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豁锅?”
铁予怀顿时没了刚刚的矜持,双眼好似燃起小火苗那般灼热。只是那份热情不是对眼前他爱慕的姑娘的,而是对让他来到大周以后一直辗转反侧、日思夜想的火锅。
身为一个现代人,一个月谁能忍住不吃上一顿火锅?可是他来了这么久,在这里竟然找不到火锅。当他听铁御史说他们的家乡竟然是川蜀之地,他马上就提议在家吃火锅。
结果,别说一向觉得他头脑不清的父亲,就连那对他无比宠溺的母亲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里的人竟然如今还不知道那火锅为何物?
“昭昭,你们说的是什么呀?” 莫如月对于能让铁予怀瞬间忘形的东西自是非常好奇。
“火锅,就类似拨霞供或者古董羹?” 林昭昭一边思考一边努力解释道。
“那是什么?” 莫如月还是一脸茫然。
“拨霞供我倒是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 莫若尘努力回忆道。
莫若尘提到的书,其实是南宋一位叫林洪的美食家的一本著作,叫《山家清供》。
在那本书中,林洪说了一种在冬日吃兔肉极为特别的烹调方式。
莫若尘一边回忆一边娓娓道来:
“林洪某年冬天去武夷山拜访当时幽居于六曲峰的隐士止止师,行走山间,正赶上山里下了大雪,一只野兔飞奔而来,因雪大路滑,野兔从山石中滚下,被林洪捉到。
林洪看那兔子长得极肥,自然想品尝那美味,但苦于在山里找不到专业厨师,当时隐士止止师就建议用最简单的山野之法来烹制:
“在桌子上用生炭的小火炉,火炉上架上汤锅至少半锅水。将那兔肉去皮去骨,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制成调味酱汁。将锅中水烧沸,夹着肉片放入锅中沸水中烫熟,再蘸那调味料吃。”
“于是他按止止师所说去做,只见那滚烫沸水如白雪,兔肉鲜红似晚霞,筷子夹着兔肉进汤锅中,仿若晚霞投入白雪,只上下翻滚几下,轻轻拔出,既是香味扑鼻。再将熟了的兔肉去蘸那调好的酱汁,入口一咬,一种从未吃过的鲜美泼辣味道就溢满口腔。”
“林洪对这种烹制兔肉的方法赞叹不已,随即作诗“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也将这种吃法起名为“拨霞供”,而拨霞供后来也成了那时民间冬天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吃法。”
莫若尘语气虽平淡无波,奈何他讲的林洪游记书中文字如此生动,听他一番讲述拨霞供的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林昭昭听倒是听说过古代的火锅叫拨霞供,但没想到这个诗意的名字背后竟然有这般如诗如画的意境。
正当林昭昭和莫如月都沉浸在莫若尘描述的画面中,忽听那铁予怀故意捏着嗓子戏谑的声音:
“兔兔那么可爱,你们竟然吃兔兔。”
随着他这搞怪的语气,三人脑子中想象的画风突变,他们都瞪向铁予怀,就连莫如月都忍不住都想上前踹他两脚。
“那你到底吃不吃?” 莫如月气得面颊鼓鼓的,瞪着铁予怀。
“吃逮吃逮,自然吃逮。”
铁予怀看莫如月像个小气包一样瞪着他,心中觉得极为可爱。
“而且我还知道比书里说的那种清水煮沸更加好吃的吃法。”
他故作神秘对莫如月道。
“什么吃法?” 果然莫若月被吸引了注意力,没等铁予怀回答,她又想到一个问题,“可是,大哥说这拨霞供是冬日吃食,如今现在还是秋天,可能吃得?”
“火锅,那一年四季随时都吃得啊!而且今日皇后娘娘请恭王府去温泉宫殿,泡完温泉再吃火锅,吃完了再去洗浴去去吃火锅身上沾染的油烟之气。这火锅家宴,六公主安排的很是妥帖啊!”
铁予怀边说,还竖了大拇指给林昭昭点赞。那种亲昵感又让莫若尘面上一沉。
“月儿姑娘,莫将军说的那种吃法只是火锅的一种,是清水锅,其实我更喜欢四川辣锅。不知六公主有没有辣锅啊?”
“不仅有你说的那些,还备了菌菇锅、豚骨汤锅和番茄锅。如何?”
林昭昭笑道,她完全能理解铁予怀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想必最怀念的事之一就是那涮火锅了。
铁予怀赶忙急道:“那快走吧,不能让陛下和各位长辈们等急了。”
四个人说笑之间就进了泉露池,直奔餐厅而去,已经有一些宫人在陆陆续续地往餐饮大厅送餐盘了。
他们走进泉露池最大的包间芙蓉厅,只见里面的景明帝、皇后、太后娘娘和恭王爷夫妇已经入了席,如今正在对着餐桌上的锅锅盏盏目瞪口呆。
林昭昭赶忙和莫家兄妹还有铁予怀上前给各位行礼问安。
“起来起来,不必多礼。” 景明帝抬抬手,他看向林昭昭,急急问道:
“昭昭,你帮你母后设计的这家宴是什么吃食啊,怎么我们面前除了杯碟碗展,还一人一个茶炉一口小锅啊?”
“对啊,昭昭,这怎么肉、菜都是生的都入了席?”
