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两轮月亮依旧高悬在夜空中,幽灵岛故事会开始了。
这场故事会由林曦儿率先开头:“昆夕姐姐,我跟你讲个晋朝的故事,文言文,我想你也听得懂。”
她清清嗓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在场所有中学生的脸上滑下的一排看不见的黑线,他们同时腹诽,这也行?
昆夕提着灯,端坐在马扎上,听得很认真。
等林曦儿背完课文,昆夕才说:“我听过这个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久到我差点忘了他们的模样,谢谢你帮我想起他们。”
那是她送走第一批来访者后不久,岛上又来了新的客人。
他们是一家四口,躲避战乱驾船出海,本是怀着寻死的心态,却被她接纳。她望着他们那一叶在海上波涛中漂泊的小船,向他们打开了入岛的通道。
他们上了岛,衣衫褴褛地面对出尘不染的她时,说出了这个故事。
他们称呼她的岛为“桃源”。
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昆夕的头有点疼,那对夫妻好像留了下来,直到死亡,被她安葬。
那对小孩子好像长大了,在无法忍受岛上的寂寞后造船离开了。
这是第一批死在她的岛上的人。
叶鸣箫听完林曦儿的故事和昆夕的回忆,举起手:“那我也要讲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秦’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皇帝派出了一个名叫徐福的人带着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山。据说这仙山一共有三座,三座仙山上都居住着长生不老的神仙,只要心诚,就能够向岛上的仙人求取长生不老的灵药。”
叶鸣箫顿了顿,她注意到昆夕的神色变了。
“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出海了两次,第一次,他空手而归,说是仙山上的仙人嫌弃他准备的礼物太少,不愿意给他灵药。”
“第二次出海,皇帝给了徐福更多的宝物和童男童女,他这一出发就再也没有回来。”
昆夕想起来了,她见过故事里的人,他们是她的第一批客人。
一个男人带领着数不清的小孩子登上了她的岛,叫她“神仙”,先是说了一大堆她听不明白的话,最后恭恭敬敬地向她寻求能够长生不老的药。
昆夕觉得莫名其妙,她追问着她听不明白的内容,男人才勉强解释清楚。
原来陆地上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人类部落,比她记忆中人类的部落要大上千万倍,这个部落叫做“国”,“国”的首领叫“皇帝”。
如今的国名为“秦”,秦的皇帝想要长生,只有长生才能将自己的国永无止境地延续下去。
昆夕遗憾地拒绝了男人的要求,她的手里没有能够让普通人类长生不老的灵药,她向男人解释,海上不可能还有其他的岛能够为他们提供所谓长生的灵药。
男人遗憾地带着孩子们走了,临走之前,他留下了一批粮食种子,说是送给她的礼物,感谢她的短暂收留。
只是她并不知道,碰见这个男人的时候,究竟是皇帝第一次派他出海,还是第二次。
昆夕问:“后来真的没有他们的消息了吗?”
叶鸣箫答不出来,倒是木黎嫣解释了:“经过后世研究,他们很可能到达了海的另一边,那是如今的另一个国家,他们带去的文化、粮食和工具都极大地影响了那个国家后来的发展。”
昆夕安心了:“是个很好的结局。”
后来肚子里货多又活跃积极的几位争先讲了将近十个个故事,从课文内容到成语故事,从东方传说讲到西方童话,讲得几个人口干舌燥,不停喝水。
等顾斐讲完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后,昆夕说:“你们说了好多有趣的故事,现在我来讲一个吧。”
“他们是我的第三批客人。”
他们和第二批客人一样,一共四个人乘坐着陈旧的小船在海上漂泊,身上全是血迹。
那时候昆夕刚一觉醒来,就发现了他们,此时的他们已经断水断粮很久了,正在死亡边缘挣扎,昆夕看见他们两女一男三个成年人紧紧护着的一个幼小的婴孩,再次动了恻隐之心。
她向他们敞开了怀抱。
昆夕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可他们却告诉自己,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她还记得三个成年人中年纪稍长的女性说,朝局动荡,她主人家满门问斩,她是孩子的奶妈,另一个年轻的女子是家中的女仆,而男人是马夫,他们拼命带出的婴儿是主人最小的孩子。
整个府邸只有他们这几个下人活了下来。
他们在岛上住了下来,真奇怪,明明不是一家人,为什么他们还能如此互称兄妹、相亲相爱?
