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衍春静静听完两人的故事,指尖不知何时松了劲,筷子轻轻搁在骨碟边,半天没动。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轻叹出一口气,语气里满是真切的感慨:“连我写小说都不敢这么编 —— 又是罗马许愿池的巧合,又是危难时的守护,最后还能凭着剧本再遇上,偏偏就让你们俩全撞上了。”
那语气里藏着点 “连作者都羡慕” 的柔软,像是被这份命运的巧劲与藏在细节里的深情,轻轻撞了下心口。
刘奕羲微微垂着眼,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眼底的笑意像浸了温水,连眉梢都软了 —— 那些散在罗马街头的片段,被重新提起时,依旧带着点暖融融的真切。祁祺的目光落在她发顶,唇角的笑不再是浅淡的弧度,多了几分踏实的印证,像是在说 “能遇上,真好”。
眼看包厢里的气氛浸在淡淡的回忆里,宋衍春突然眨了眨眼,故意拖着调子叹气,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我说奕奕,要不我干脆转去写大男主小说得了?天天写别人的爱情故事,倒不如你们俩的经历来得精彩,说不定写着写着,我也能遇上这么个靠谱的人呢?”
话刚落,她自己先撑着桌沿笑出了声,肩膀都跟着轻轻晃。
刘奕羲无奈地戳了戳她的手背,眼底也带着笑:“就你会贫,小心写着写着,把自己的故事线都编乱了。”
祁祺坐在旁边,指尖抵了抵唇角,终究没忍住,眼底的笑意还是藏不住地漫出来,连眼角的纹路都透着轻松。
刚才那点浸在回忆里的沉静,瞬间被这阵笑声冲得轻快起来。包厢里飘着饭菜的余香,混着三人的笑声,没了八卦的试探,也没了初见的拘谨,只剩下朋友间最纯粹的亲近 —— 像是把那些藏在故事里的温柔,都融进了这顿寻常的晚餐里,踏实又温暖。
包厢里的笑声还没完全飘出窗外,夜幕已经沉沉压了下来,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却照不亮另一间会议室里的凝重 —— 那里的空气,紧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原定下月开机的《落霜歌》,此前所有筹备都踩着时间线稳稳推进:男主祁祺的档期早早就锁死,女主与配角阵容逐一敲实,连片场的核心布景都搭好了大半。可谁也没料到,昨日深夜,主编剧突然因急性重病入院,家属更是明确告知 “短期内连下床都难,根本没法再碰工作”。这消息像颗炸雷,直接在全盘计划里炸开 —— 原本顺畅的筹备节奏,瞬间乱成了一团麻。
剧本初稿是完成了,可人物小传的细节打磨、中后段情节的逻辑闭环,甚至与导演组对接时的风格适配,全指着主编剧统筹。现在主心骨倒了,这些环节等于断了线;更棘手的是,演员档期都是提前敲定的,祁祺后续还有训练安排,其他配角也有别的合约在身,一旦错过这个空窗期,整部剧要么被迫改期,要么就得面临阵容重组的风险 —— 无论是哪一种,对平台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
平台相关部门连夜召集了紧急会议,内容审核部、市场部、宣发部、制片部的负责人全到齐了。桌上的文件堆得老高,每本封皮都贴着 “紧急” 标签,电脑屏幕亮得刺眼,排期表上的红色 deadline 和预算表的波动曲线,把本就紧张的氛围衬得更压抑。
“当务之急是找个能立刻接手的编剧,最好两周内就能吃透整体框架,拿出修订方案。” 制片部负责人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着,那节奏快得人心发慌,“不然下个月的开机计划就得黄,后面所有排期都得推翻重来,损失太大了。”
“可《落霜歌》是平台定制的古风正剧,讲究人物弧光和情节埋线,不是随便找个编剧就能接的。” 市场部负责人立刻接过话,语气里满是担忧,“要是换个笔力撑不住的,把人物写崩了、情节写散了,到时候口碑砸了,损失比改期还严重。”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焦灼,有人提推荐人选,有人担心时间不够,吵得脑子发涨。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轻轻推开,助理脚步带着慌地快步上前,凑到制片部负责人耳边,压低声音道:“沈总到了。”
这话像颗静音按钮,原本嘈杂的讨论声瞬间掐断。所有人心里都 “咯噔” 一下 —— 这原本只是部门层面的紧急会议,谁也没敢惊动平台最高层,怎么沈之骁会亲自过来?
下一秒,沈之骁推门走了进来。他穿着深色西装,没打领带,领口的扣子松了一颗,却丝毫没减气场,步伐稳得没带一丝乱。目光淡淡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投影屏幕上 “《落霜歌》紧急会议” 的字样上,眼底飞快掠过一丝旁人没察觉的深意 —— 快得像错觉,转瞬就藏进了平静里。
各部门负责人几乎是同时起身,椅子腿蹭着地面的声音格外刺耳。空气静得能听见每个人的呼吸声,连窗外的夜色都像是更沉了几分,没人敢随意开口,所有人都攥着心,等着这位真正的决策者发话。
沈之骁在主位落座,指尖轻轻搭在冰凉的桌沿,没立刻开口,却让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像凝住了 —— 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没人敢率先打破这份沉默。片刻后,他才缓缓抬眼,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力:“关于《落霜歌》的编剧人选,我有个建议 —— 刘奕羲。”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静水里,会议桌旁瞬间响起细碎的窃窃私语。
“刘奕羲?是刚杀青那部《风起之路》的主编剧吧?” 内容审核部的老张先低低开口,指尖敲了敲桌上的编剧名单,“那剧的人物弧光做得扎实,确实不错。”
“而且祁祺就是这部剧的主演,他们合作过,要是接了,演员和编剧的沟通成本能省不少。” 制片部的人立刻附和,眉头稍松了些。
可话音刚落,质疑声就跟着冒了出来:“但她的履历里,古装剧的经验不多啊?《落霜歌》讲究历史厚重感,台词和情节都得撑住调性,她能 hold 住吗?”
