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必要早作打算。我现在担心太傅和贤妃娘娘将清焕为国尽忠和指亲之事混在一起让陛下左右为难。”
恭王爷沉吟道。
恭王爷和秦清焕当年兄弟情深,一同保家卫国,镇守边疆。他自是也把兄弟的女儿当作亲生女儿一般。
只是即使亲生女儿也不能去强拧不甜的瓜。自己这儿子心中只有六公主一人。即使娶了那秦月,对秦月没什么感情,怕不是要蹉跎了两个人的一生。
这秦月会感觉幸福吗?自然不会。自己儿子的一生也不会快乐。最后获益的无非是秦家和莫家的权势。
只是自己和秦清焕将自己青春岁月甚至生命几乎都献给了国家和百姓,那么自己儿女的婚姻也要成为这家世传承的牺牲品吗?
恭王心道:大可不必。恭王府的一切功名利禄皆是自己在战场保家卫国拼杀出来的,还不至于再去牺牲儿子的幸福来保全。
再说我对兄弟女儿的守护定要靠自己,而不是推给儿子。
国家和百姓的安稳,我和秦清焕、赵德宝用十几年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刀林剑雨都可以守护无虞。如今我们自己儿女的幸福,我们同样可以帮他们守护。
下定决心,恭王爷赶忙换了朝服,趁着宫门下钥之前匆匆进宫,想和景明帝打声招呼,明儿个就是中秋宫宴,万一陛下直接给儿子和秦月赐婚,那就真是覆水难收了。
景明帝听说恭王爷求见时,正准备去坤宁宫皇后商量莫如尘的婚事。
今儿个中午,景明帝去了贤妃的长青宫用的午膳。午膳期间,贤妃求了他为侄女秦清焕赐婚。
他也是第一次听说,当年秦清焕的夫人竟然和恭王妃在生产之前有了儿女婚事的约定。看着贤妃泪光盈盈地提到自己兄嫂唯一的牵挂就是女儿秦月的婚事。景明帝也回忆起了当年秦清焕为国出征那青年英姿的模样,想到女儿刚刚出世他就战死沙场,心底唏嘘不止,也忍不住有点伤怀。
这个婚事他倒是没有意见,自己恩师太傅的孙女和皇后母家联姻,对于太子的储君之位稳固没有坏处,只有好处。
只是,他定要和莫若尘的亲姑母皇后说一声以示尊重。
景明帝见自己的舅兄前来,面上不由带了笑意,朗声笑道:
“朕正有个好事,要去和皇后商量,你就陪朕一起去坤宁宫用晚膳吧,正好有事一起说了。”
恭王爷赶忙行礼称“是”,心里不由暗自庆幸今日进宫见驾,否则万一陛下和皇后都看好那门亲事,明日当着所有人面提出来就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皇后也听说了景明帝在贤妃那儿用了午膳,随后就传旨晚膳要到坤宁宫。想着肯定是陛下有关贤妃的事情和她商量。
她又想到听说最近贤妃带了自己的亲侄女去和太后请安,猜到可能是关于那秦将军遗孤的亲事,心里也不由有了计较。
想到是贤妃的亲侄女,她心里不禁产生忌惮之情。前段时间有人挑拨恭王府和镇远侯两家,昭昭曾经和她还有贵妃分析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背后之人肯定是坐收渔利之人。
皇后和贵妃反目,得了好处之人必然是那四妃之一,而这里家世最鼎盛的就是出自太傅家的贤妃。
如今这贤妃的亲侄女、太傅大人的嫡亲孙女会看上谁了呢?还需要陛下来亲自和她商量。
皇后正在心中不断猜着,忽听殿外李徳福唱诺的声音传来:
“陛下到,恭王爷到。”
赶忙起身出去迎接。皇后给景明帝行礼后,恭王爷赶忙也向皇后行礼问安。
皇后心底狐疑,面上却如和煦春风,缓声道:
“陛下说要来用晚膳,没想到把哥哥也带来了。”
景明帝笑道:
“我是来用晚膳,你哥哥是来见我,我顺便就带他来一起蹭个饭。”
帝后携手进了坤宁宫正殿餐厅坐下,恭王爷在一旁躬身站定。
景明帝笑着看向恭王爷道:“今日就当家宴,砚安不必客气。”
皇后赶忙让人给恭王赐座、摆好杯盏碗筷。
过往和陛下一起用膳,宫中规矩自是要食不言、寝不语。只是昨日刚刚在那泉露池吃火锅那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景象还在眼前一般,今儿在坤宁宫的晚膳,景明帝忍不住总想起那火锅的吃食。
他端起汤碗去闻那老鸭汤的香味,不觉就想到了昨晚吃的那个麻辣火锅里涮的鸭肠,真是麻辣鲜香,脆嫩可口呢。
想着想着景明帝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竟然笑出了声。一旁的皇后和恭王爷都忍不住看向他,他赶忙收敛笑意,转移话题问恭王爷:
“今儿个这么急着来见朕,有何要事?”
恭王闻言,赶忙起身跪下请罪:“臣扰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用膳,罪该万死。”
景明帝笑道:“哪有那么严重,就当陪朕和皇后一起用膳了,朕正好也有事和你们兄妹二人商量。”
“哥哥,什么事情如此着急,就不能等了中秋过后陛下忙完家宴再说。” 皇后口头埋怨恭王,却是知道自己哥哥昨晚还没事,今儿个就来见驾,必是有极为要紧之事。
“害,他都来了,你让他现在就说,自家人不要拘于那些虚礼。”
景明帝和恭王爷少时就亲厚,也了解恭王爷向来稳重,想必他来必是有要事。
“请陛下和皇后娘娘恕罪,臣今日来此,是想请陛下和皇后娘娘替犬子若尘赐婚。”
“赐婚?”