在昆夕的所剩不多关于人间的记忆里,人类的部落通常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纽带,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人类之间还存在着超越血缘关系的联系,那叫做情感。
女仆说:“仙子,我们都受恩于主人,所以我们会用余生去养育主人唯一的孩子。”
恩情,昆夕试图去理解这个词语包含的情感。
女仆笑了笑:“仙子你救了我们,对我们也有恩情呀!”
昆夕好像弄懂了一些,这就是人类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吗?
岛上没有肉类,他们只能靠谷物满足食物需求,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很快,断奶不久的小孩子的发育就出了问题。
而幸运的是岛上又新来了逃难的人,他们带来了鸡鸭鹅,也带来了外面的消息:“大明亡了!”
岛上的三人和来客们一对时间,才发现他们在岛上躲避的短短两年里,外面的世界已经过去了百年之久。
他们主人效忠的王朝已经在百年间走向了灭亡。
后来……后来,他们还是没能将他们的小少爷抚养成人,小少爷患上了昆夕不明白的慢性疾病,死在十岁的一个清晨。
孩子死后,抚养他的奶妈和马夫仿佛突然失去了生活的主心骨,即使新的来客积极地想帮助他们走出来,他们还是沉浸于悲伤之中,没多少年也相继病逝。
只有那名女仆活了下来,加入新客的家,住进了新的居住点中,步入老年后安详去世。
昆夕在奶妈弥留之际追问她为什么,她只是轻轻叹息:“仙子,我的家,我的少爷,我的国家都没有了,人活到这个年纪,却两手空空,已经没有意思了。”
“这里不是你的家吗?”昆夕问。
奶妈只是深深地注视着她,没有再回答。其实昆夕自己知道的,她的岛与人间不同,她永远也无法在岛上还原他们在人间的家。
只是她不想接受这个事实。
昆夕说完了这个故事,叶鸣箫反应过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们恐怕就是他们在岛上找到的第一个居住点里面的四个石头人的原型。
这个故事最令人注意的还是另一个关键点。
陈静薇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们在岛上住了两年,岛外就过去了百年。那我们在这里呆了两天,外面会不会过去了半年?”
昆夕摇摇头:“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董焜宇蹦起来,大声质问,“这是你的岛,你怎么稀里糊涂的?要是我们出去了,中考结束了怎么办!我不想跟我妈说我留级了!”
虽然大家都有些惧怕,但看见董焜宇火烧眉毛的模样反倒陆续冷静了下来,坐在他身侧的慕槿泽和安符燃默默拽住董焜宇的衣服强迫他坐下来。
“事情也许没有这么糟,”木黎嫣安抚董焜宇,“昆夕既然自己都不清楚,那肯定是这个时间流速并不稳定,是吧,昆夕姐姐?”
昆夕点头:“后来也有外面时间流速比岛上慢的情况。这个是我无法控制的。”
虽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好歹董焜宇暂时平静了下来。
董焜宇没好气地说:“那我们现在讲了这么多故事,总该够了吧?”
昆夕露出一个幸福的笑容:“足够了,谢谢你们今晚愿意在这里陪我,这里很久没有怎么热闹了。”
“等等,我也想讲一个故事。”
他们不明所以地一齐看向此前一直坐在边上没有出声的季华暮。
季华暮举着手:“可以吗?昆夕?”
昆夕让他讲下去。
季华暮:“这个故事叫做《尾生抱柱》。”
“秦朝以前,春秋时期有一个鲁国,鲁国中有一个名叫尾生的青年因为与喜欢的女子的婚事遭到了家中长辈的阻挠,于是决定私奔,他们把汇合的地点定在了城外的桥下。”
“谁知他们计划私奔的事被女子的父母知道了,女子未能按时赴约。”
“一直等不到女子的尾生没有离开,他在桥下固执地等待着,却始终没等到心上人,反而等来了一场暴雨。”
“桥下的河水在暴雨中暴涨,将要淹没尾生,不愿意离开约定地点的尾生紧紧抱住桥柱,却抵不过汹涌的河水,最终他还是死在了河水里。”
昆夕静静听着季华暮讲完故事,眼角忽然滑下一行泪。
季华暮托着腮,玩味地观察昆夕的反应:“你觉得尾生为一个约定付出性命,值得吗?”
“值得吗?我不知道。”昆夕喃喃,“但我知道,他没有遗憾了。”
大家被这一幕弄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关切地看着昆夕。
昆夕擦擦眼泪,很快调整好情绪,重新笑起来:“没事了,按照约定,明天早上我会给你们你们想要的宝物,然后送你们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