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汉子们的手脚极快,一天的时间打好了一口井。

    井不深,未到10米,水浑浊,为首的汉子说,“这样先放几天,养上几条鱼。”养鱼是例行检测水能不能饮用的办法。

    这还不算完,为防井内塌方,需要用砖石加固井壁,他们几天后还要再来一趟。

    取水人走之后,祁松和牧云把院子里打扫干净。

    不用再担心弄得满院泥巴,地面可以铺石块了。

    祁松说,井上要安个轱辘。

    桂儿便坐在那专心搓麻绳。

    牧云去山冈边砍了些木头拖回来,赵大田的苜蓿还没收割完,傍晚休息的时候瞅见牧云在折腾木头,过去指点了几下之后帮忙一起打磨木头。

    五六天后,水井及周边全部完工,井下的水也变清澈了。

    晒在地里的苜蓿可以收了,牧云和桂儿两个人捆收了三四天才用牛车全部拉回来。

    牲口棚及暖棚才开始砌墙,牲口棚砌三面墙,暖棚就砌北面那面墙。

    他们把苜蓿在后门那里堆起来,堆成很大一个草垛子。

    ***

    赵大田的苜蓿割完后他没敢直接带徒弟上程媺跟前,因为忙着割苜蓿,他根本没空研究推镰,当初程娘子还希望收割苜蓿能用上呢,要抢天时,没赶上趟。

    等着苜蓿在地里晒干的这些天,他拉着徒弟一起研究,失败两次之后,终于被他做出来一个推着走的大剪刀,就是没安刀片,只在木片上开了槽。

    这个刀片大,制作上有点困难,需要特制,还不知道铁匠铺给不给制。

    赵大田甚为苦恼地把推剪推到程媺眼前,“程娘子,你看可行不?”

    有些滑稽,程媺忍不住抿嘴笑,看向他们,“这位是?”

    “我徒弟石头,赵石头。”

    面前女子笑吟吟的立着,着一身鹅黄罩衫,肤光胜雪,透着淡粉,目似清泉,好气色又好颜色,赵石头看痴了,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赵大田唤,“石头,石头!”用力去扯他的耳朵。

    石头茫然,“啊?”

    “你傻了,还不见过程娘子。”

    “见过程娘子……”

    赵大田说,做木匠活上,石头是个很好的帮手,问程媺要不要再多雇一人。

    石头求道,“程娘子你让我跟着师傅,只管吃就行,我一文钱不要。”

    赵大田年纪大了,于木匠活上并没有多少天分,唯手熟尔,赵石头十七八的年纪,倒是可以着重培养。

    “既然你们惯在一起做事,我往后要琢磨的农具不少,多雇一人也行,只是工钱上,不能一文钱不给,你师傅是一年二两银,你就一年一两五钱如何?”

    给了他孝敬师傅的空间,拿五钱孝敬师傅,自己还能留下一两。

    赵石头十分欢喜,“多谢程娘子,多谢程娘子……”

    “推镰你们师徒俩继续琢磨,”程媺又拿出一张图纸,“这有张撒播机的图,你们看看。”

    “大爹,地里的苜蓿晒干后尽快捆收走,地要翻耕一遍,留足茬秆肥田的时间。秋分一到要种麦了。”

    “哎哎,好。明天就开始收。”

    赵大田向程媺借牛车,收起来的苜蓿他直接拉去马场。

    ***

    接下来要翻耕苜蓿地,准备工作要做起来了。

    程媺叫来桂儿,“上次我与八太爷说好了,你去找他,就说地里翻耕要用人,找四个人来。”

    桂儿点头,一阵风似的跑远。

    “牧云,”程媺在正堂后门处,唤在水井边放吊桶的少年,“你来一下。”

    牧云肉眼可见地高了一些,头顶已到程媺的眉眼,“长高了不少,衣裳短了叫余婶帮忙放开一些。”

    “不用,做事方便。”

    “暖棚里的水井打好了?”

    考虑到牲口及菜地都需要浇水,程媺决定在暖棚里也打个水井,两个水井加一个地窖,一共去了八两银子。

    “打好了,墙也砌好,要做顶了。”

    “顶不急,明天你和祁伯去一趟镇上,先找找合适的材料。菜地划分为井字形,用石块把路铺出来。”

    “好。”

    厢房里传来冬儿逗小六小七的声音,程媺问,“两小只醒了,去看看他们?”

    牧云点头,赶紧去打水洗手上的泥灰。

    月子里的孩子吃得频,冬儿一直寸步不离地守着,程媺这里能吃饱,隔几天还能吃上肉,也没有别的烦心事,冬儿气色好了很多,处时间长了,话也多了起来,没有一开始那么拘谨。

    “小东家,小六小七瞧着可机溜了,你跟他们闲拉搭,他们眼睛看着你,小嘴儿也会跟着动,就像要开口说话了呢。”

    “你看这小胳膊,肉嘟嘟的,这眼睛也都比刚生下来大了哇。”

    冬儿心里欢喜,絮絮地叨着。

    牧云嘴里发出啧啧声,逗两小只,一会儿抱抱这个,掂重,一会儿又抱抱那个,比较。

    “阿嫂,小六比小七重一些。”

    冬儿说,“小六能吃能睡,小七娇气些,儿娃子要阿叔多带带才好哇。”

    程媺说,“小七受的罪多。”

    “程娘子的娃娃可是有福的命呢。”冬儿说不出的羡慕。

    ***

    桂儿办好了事回来,在牲口棚转了一圈,那三只母鸡还没被吃掉,每天能捡三四个鸡蛋,桂儿宝贝地看着,现在有了牲口棚,也做了鸡窝,她想孵小鸡,养更多的鸡来。

    可是母鸡没那个意愿,不愿意趴窝。

    桂儿气恼地跟程媺告状,“按都按不住它,我都恨不得替她孵去。”

    冬儿说,“用袄裹着,放在暖和的地方,也可以孵出来。”

    “真的?”

