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野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你本来就会救我哥?”
孟临渊靠回椅背,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边野,你是不是太高估自己了?你哥的病,我当然会救。不是因为你,是因为医者仁心,更是因为这病本身具有研究价值。”
边野喉结滚动,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震惊、疑惑、羞恼,最后都化为一声低笑:“哈……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孟临渊挑眉。
“没什么。”边野摇摇头,扯了扯嘴角,可那笑容里却透着一丝苦涩,“我只是……没想到你会这么干脆就答应救他。我还做了那么多准备,甚至想着,不管什么风险,只要能救他,我都认了。”
终究还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以前不懂事,总和他对着干。”边野抬起头,看向孟临渊,目光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还曾经针对过你。现在想想,挺混账的。”
孟临渊淡漠道:“现在知道也不晚。”
边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释然的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嗯,现在知道了。所以,谢谢你,程棠博士。真的。”
即便被耍弄了一番,他也很感激。
“先不用谢我。”孟临渊指尖一转,钢笔在空中划出银亮的弧线。“这下我变成你上司了。我、可、绝、对、不、会、手、软、的。”
她虽然有底线,但又不是什么老好人。
-
边野推开了病房门。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混杂着仪器规律的滴答声。
边曜半靠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可,正低头翻阅着一本财经杂志。
听到动静,他抬起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回来了?”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边野身后的孟临渊身上,微微一怔:“程棠?你怎么来了?快请进。”
他的声音有些虚弱,但依旧保持着惯有的从容。
孟临渊微微颔首,走了进去。她的目光在病房内扫过,除了边曜,窗边还站着一个人,叶书韵。
叶书韵似乎也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孟临渊,她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削好的苹果,动作顿在那里,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紧张。
她今天穿着简单的衣服,比起学生时代,褪去了几分青涩,多了些沉稳,只是眉眼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
“程棠。”叶书韵放下苹果,轻声打了个招呼。
边野没注意这些细微的暗流,他快步走到床边,语气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哥!程棠答应帮你治疗了!用她团队最新的方案!”
边曜眼中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他看向孟临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真的吗?谢谢!”
他挣扎着想坐直些,却被孟临渊制止了。
“不用谢我。”孟临渊简单的翻阅着边曜的病历,“我不是慈善家,也不会随便救人。不过你的病确实有研究价值,我会尽力治疗,但不能保证一定能治好。”
这话说得公事公办,甚至有些冷漠,但边曜眼中的感激丝毫未减。到了他这个地步,任何一点希望都是救命稻草,更何况是来自孟临渊的尽力。
叶书韵默默将削好的苹果递给边曜,犹豫片刻,转向孟临渊:“我也要谢谢你。”她的声音很轻,却足够清晰,“为边曜,也为我过去那些不成熟的想法和态度。”
她微微垂着眼睫,像是鼓足了勇气才继续道:“我知道我以前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说过很多幼稚的话。真的很抱歉。”
叶书韵微微低下头,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孟临渊有些无奈。
说实话,无论是边野少年时期幼稚的挑衅,还是叶书韵那点微妙的嫉妒,在她看来,都算不上什么。
即便是原主程棠,也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
他们没做过真正伤害程棠的事,至多是一些言语上的摩擦和态度上的微妙。或许给她带来过些许不快,但远谈不上需要记恨的程度。
况且,叶书韵本就没做什么。边野也因为几句嘴毒而被迫下跪求情,还自愿做她的临床试验小白鼠。
这样下去她就真的成大反派了。
“不必道歉。”孟临渊语气里带着一种近乎漠然的宽容,“你们没做什么真正伤害我的事。况且我也不会原谅你们。”
边曜靠在枕头上,温和地笑了笑:“看来我们都欠程博士一个人情。”
孟临渊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几乎算不上笑的弧度:“人情就不必了。边野已经签了‘卖身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得在我的实验室里‘赎罪’了。”
边野立刻抗议:“喂!那是志愿者协议!高尚的奉献!”
