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粮分家

    收割、清杂、晾晒、分装。

    别看好像工序不多,但活一点少,大山村上到能弄、下到三岁,集体出动,依旧忙活了一个月才彻底结束。

    光是清杂这个过程,就不是件简单的事。

    拿小麦举例,需要先扬场,也就是在有风的日子里,把带杂质的小麦用木锨逆风扬起,轻的碎秸秆、麦糠会被风吹到远处,重的小麦籽粒垂直落下,这样可以分离出大部分轻质杂质。

    紧接着就是簸箕簸除,用簸箕装少量小麦,上下颠动或左右摇晃,用以清除杨场没能清除的细小的泥土、碎壳,留下较干净的籽粒。

    筛完之后,还要人工手拣一遍,挑出那些未除净的破损粒、草籽等杂质。

    光是给小麦清理杂质这件事,就需要男女老少数十劳动率齐上阵,劳作好几天。

    更别说还有玉米、大豆、高粱、红薯、土豆,以及收尾作物白菜、萝卜等农作物需要用不同的工序收割、晾晒了。

    哪怕天天小灶,一场秋收下来,穿越者们依旧瘦了一圈,还黑了一个度。

    用林小满的话来说那就是,“灵泉水也补不及秋收苦啊!”

    至于村里人,别说卖力干活的,就连平时瞎晃悠的混混们都被压着干脱了皮。

    甚至有一家条件不好的,没有油水补充,直接干晕了一个在地里。

    据八卦系统爆料,大队长偷了自己的红糖送去,回家后还被发现红糖少了的媳妇削了一顿。

    一直要到村里的壮劳力或背、或扛、或拉,用各种方法把粮食送到镇上的粮站交粮,这场秋收才算结束。

    送粮的时候,时暨白和林志勤都去了,倒是徐爱国两兄弟因为是知青,没捞上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天还没亮就出发,一直到月明星稀才回来。

    看着头发凌乱,风尘仆仆的时暨白,林白露心疼得不行,热饭热菜赶紧招呼上。

    时暨白也是个会顺杆儿爬的,吃饭的时候还不忘滔滔不绝地向林白露告状,说林志勤仗着岳父的身份,不但抢他待在身上的干粮,还明着夸他,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他干活。

    告状的时暨白,那是绝口不提林志勤抢了林白露给他做的点心,却请他在国营饭店吃了一顿饺子。

    完全不知道自己听的是删减版的林白露,越发心疼了,赶紧给时暨白盛碗鸡汤,要他好好补补。

    哪怕心里清楚眼前的人压根不需要补。

    交完公粮,接下来就是村子里分粮。

    这个时期的分粮,是人口粮+工分粮,平均下来成年人每天也不到一斤粮食。

    别以为一斤粮食不少,但别忘这个时代肉少,食物里面几乎没有油水,加上重劳力,这个时代的人饭量普遍都比几十年后大。

    就算是村子里最富裕的人家,每天也得精打细算,搭配着自留地里的作物和各种野菜,分到的两人也才够吃到年底。

    林白露的工分在出嫁后就单独分了出来,加上时暨白勤勤恳恳赚的,两人分到的粮食也不多。

    分完粮后,又花钱买了一些,凑了五百斤。虽然他们肯定吃不完,但不能不买。

    像林白露家这种工分不够还要倒贴钱买粮的其实不多,大多是知青。

    很多村里人,尤其是人口多的家庭,分完粮之后都会剩下一笔工分,这些工分要么累计到明年,要么等年底卖了猪折合成钱。

    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一个工分也就两三分钱,仅够买一盒火柴。

    分完粮,林家也该分家了。

    林老两口也不拖沓,早上分粮,下午就分家。

    林白露知道要分家,死乞白赖的拉着时暨白一起吃瓜。

    林老太太当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孙媳、孙女婿,以及大队长、老支书和一位他们老两口都要喊叔的老长辈的面,把全家的钱拿了出来。

    “直到这些年,十一个小长大了,赚的工分有结余了,老天爷也赏饭吃,家里才开始有余钱。

    以前咱们家为啥存不下钱来,相信你们心里也有数。

    咱家的小一辈几乎是前后脚出生,经常是三个儿媳妇一起怀孕、坐月子,鸡生鸡蛋的速度都赶不上她们吃,那几年光是鸡蛋就花了不少钱。

    孩子出生后,哪怕有我老婆子带着,她们也没法专心赚工分,再加上小孩也要补营养。

    你们三兄弟啥都要比,孩子吃穿都是一样,送去隔壁村念小学也没少了一个,学费加上笔、本子,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之后你们也清楚,闹了一场饥荒,本来就没有的家底更是成了负债,直到这些年才陆陆续续还清。

    林林总总,出出进进,咱家现在的存款一共三百五十二块七毛六。”

    这年代什么都不能做,家里的进账方式就那么几个,有多少钱林志远这些二代都有数。

    见下面的儿孙对她说出来的数都没意见,林老太太接着道:“这个钱分为四份,你们三房一家一份,我和老头子分一份,你们没意见吧。”

    李琼在心里算了一下这个账,顿时觉得自家亏了。

    他家可是四个儿子,那都是赚工分的主力。

    老二家也就算了,老三家那窝懒汉凭什么和他们家分一样的?