皇后也是困惑,但语气不像景明帝那么焦急,她心道:这陛下真是岁数越大嘴越急,这一口吃的还给他急够呛。
“父皇、母后,不必着急。今儿个是泉露池第一次安排宴席,昭昭也想让皇祖母、父皇和母后还有恭王府各位长辈尝尝我们泉露池的主打宴席——火锅,这可是皇宫的头一份儿,这头一份儿的尊贵自是先要呈给最尊贵的您几位。”
林昭昭眉眼弯弯,嘴角漾起笑意,仿佛将世间最美味的食物第一时间呈现给了众人。
“公主的意思是将这些生鲜之物由我们自己烹制煮熟?”
恭王爷也很好奇,这些肉食生鲜样样都是极好的,就是不知道他们这些从来不沾阳春水的人烹制出来的东西还能不能称得上美味。
“这莫非是那拨霞供?”
太后观察着眼前桌子上的东西,忽然脱口而出。
“母后,您吃过?” 景明帝好奇地看向太后。
太后看了景明帝一眼,眼神中带着一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的优越感,笑着回道:“哀家曾经在武夷山上和隐士谈经布道时吃过,冬天吃上热乎乎的拨霞供,肉香菜甜,那胃里极是舒坦。”
“皇祖母,拨霞供仅仅是用清水煮沸将肉和菜烫熟,昭昭今天给各位长辈呈现的不仅仅有那清水汤底的拨霞供,还有爱好辛辣的四川辣锅汤底,肥美的豚骨汤锅底,养生润肺的菌菇汤底以及我们用狼桃炒的酸甜番茄汤底。
这些汤底不局限于冬天,一年四季,哪怕是炎炎夏天,吃这涮锅也是极为过瘾。”
“哀家记得当时和隐士还有她的徒弟们冬天是围着一口大的锅涮各种菜和肉,为何今日我们人人面前都有一口小锅?”
“皇祖母,一人一锅,自是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自己选自己想吃的锅底最为方便。比如皇祖母,您可以选清水锅、菌菇锅、豚骨锅,甚至番茄锅都是可以,但您可务必不能吃那辣锅,吃完胃肠该不适合了。”
“哎呀!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陛下、皇后,咱们开席吧!”
太后娘娘的食欲说来就来,她一张口,景明帝赶忙颔首道:“那就开席吧!”
心中却暗道:我还不知道怎么吃呢!
林昭昭看在眼里,眉眼带笑,从太后开始,依次地帮着众人选好锅底、安排宫人去准备。
“刚刚皇祖母说在山上和大家一起吃的是同一口大锅,如今我们还在研究不同的果木制成的炭块点燃烹制的火锅有着不同的风味儿,今儿个还请各位长辈先感受一下这种最基础的燃炭。”
没想到吃这个涮锅子竟然连烧的炭也有如此讲究,大家听得兴趣盎然。
“还有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涮好的熟肉、熟菜蘸的调料也各自不同。我先给父皇调一碗,父皇尝尝如何?”
“那是极好!” 景明帝看着六女儿那双纤纤玉指,真不知道她能把这调料汁还能调出什么花样?
刚刚宫人送来一个超级大的铜托盘,托盘上面有着碗碗碟碟,里面尽是调料。
林昭昭拿起一个空白瓷碗,在里面盛了满满两勺芝麻酱。
那酱做得色泽金黄、浓郁醇厚,用勺子轻轻搅动,质地细腻柔滑。
林昭昭以前在书中看过说“好的麻酱要二八配比,就是八分花生酱打底,两份芝麻酱点睛”。前段时间她让御膳房的大师傅按这个方法配的这火锅里用的芝麻酱,今儿个看来果然极好。细细闻这酱,竟散发着浓醇的花生香气和芝麻独有的焦糖奶香。
看着香气扑鼻诱人的芝麻酱,景明帝已经开始想象那涮熟了的羊肉搅在其中吃起来会有多香。他又见林昭昭在里面又分别加了豆腐乳、韭菜花。红的绿的和金黄色的麻酱搅在一起煞是好看。
接着她在芝麻酱中加了一小勺那刚刚炸好、油香四溢的辣椒油,再轻轻搅拌,每一次搅拌都能激起涟漪般的油花儿,那红亮的色泽瞬间又勾起了景明帝的味蕾。
他咽了咽口水,道:“这好了?”
“父皇,麻酱蘸料中有一点睛之物还需加入其中。” 林昭昭笑着说道,然后盛了一小勺白糖撒入酱中,看着那晶莹的白糖粒慢慢融化芝麻酱中。景明帝此时此刻口中似乎已经尝到了香、咸、辣、甜、鲜这各种滋味。他似乎忘了涮肉,很想尝尝这酱到底有多香。
林昭昭又快速地在酱里面撒上了葱花碎、香菜末和少许盐还有一点小米椒,这才把那蘸料碗放到桌上。
这时一旁试吃的小火锅中的水已经烧开,林昭昭夹起几片羊肉放其中,待肉变色,马上用漏勺捞出放入蘸料碗中,然后夹起一片放入试菜碟中让李徳福试菜。
李徳福用银筷夹起那裹满酱汁的羊肉片放入口中,只见他面上一征,眼睛瞬间睁大,表情瞬间凝滞住了,那一系列表情看得所有人心底一震。
这?这究竟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