌。”林黛玉轻声问道,声音虽轻柔,却掩不住一丝不安。

    “刚听怡红院的人说,老爷们在外面议论,说宫里有人弹劾贾府,怕是要有大事发生,说不定......说不定会有抄家的危险!”紫鹃的声音发颤,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林黛玉手中的诗稿轻轻滑落,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莫要慌乱,消息可确切?”

    “千真万确,姑娘!”紫鹃急得眼眶都红了,“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啊!”

    林黛玉沉思片刻,眼神逐渐坚定:“你去把宝姐姐、三妹妹、四妹妹,还有李纨嫂子都请来,就说诗社要开社。”

    “诗社?都什么时候了,还......”紫鹃不解地看着黛玉。

    “快去吧,我自有安排。”林黛玉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

    紫鹃虽满心疑惑,但还是赶紧去传话了。

    不多时,薛宝钗、探春、惜春、李纨等人陆续来到潇湘馆。一进门,便察觉到气氛不对。

    “林妹妹,这么着急叫我们来,可是有什么事?”探春敏锐地察觉到异样,率先开口问道。

    林黛玉请众人坐下,神色凝重:“今日请各位姐姐妹妹来,并非为了诗社之事。方才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贾府怕是要有大祸临头了,很可能会被抄家。”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脸色大变。

    薛宝钗第一个反应过来:“林妹妹,消息可准确?可别自己吓自己。”

    “是怡红院传来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林黛玉叹了口气,“如今之计,咱们得提前做些准备。”

    “可我们能做什么?”惜春怯生生地问道,眼中满是恐惧。

    李纨沉思片刻,说道:“事已至此,我们确实不能坐以待毙。只是这等大事,该如何着手?”

    林黛玉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盛开的海棠花:“我想,我们可以以诗社的名义,组织一个‘闺阁议事会’,商议应对之策。一来不易引起他人怀疑,二来咱们姐妹齐心协力,或许能想出些办法。”

    探春点头赞同:“林妹妹这主意好。平日里诗社活动频繁,再开个会也不会引人注意。只是,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抄家之祸?”

    薛宝钗也说道:“首先得确定消息的真假,若只是空穴来风,我们这般大张旗鼓,反倒不好。”

    林黛玉转身说道:“宝姐姐所言极是。只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消息有误,我们提前做些准备,也没坏处。我想,当务之急是制定一个紧急疏散方案。”

    “疏散?”众人皆是一愣。

    “不错。”林黛玉解释道,“一旦抄家,我们这些女眷必然会受到牵连。若能提前安排好疏散的去处,或许能躲过一劫。”

    探春沉思片刻,说道:“只是我们能去哪里?这京城之中,怕是没有我们的容身之所。”

    薛宝钗说道:“我家在金陵还有些产业,只是路途遥远,且不说路上的风险,就是如何出城也是个难题。”

    李纨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我娘家虽不算富贵,但也能容下几个人。只是人数有限,怕是不能把大家都安置好。”

    林黛玉说道:“无妨,能安置一个是一个。咱们先把能投奔的亲友列出来,再根据人数和关系亲疏做安排。”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讨论起各自的亲友。一时间,屋内议论声不断。

    “还有,我们的财物也得妥善安排。”林黛玉又说道,“抄家之时,财物必然会被充公。我们可以提前将一些贵重物品转移出去。”

    “可如何转移?贾府看守森严,我们这些女眷行动不便,很容易被发现。”惜春担忧地说道。

    “这倒不难。”薛宝钗说道,“我们可以让信得过的婆子、丫头帮忙,分批将财物带出府去,藏在可靠的地方。”

    “只是,藏在哪里呢?”探春问道。

    “我知道城郊有个尼姑庵,主持与我母亲相识多年,为人可靠。”李纨说道,“我们可以将财物暂存在那里。”

    众人商议许久,终于初步拟定了一个疏散方案。将贾府的女眷按照关系亲疏和可投奔的亲友进行分类,安排不同的去处。同时,挑选信得过的下人,负责转移财物。

    “只是,我们这方案虽好,可如何让大家知晓,又如何确保能顺利实施?”探春提出了新的问题。

    林黛玉说道:“我们可以以诗社活动的名义,分批通知大家。至于实施,就得靠我们这些人齐心协力,相互照应。”