    分下来也就八十八块一毛九,看着不少,但她可是有三个儿子等着盖房结婚呢。

    李琼给丈夫林志远使眼色,让他想想办法。

    不是她贪,实在是这钱没法供三个儿子盖房娶媳妇。

    “别急,再等等。”林志远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好方法。

    相比起李琼,李五盼就只剩下激动了。

    八十八块一毛九啊!

    老天爷,她活了小半辈子,费劲巴拉也没存下一分钱,没想到一次分家就能入账八十八块一毛九的巨款。

    反倒是林志刚,他的性格和他的名字完全相反,现在正耷拉着脑袋,一副犯了大错的模样。

    而在他心里,这个家会分完全是因为他女儿闹,那就是他们二房的错。

    林立夏倒是有点意外,她没想到她奶会拿出三百多块。

    同时她又开始怀疑,她奶是不是还藏了一部分。

    上辈子没有分家,她不知道这个家到底有多少钱。

    肯定不比现在少。

    上辈子大房四个堂哥都是靠着公账盖房娶妻,据说女方那边收到的聘礼并不少。

    林白露结婚,林惊蛰上学,公账也都出了钱的。

    林立夏这么一算,这段时间平和下来的心再次被恨意充满。

    她的爷爷奶奶啊,家里谁都没忘记,就独独忘了他们姐妹。

    他们姐妹四人,除了大姐靠着儿子稍微好一点点,最后谁有好下场了。

    而她呢?

    这个家为她选的那个丈夫,家暴还不算,吃喝嫖赌无一不干,几十年来没少欠债让她还。

    而她的儿女呢?

    儿子被婆婆养成了她丈夫一样的人,最后小心还是在牢里;女儿也早早和她离了心,独自远嫁他乡,没了消息。

    直到现在林立夏也忘不了,她老年之时,是如何一个人孤独躺在昏暗的房间里,独自迎接死亡。

    林立夏甚至都不清楚,最后有没有人给她收尸。

    三房这家穿越者倒是没什么反应。

    对于他们来说,分到一分钱都是赚了。

    说完最重要的钱,就轮到第二重要的粮食了。

    林老太说:“粮食就不按照户头分了,按照人头分。老二和老三家都有十五岁的丫头,老大家有一岁的孙子,都按照一个成年人分。

    这个家一共十九口人,就平均分十九份。”

    人口多赚得多,但年纪小也会赚得少。

    在大家看来,分粮比分钱公平多了。

    甚至大房希望钱也按人头分。

    偷懒最狠的三房,就该分得最少。

    “房子这边,你们各房住房子的就还算你们各房的,主屋就分给我和你爹。

    当初你们结婚盖房的时候,都是一个标准,没有谁好、谁差、谁大、谁小。”

    “剩下的也就只有锅碗瓢盆了。

    饭碗和筷子按人头每人挑一份拿走,菜碗……这个实在不好分,你们自己去买新的。

    至于锅和灶,就放厨房里,你们可以接着用,如果以后自己开过了,就归我和你爹。

    厨房也一样,如果你们以后不用了,就归我和你爹。”

    剩下的就是背篓、簸箕、锄头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太太也一并说清楚了。

    数量多的就分分,数量少的就是算老两口的,儿孙们需要也可以借用。

    老太太分得很快,也很清楚,恨不得连根针都说清楚归属权,分下来也就没什么异议。

    老太太这边一分完,林志远就立马开口,“娘,你和爹以后和我们大房过。”

    李琼自己都当奶奶了,其实不太愿意上面再压一个老太太,但她也清楚这是利益最大化。

    老两口跟了他们大房,钱、主屋、厨房、各种锅碗瓢盆就都是他们大房的了。

    可还不等李琼附和丈夫,林志刚就扑通跪下来了,红着一双水润润的大眼睛,抱上亲爹的大腿,“爹、娘,以后你们就和儿子过吧,儿子一定好好孝顺你们。”

    突然被抱住的林老太,“……”

    说实话,如果是有外人在,他非得一烟斗呼这糟心玩意头上不可。

    明明小时候那么机灵一孩子,怎么娶了个媳妇,就变成这样了。

    然而,当着外人的面,他还只能慈爱地摸摸儿子的脑袋,咬着牙夸他孝顺。

    有时候林老爷子宁愿老二像老大和老三一样,也不希望是现在这让人不放心的糟心样。

    林志勤想了想,开口道:“爹、娘,我们三房就不说养你们这种话了。毕竟你们如果跟了我们,说不定会比现在更累。

    不过你们放心,如果我们家好吃的,我一定让小满给你们端一碗。”

    “我儿孝顺。”如果仔细听就会发现,林老爷子的语气,其实比刚才还好点。

    虽然依旧是咬牙切齿。

    其他人也都一言难尽。

    谁都没想到,林志勤会在分家的时候说这么直白的话。

    不过想想他平日的做派,一个个又释然了。

新书推荐: 清冷女帅一心搞事业 元穹帝尊 我想听你说 烟火漫过眼底时 怎么白妃还在倒霉 接于新枝 不做替身后男主后悔了 恨淑女 我妈一脚把我踹上热搜后 社畜顾太太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