看着他炸毛的样子,边曜忍不住笑出声,连叶书韵也抿唇笑了起来。病房里原本沉重压抑的气氛,忽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孟临渊顿了顿,目光重新回到边曜身上,话题也回到了正轨:“当务之急是治疗。详细方案我的团队会很快跟你沟通。你好好休息,保持状态。”
说完,她对几人略一颔首,便转身离开了病房,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边野连忙跟出去送她。
病房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的滴答声。
叶书韵站在原地,望着重新关上的房门,怔怔出神。一种难以言喻的释然和淡淡的失落同时包裹了她。
边曜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温和地笑了笑:“书韵,都过去了。”
叶书韵回过神,对上边曜了然的目光,终于也缓缓露出一个笑容,点了点头:“嗯。”
是啊,都过去了。而未来,总算有了新的希望。
-
边曜所患的是一种极为罕见且进展迅猛的病,常规治疗手段几乎已经失效,心脏移植是理论上唯一的出路,但供体难寻且他的身体状况能否支撑到手术都是问题。
孟临渊以H-912为核心,为边曜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惊心动魄。边曜的身体对初期治疗产生了剧烈的排异反应和心律失常风暴,数次濒临死亡。
孟临渊的压力巨大,但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精准的判断力。她亲自调整用药方案和器械参数,常常守在监控屏幕前,根据实时数据做出微调。
她的团队也以极高的效率运转。
终于,在调整方案后,边曜的病情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折。他的心脏功能指标开始稳定,并出现了缓慢但持续的改善迹象。
那些致命的异常心律发作频率和强度都显著下降。
在征得边曜同意后,隐去了个人信息。他的成功案例被严密记录和分析。
当孟临渊将部分核心数据和治疗思路在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时,再次在全球医学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论文详细阐述了理论依据、治疗策略、惊险的应对过程以及堪称奇迹的结果。
它不仅仅展示了一种新药,更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治疗理念和路径。
国际医学界再次为之震动。质疑声有,但更多的是惊叹和渴望学习。
各大药企、研究机构发出的合作邀请和天价演讲邀约如雪片般飞来。
孟临渊看着这些,弯了弯唇角,「果然边曜这一个病症很有用啊。」
9413:「边野还是找你找的太早了。」
它忍不住暗暗吐槽,但凡是叶书韵来找,但凡边野但凡慢一些,但凡程安心动的慢一些,国家研究院就直接去联系边曜了吧。
不过也是活该,当初边野那么嘲讽宿主,现在也应该学会低头求人。
孟临渊婉拒了邀请,又玩味道,「这样也不错啊,你看他们还要感谢我呢。」
边家为此拨了一大批资金来资助孟临渊的研究,这笔款项数额惊人,不仅覆盖了后续科研设备升级与团队扩充的需求,更附带了边氏集团在全球医药领域的人脉资源与临床实验绿色通道。
-
边野参与的并非H-912项目,而是孟临渊实验室另一个相对冷门但同样重要的分支项目,针对失眠的一期临床试验。
边野作为健康受试者,需要试药并记录各种生理反应和副作用。
这个过程远比他想像的枯燥和难受。他需要被隔离在观察室里,身上贴满电极,监控脑电波、心率、体温等各种指标。服药后,他经历了头晕、口干、诡异的清醒感、甚至是短暂的情绪波动。
有几次,药物的副作用让他彻夜难眠,这对他这种平时倒头就睡的人来说简直是酷刑。
但每次看到隔壁的H-912项目组实验室,想到哥哥一天天好转的脸色,他就又把抱怨咽了回去。
他的混不吝性格在这种时候反而成了优点,耐受力强,心理素质过硬,有什么不舒服都直接说出来,让研究人员能快速定位问题。
孟临渊偶尔会过来查看项目的进度,每次都是面无表情地翻看数据记录,偶尔对研究人员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
时间流逝,边曜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甚至开始远程处理一些公司事务。
边野的试药周期也终于结束,虽然过程煎熬,但身体检查显示一切正常,反而因为规律作息和被迫戒酒戒烟戒辣,身体素质还变好了点。
这个项目成功筛选掉了几种有潜在风险的化合物方向,明确了最有希望的主力候选药物,进入了下一步的优化和患者组试验。
项目负责人难得地拍了拍边野的肩膀,她笑笑:“表现不错,数据很有用。”
边野咧咧嘴,没说什么,心里却莫名有点小小的成就感,虽然这成就感来自于当了很久的小白鼠。
9413看监控时满意的点点头,「这大概就是物尽其用吧,宿主真的很会因材施教呢。」
不过好像这个词不是这么用的,算了。
试验结果惊人。这种被暂命名为“浮生”的新型失眠药物,在针对多种类型失眠症的患者群体中,都表现出了远超现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它能帮助患者重建接近自然的睡眠结构,而非粗暴地使人昏睡。这意味着患者醒来后的清醒度和精神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善。
研究报告一经公布,再次引发了医学界和资本市场的巨大轰动。
如果说H-912及其在边曜病例上的应用,展现了孟临渊在攻克绝症领域的颠覆性力量,那么“浮生”的横空出世,则证明了她及其团队在解决广泛存在的常见病上,同样拥有着降维打击般的研发实力。
浮生的巨大商业潜力毋庸置疑,全球各大药企挥舞着支票寻求合作,其热度甚至一度超过了需要更严格监管和更漫长审批流程的H-912。
孟临渊的声望因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她不再仅仅是一位天才新锐,而是被公认为一个现象级生物医学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