    “还有,我们得时刻关注外面的动静。”薛宝钗说道,“一旦有确切消息,立刻按计划行动。”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皆是一惊,赶紧将写好的方案藏了起来。

    原来是王熙凤来了。她一进门,便察觉到气氛不对:“哟,你们这是在商量什么大事呢?神神秘秘的。”

    林黛玉镇定自若地笑道:“不过是诗社的事,刚起了个新题目,正讨论呢。”

    王熙凤狐疑地看了众人一眼:“真的?我怎么听说你们在商量什么疏散方案?”

    众人心中一惊,脸色微变。

    林黛玉强作镇定,笑道:“二嫂子这是听了什么闲话。我们不过是感慨这春天易逝,想着找个地方躲躲这柳絮纷飞,哪里是什么疏散方案。”

    王熙凤盯着众人看了一会儿,见大家神色如常,便笑道:“我就说嘛,你们这些小妮子,能有什么大事。不过,最近府里确实不太平,你们也都小心着点。”

    等王熙凤走后,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好险!差点就被发现了。”紫鹃拍着胸口说道。

    “看来我们得更加小心了。”林黛玉说道,“这消息怕是已经在府里传开了,我们的行动一定要谨慎。”

    接下来的日子里,潇湘馆的诗社活动越发频繁。表面上,姑娘们吟诗作对,欢声笑语;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疏散事宜。

    林黛玉每天都派人打听外面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刻与众人商议对策。

    薛宝钗则负责挑选可靠的下人,安排财物转移。

    探春和李纨则忙着联络亲友,确定疏散的具体地点和路线。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有些下人得知消息后,心生恐慌,甚至有偷偷逃跑的。财物转移也遇到了困难,城郊的尼姑庵突然不肯收留,说是怕惹上麻烦。

    面对这些困难,姑娘们没有退缩。她们重新挑选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

    至于财物,她们又找到了新的藏匿地点——一个远房亲戚家的空宅。

    日子一天天过去,贾府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老爷们整日唉声叹气,夫人、奶奶们也都愁眉不展。

    而潇湘馆内,“闺阁议事会”的姑娘们却在为最后的疏散做着准备。

    终于,这一天还是来了。

    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贾府的宁静。官兵们手持令牌,闯入贾府,宣布奉旨抄家。

    一时间,府内鸡飞狗跳,哭喊声、呵斥声此起彼伏。

    而此时,潇湘馆内,林黛玉、薛宝钗等人早已按照计划,分成几批,在信得过的下人的护送下,悄悄从贾府的侧门离开。

    她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未知的逃亡之路......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这群闺阁女子用她们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争取了一线生机。而她们在潇湘馆内制定的紧急疏散方案,也成为了贾府风雨飘摇之际,最后的一抹希望之光。

    众人分散后,林黛玉由紫鹃和几名婆子护送,沿着偏僻小巷疾驰。马蹄声在寂静街巷回响,她掀开轿帘回望,只见贾府方向浓烟渐起,昔日繁花似锦的大观园,此刻正被阴云笼罩。

    她们暂避于城郊一处农舍。农家老妇虽不识来人身份,却见众人狼狈,好心收留。

    夜里,林黛玉辗转难眠,想着分散各处的姐妹,不知她们是否都已平安。窗外,风声呼啸,似在诉说着贾府的凄凉。

    而另一边,薛宝钗凭借家族人脉,顺利抵达金陵旧宅。

    她安顿好同行众人后,立即着手打听其他姐妹下落。探春带着贴身丫鬟,历经艰辛投奔了远嫁的姐姐。李纨则带着幼子,在娘家暂得栖身之所。

    这场由“闺阁议事会”精心策划的疏散,虽惊险重重,却让她们在抄家劫难中得以保全性命,只是曾经的繁华与相聚,都化作了难以回首的往事。

新书推荐: 公主今日提刀没 我亲手诛了那权臣 反派男主偏要助我复仇 恶毒女配今天当间谍了吗 稻荷崎钓狐指南 [黑袍纠察队]沃特国际公关部日常 师弟被迫回溯后 噬灵 她,他,他们 今天掉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