另一个人也皱着眉补充:“更别说她现在还在盯《半寸光》的改编,那部剧的人物小传刚改到关键阶段,哪有精力分去接新项目?两边都要顾,怕是要出纰漏。”
赞成与担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原本稍缓的气氛又重新紧绷起来,连桌上的文件都像是透着焦灼。沈之骁没急着打断,指尖在桌下轻轻转着钢笔,神情冷淡得像在听无关紧要的报告 —— 直到议论声渐渐乱成一团,他才缓缓抬眸,目光扫过全场时,没带任何情绪,却让原本还在小声争执的人瞬间闭了嘴。
那是上位者自带的压迫感,不用多说一个字,就足以镇住场面。
“明天上午十点前,把你们筛选出的备选人选名单交上来。” 他开口,语气依旧不疾不徐,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新编剧的最终人选,我会亲自确认。”
话落,他起身整理了下西装袖口,动作利落,没再看众人一眼,转身就朝门口走去。
直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会议室里才重新响起交叠的呼吸声。有人靠在椅背上松了口气,有人则凑在一起压低声音交换意见。
“沈总亲自点名刘奕羲…… 这明显是对她很看中啊。” 有人悄悄感慨,眼神里带着几分揣测。
“可刘奕羲手里还有《半寸光》,那也是平台重点推的项目,哪能说分精力就分精力?” 市场部的李姐偷偷拽了拽旁边人的胳膊,声音压得更低,“而且她之前没碰过古风正剧,沈总这么提议,到底是真看好她的能力,还是……”
余下的话悬在空气里,没人敢再往下说 —— 职场里的 “弦外之音” 最是微妙,谁也不愿贸然揣测高层的心思。
会议桌旁的氛围依旧沉郁,文件上的 “紧急” 标签格外刺眼。所有人都知道,沈之骁的那句 “亲自确认”,意味着这件事远没到结束的时候;而刘奕羲这个名字被摆上台,背后牵动的,恐怕不只是一个剧本的交接,还有更复杂的权衡。没人敢掉以轻心,只能把疑惑咽回肚子里,等着明天的名单递上去,看这位决策者下一步会怎么走。
会议室的门在身后缓缓合上,走廊里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只余下一片沉静,衬得沈之骁的步伐更显从容 —— 每一步都稳,藏着笃定的掌控感。
他心里门儿清:《半寸光》还卡在初期,不过是人物小传和框架二稿的阶段,若总借着 “对接进度” 的由头找刘奕羲,未免太刻意,反倒容易落人口舌。可眼下《落霜歌》不一样,开机倒计时已经挂着,演员档期卡得死,导演组连片场核心布景都搭好了大半,就差个能扛事的编剧。一旦刘奕羲接了这个活,从剧本细节修订到片场现场协调,从跟导演组对齐风格到统筹后期调整,都得频繁跟平台对接,跟他对接 —— 这份接触是顺理成章的,谁都挑不出错。
这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契机。
更何况,他从来没怀疑过刘奕羲的能力。《风起之路》里那些立得住的人物、《半寸光》中对原著细腻的还原与改编,早让他看清了她的本事:有才华,还够稳,不浮躁。古装题材哪算什么障碍?能把故事讲透、把人物写活的人,换个赛道照样能撑起来。
沈之骁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往上勾了下,快得像错觉。
这次哪只是 “项目需要”?分明是他自己,也想抓住这个主动推一把的机会。
他是个会耐着性子等的人 —— 但是现在机会都摆到眼前了,就得牢牢攥在手里,一点松动都不能有。
清晨的阳光斜斜撞进落地窗,在会议桌上铺展开一片暖金,连文件边缘的折痕都被照得清晰。沈之骁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指尖捏着秘书刚递来的人选名单,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 —— 果然,几页纸里,“刘奕羲” 的名字几乎出现在所有部门的推荐栏里,理由写得简洁又戳中要害:
“她在《风起之路》中对人物弧光的塑造与情节节奏的把控,已充分证明驾驭大制作项目的能力;”
“与祁祺有成功合作基础,可大幅缩短演员与编剧的磨合周期,降低沟通成本;”
“文字风格细腻,情感表达穿透力强,虽古装题材经验较少,但可通过与导演组提前对齐风格、补充历史顾问支持弥补,风险可控。”
甚至有人贴心附上了《半寸光》的近期工作汇报,用表格标注出她的时间分配:“目前《半寸光》已完成人物小传核心修订,后续仅需每周 2-3 次对接,可协调出精力承接《落霜歌》重点环节。”
沈之骁的指尖在文件封面上轻轻敲了敲,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快得像阳光晃过的影子 —— 这帮人,倒是会揣摩心思,连理由都替他铺垫得这么周全。
他随手合上文件,正要按内线让助理联系未晴工作室,提前沟通刘奕羲接手的初步事宜,办公室的门突然被轻叩。
秘书的声音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沈总,顾氏的顾总来了,说要见您,没提前预约。”
沈之骁捏着内线按钮的手指顿了半秒,眉心微挑。心底飞快转了圈 —— 这位顾总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今日竟会主动上门?上回《风起之路》院线排片和平□□播权的矛盾还悬着没彻底理顺,按规矩,该是他抽时间去顾氏登门拜访,哪想到反倒是顾时琛先找了过来。
他指尖在桌面轻轻点了两下,沉吟片刻后,唇角漫开一抹淡笑,眼底掠过丝不易察觉的兴味。也好,既然是主动送上门来,倒要看看,这位难缠的对手,这次到底想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