    程媺说,“温度要把握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桂儿,我们只有母鸡,你有没有用灯照照鸡蛋,是能孵出来的蛋吗?”

    桂儿不懂,摸摸头,“孵蛋还得公鸡在旁边看着?”

    冬儿忍不住哈哈大笑,程媺忍俊不禁,“得先有公鸡,母鸡下的蛋才能孵出小鸡。”

    桂儿辩道,“我们没有公鸡,母鸡也能下蛋啊!”

    “有没有公鸡,母鸡都能下蛋,但没有公鸡,母鸡的蛋只能用来吃,孵不出小鸡。”

    “为啥?”

    程媺不知道再怎么跟她具体解释受精之事,按理说桂儿也开始发育了,应该要知道一些知识了,但朝代不同,程媺不敢贸然给她启蒙,“你问余婶去。”

    桂儿皱眉,看向笑得眼泪都出来的冬儿,“冬儿姐,你肯定知道,为啥?”

    冬儿用手背拭眼角,笑得厉害了,声音都打了飘,“问你娘去。”

    ***

    牧云接过布袋,塞到怀里。

    程媺交代,“祁伯腿脚不便,你别走太快,等等他。”

    牧云嗯了一声,跨过门槛。

    桂儿在院子里伸长脖子往这边望,见牧云出了正堂,赶紧甩了甩手上的水,扔下一盆衣物,拔腿就追。

    “牧云,你是不是去镇上,我也去!”

    “我和祁伯去,今儿没你的事。”

    “我要去买公鸡。”

    “你有钱?”

    桂儿手上还真没钱,她拍牧云的肩,“你不能买一只吗,我要孵小鸡,程娘子说没有公鸡,母鸡的蛋只能用来吃,孵不出小鸡。”

    牧云垂耳恭听,“为啥?”

    桂儿也不知道为啥,她娘也不告诉她,她直眉瞪眼地对牧云道,“买一只回来不就知道了。”

    牧云眺见远处等他的祁松,对桂儿说,“阿嫂在叫你。”

    “叫我干什么?我没听见啊。”桂儿回头张望。

    “应该给你说种冬麦的事吧,你不去?”

    桂儿无奈转身,只有叮嘱他,“你记得买公鸡啊。”

    回到堂屋,余氏责道,“又跑哪儿去了?不抓紧把尿片子洗出来一会儿没得用了。”

    “程娘子叫我。”

    桂儿跳过门槛,“程娘子你叫我?”

    程媺正在窗下写划,“嗯?”

    “我正要跟牧云去镇上呢,他说你叫我,要跟我说种冬麦的事。”

    程媺眼眸流转,方才她给了一包人参给牧云,让他再去那个酒楼出货,牧云打发桂儿回来,应该是不想与她同行,被她发现卖人参的事。

    “哦,是有点事要你去做。你先去找根长点的棍子来。”

    桂儿去了,一会儿拿回来一根长棍。

    程媺比划比划,留出大约一米的长度,折掉多余的不要,“你用这个上地里比量,三根棍子这么长为大块地,两根棍子这么长为小块地,大块的用来种冬麦,要撒石灰,深翻,小块的还种苜蓿,不用管。”

    “哦。”桂儿不明所以,但是会照着做。

    “时间紧迫,明天地里开工,深翻至少要挖这么深,”程媺用方才折掉不要的那一段做量尺,“这个是深度尺,拿好,明天你去地里盯着,翻地的时候一定要铲断苜蓿的根。”

    “嗯。”桂儿突然想起来,“大爹地里的干草还没拉完。”

    “不碍事,先翻你们这边的地,这边翻着那边拉,不用等。”

    怎么没想到哇,桂儿不住点头,“是个好办法。”

    “去吧。”

    ***

    牧云加快脚步走到祁松跟前。

    祁松把握着的手递过来。

    “是啥?”牧云摊开手掌,接住他放下来的,几个石子儿。

    祁松向远处的一颗树抬了抬下巴,“树梢上有两只鸟,试试。”

    距离有点远,对力气的要求有点高,而且要用这么小的石子儿把鸟打下来,对力气的要求更高。

    牧云掷了一颗石子儿过去,两只鸟没被惊飞,石子儿也不知击到哪儿了。

    他往前走了一段距离,连掷出去两颗,鸟儿扑扑翅膀,飞走了。

    祁松摇摇头。手上又变出一枚石子,亮给牧云看后,他说,“你方才的击法为阳法,靠身体两侧胳膊发力。给你瞧瞧阴法。”

新书推荐: 边伯贤 警界新星:破案只是逻辑题 一封来自阴间的offer 当太子成为外室 云朝 作精上马,冷面教练真香了 东京明月夜 今夜沉沦 乖棘之下 小师妹从主角的全世界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