景明帝闻言心中暗喜。真是朕想打瞌睡,恭王就来送枕头啊。中午贤妃想让他给秦月和莫若尘赐婚,这晚上莫若尘的爹也来求他赐婚。
“哥哥想让陛下和本宫给若尘赐婚,可是已经有了心仪的姑娘?”
皇后赶忙接话,看这陛下满面春色的样子,怕是陛下也正要给若尘赐婚。
她可得问清楚了,不能让陛下乱点鸳鸯谱,这他随口一说就是金口玉言,万一莫若尘不愿意,那可怎么办?
“请陛下和皇后娘娘饶恕臣和犬子僭越,犬子斗胆想求娶六公主。”
“什么?” 景明帝的嘴一下子张得老大,目瞪口呆地看着恭王。
“莫若尘想尚六公主,作驸马?” 他不敢置信地问道。
“还请陛下和皇后娘娘恕罪,若尘爱慕六公主,一心只想求娶公主。请陛下和皇后娘娘成全。”
恭王爷边说边磕头行礼。
“皇后,这?” 景明帝震惊之余,不由看向一旁的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刚刚听了恭王爷的话,心里一松。如今面上却是平静如常,甚至带了一点笑意。
“陛下,他们两个倒是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你家那小子,什么时候开始惦记我闺女的?”
此刻,景明帝倒是忘了什么君臣规矩,权衡利弊,他一下子有了自己闺女竟然要被别人给惦记走的恼怒。
我家的好白菜要被猪给拱了,真是岂有此理?他配得上吗?
“哥哥,若尘可是御前将军,身担要职,这尚公主可…”
皇后心一横,她心里早已把那林昭昭当成自己亲闺女一般,如今既然莫若尘一心求娶,她得替昭昭把丑话得说在前头。
景明帝:御前将军也配不上我家昭昭,她嫁出去以后我到哪里再吃那些新鲜玩意。
恭王爷忙又叩头,答道:
“回禀陛下,回禀皇后娘娘,犬子求娶公主,臣必然慎之又慎,反复追问,也曾经和若尘提到这个问题。若尘直言如若驸马不能担任要职,他愿意卸掉所有职务。
但如有朝一日,陛下和百姓需要他,他随时可以上战场保家卫国。”
闻听此言,景明帝刚刚紧蹙的眉头才舒展开,为了尚公主而放弃朝堂重臣之位,但当国家和朝堂需要,他可以随叫随到。
既承了忠君爱国之责,又全了对林昭昭的真心情谊。
哼!朕难道还真能让自己闺女嫁一个白丁?不过想想看,这莫若尘倒算是这京城里最好的儿郎啊,如果要给六女儿选如意郎君,其他人还真真比不上他。
只是怎么能让我昭昭又嫁人又不用出宫呢?
景明帝脑子转得极快,现在已经想到了林昭昭与莫若尘成亲以后的事情了。
哎?不对,朕怎么忘了,就在午膳,贤妃刚刚求朕给莫若尘和秦月赐婚啊?
还没等朕和皇后商量,这恭王提前就先把朕的嘴给堵上了。
“砚安,你起来坐下,咱们一边用膳一边说。今儿个朕正想和皇后商量一件事,也是事关你家莫若尘,你也一起听听再定。”
恭王忙道“是”,又重新落座。
“今儿个贤妃和我说了,当年你家夫人和秦清焕的夫人临生产之前,曾经有个指腹为婚的约定。清焕当初战死沙场,留下这孤儿寡母,不久前秦夫人也因病去世。
太傅将那秦月接回京都,贤妃和太傅是想让朕给她和若尘赐婚,也让清焕和他夫人在九泉之下能够安心。”
“陛下,臣当年和清焕战场一同杀敌,如亲生兄弟一般,情谊深厚,清焕的女儿,在臣心中也如同亲生女儿一般,臣定会替清焕疼爱女儿,为她寻一个让她幸福的亲事。”
恭王再次又跪倒行礼。
“砚安,你快起来,咱们就是自家人说话商量嘛,你不要再跪来跪去。”
“是,陛下。臣也认真思虑过,当年我家夫人和秦夫人只是手帕交戏言,没有任何正式交换信物,这个约定也不能当真。
清焕和秦夫人在泉下是希望秦月过得幸福,如今犬子心里只有六公主一人,如若强迫他娶了秦月姑娘,心里却想着别人,他岂能给秦月真正的幸福,怕是误了秦月的终身。”
恭王语气真诚,发自肺腑。景明帝和皇后娘娘听了也不由颔首。
是啊!如若强迫莫若尘娶了秦月,看莫若尘为了求娶昭昭,宁可辞了朝堂重权之位。再以他素日那固执的性子,就是强迫他娶了秦月,娶得不情不愿,心里再想着别人。两人怕也最后成了一对怨偶,那秦月到底是享福还是受苦呢?
景明帝蹙眉思索着,忽然他眼睛一瞪道:
“等等,一直在说你家莫若尘满心都是昭昭,可是朕还没问朕的女儿心里是何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