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00,丁梨瘫在宿舍的懒人沙发上,整个人像一滩融化的冰淇淋。
她刚刚经历了晚餐的卡路里战争,最终以无糖四季春茶的惨胜告终,又拍完了宿舍讨论视频,现在只想躺着刷会儿抖音,让大脑彻底放空。
然而——
系统的声音准时响起:
"19:00-20:00 阅读时间(富婆的智慧从书中来)。"
丁梨有气无力地抗议:"系统,我今天已经学了财务管理和西班牙语,跑了步,整理了宿舍,拍了视频……我的脑子现在像被榨干的柠檬!"
系统冷静地回应:"检测到宿主大脑活跃度仍剩余37%,完全满足阅读需求。"
丁梨:"……"
——这系统连她的脑细胞都要压榨!
系统给了她一个"宽松"的要求: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写点小感言。
丁梨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个不那么变态的任务了。"
她走到书架前,其实就是宿舍角落里一个摇摇欲坠的三层小架子,开始审视自己的藏书:
《财务管理》(刚学的,看到就想吐)
《西班牙语入门》(同上)
《霸道总裁爱上我》(室友的,偶尔借来看)
《如何在一个月内暴富》(去年冲动买的,至今未拆封)
《活着》(大一买的,一直"活着"在书架上积灰)
丁梨的手指在几本书之间游移,内心挣扎:
读《霸道总裁爱上我》? —— 系统可能会判定为"无效阅读"。
读《如何在一个月内暴富》? —— 书名很符合她的需求,但总觉得是骗人的。
读《活着》? —— 太沉重了,不适合她此刻脆弱的心灵。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提示:
"检测到宿主选择困难,推荐书目:《穷爸爸富爸爸》。"
丁梨一愣:"这书名……是在嘲讽我吗?"
系统:"此书为财商启蒙经典,符合宿主的'富婆养成'目标。"
丁梨叹了口气,认命地打开手机,在微信读书上找到了电子版。
——纸质书是不可能买的,能白嫖就白嫖。
丁梨原本以为,这本《穷爸爸富爸爸》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财教科书,没想到翻开第一章,她就被狠狠戳中了痛点——
"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丁梨盯着这句话,感觉膝盖中了一箭。
这不就是她吗?
每天想着"毕业找个好工作",却从来没想过"如何让钱生钱"。她甚至没有存款,花呗还欠着两千多……
她继续往下读,越读越心惊——
"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丁梨看了看自己桌上的东西:
手机(负债,分期付款还没还完)
化妆品(负债,纯消费)
衣服(负债,穿几次就不喜欢了)
笔记本电脑(勉强算资产?毕竟用来学习……虽然主要用来看剧)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活了21年,买的几乎全是负债。
"系统……"她弱弱地问,"我是不是没救了?"
系统:"检测到宿主开始觉醒财商意识,奖励'理财嗅觉+1'。"
丁梨:"……"这奖励有什么用?能变现吗?。
她继续读下去,书中提到"投资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资",这让她稍微好受了一点——
"至少我还在上学,算是在'投资自己'吧?"
系统:"理论上是的,但宿主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丁梨:"……",这系统怎么老拆台?。
一小时后,丁梨读完了前几章,系统要求她写一篇小感言。
她本来想随便糊弄几句,比如:
"这本书很好,让我学到了很多。"
但系统立刻警告:
"检测到宿主试图敷衍,感言需不少于200字,且需包含具体收获。"
丁梨:"……"
——这系统是语文老师转世吗?!
无奈之下,她只好认真思考,最终写道:
《穷爸爸富爸爸》阅读感言
以前总觉得"理财"是有钱人才需要考虑的事,像我这种生活费都不够花的人,哪有财可理?但看完这本书的前几章,我才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
贫穷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贫穷的思维'。
比如,我一直以为"找个好工作"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却从来没想过工作只是赚钱的一种方式,而且是被动的方式——用时间换钱,永远有上限。
书里说的"资产"和"负债"的概念也让我恍然大悟。我平时买的东西,几乎全是"负债"——手机、衣服、化妆品……它们不仅不能生钱,还在不断贬值。
最扎心的是,我发现自己和书里的"穷爸爸"很像——害怕风险,追求稳定,认为"没钱是因为不够努力"。但实际上,富人思维恰恰相反:他们思考的是'如何用钱解决问题',而不是'如何靠拼命工作赚钱'。
当然,我现在还是穷学生一个,但至少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了。下一步,我打算:
记账,(搞清楚钱到底花在哪了)。
减少不必要的负债,(比如少买衣服)。
尝试一点小投资,(比如学习基金定投)。
希望有一天,我能真正理解"让钱为我工作"的含义。
——丁梨
写完感言,丁梨自己都有点惊讶:"我居然能写出这么正经的东西?"
系统:"宿主的思考深度超出预期,奖励'财商+1'。"
丁梨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系统,你让我读这本书,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系统沉默了几秒,回答道:
"真正的富婆,不是靠运气暴富,而是靠思维致富。"
丁梨怔住了。
这句话,比任何奖励都让她触动。
就在丁梨准备结束今天的阅读任务时,她突然灵光一闪——
"要不我把读书感想拍成视频?"
她最近正在尝试做抖音账号,但内容都是宿舍生活、收纳改造之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加上"读书分享",会不会更有特色?
说干就干!
她架好手机,调整灯光,然后对着镜头开始讲述自己读《穷爸爸富爸爸》的感想。
第一次录制磕磕绊绊,第二次忘词,第三次被室友突然开门打断……
终于在第五次,她录出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版本:
"大家好,我是梨子!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书——《穷爸爸富爸爸》……"
视频里,她讲了自己被"贫穷思维"暴击的经历,也分享了书中的几个核心观点,最后还调侃自己:
"以前我觉得'理财'离我很远,现在才发现——不是理财离我远,是我离钱太远了!"
剪辑完成后,她给视频加了个标题:
"大学生读《穷爸爸富爸爸》:原来我一直是'穷思维'!"
发布的那一刻,丁梨突然有种奇妙的感觉——
这不仅仅是一个视频,而是她思维转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