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呢?”
谈滢滢当然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也有点说不清。”
最早是学生时代,同学们都在畅想未来的另一半的可能性。
那会儿,也是她最沉迷言情小说的时候,难免也试着幻想了下未来伴侣会是怎样的人。
且不说那些深情男主,就只单看同年龄层的校园文男主,再看看身边好似还没进化完全,依旧以作弄女孩子取乐,却觉得这很酷帅的男同学,她就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于淼说谈滢滢被小说荼毒了,现实里不可能有小说那样的情节。
谈滢滢承认,小说世界给予她太多的美好,她知道自己足够普通,所有从未幻想过“麻雀变凤凰”的桥段,自己也会成为“女主”的那一天。
她甚至嘲讽的想,是不是自己在该早恋的年纪,没有恋爱的幻想,以至于对于爱情,越长大越也失去欲-望。
到后来,成为社畜,不仅要疲于工作,更是见多了现实,谈滢滢很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选择面很窄,她也不想背负另一个人,一个家庭去过日子,不仅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要解决婚姻带来的麻烦事。
她得何其有幸,才能遇见一个,会陪着自己去面对生活中所有,而不是躲避责任的人。
再后来,看到周围人为了孩子上学的种种,谈滢滢更是头大,她不想委屈孩子,也自认没能力负担一个孩子的一生,索性就决定放弃婚姻。
只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去过好这一生。
越人语没想到,谈滢滢是这么想的,不过这又很符合她,既有天真小浪漫,又清醒而独立。
“好啦好啦,这回轮到你说了!”
“咱们这是月下谈心?”
“不、要、转、移、话、题!”
“其实,差不多吧。现代婚姻成本太高,不论结婚还是离婚,都有太多的牵扯,不伤筋动骨,很难从中爬出来。所以没必要给自己增添无用的枷锁。”
谈滢滢认同越人语这话,但还是觉得他在敷衍她。
越人语看向她,话锋一转,“你知道我为什么叫越人语吗?”
“不是因为你爸爸妈妈喜欢李白么?”
谈滢滢起初没看懂越人语那个笑,随后听他说:“我妈妈在生下我后,不到一个月就跟我爸离婚了。哦对了,我还有个姐姐……”
谈滢滢没想到越人语这话一句比一句更炸裂……
越人语的外公当地很有名望的商人,祖父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不缺钱,但跟外公家在经济方面确实差距悬殊,但他母亲不在乎,她想要的只有爱情,对于家族生意,以后怎样,她也不关心。
直到越人语的姐姐——越知微5岁时,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高额治疗费。
那是他母亲第一次感受到钱的重要性,她决定要接手家族生意,但这与他父亲的工作有冲突,两人数次谈崩之后,决定离婚。
但为了治好女儿,他们又必须要造血干细胞,于是她们选择再要一个孩子,也就是越人语。
越人语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在台州工作,与越知微这个包含期待的名字相比,越人语的名字只是他父亲根据当时工作所在地,神之一笔,硬是强行搭上的关系,去了这么个名字,也像极了他来到这世上的理由——都是强求的。
为了能给越知微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她,还需要兼顾事业的母亲,选择放弃越人语的抚养权。
而他父亲那会也要忙着工作,不可能独自照顾好一个孩子,他尊重孩子母亲的决定。
越知微是爱情的结晶,越人语是救结晶的药方。
他们能给越知微很多爱,留给越人语的只有很多愧疚,谁让还有很多现实等着他们去面对,去解决。
所以,最终结果是越人语是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
看着泪眼汪汪的谈滢滢,越人语笑着拍了拍她的头。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惨。虽然他们没有给我很多爱,但给了我很多钱和选择权,还有愧疚……只要是我想要的,他们都会尽可能满足我。大概,他们做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可能是给了我一个很不好的婚姻观。”
——婚姻是随时可放弃的拖累。
“我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也很庆幸我的出生换回了我姐的健康。
但我不确定,有一天我要面对家庭的时候,要付出什么,又要放弃什么。可能我并不够有责任感,我能做的只是珍惜眼前,过好当下。”
毕竟——
“爱,很沉重。责任也很沉重。”
这些年,越人语努力去遇见很多人,寻找、尝试、探讨TA们心中理想的爱情,想把它们变成笔下的故事。
可最终他写下的故事,如同它们的载体一样,只存在虚拟世界,又或是过去式,娓娓道来的“爱情”,终是掺杂了太多的岁月、记忆的粉饰。
哪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谓的“爱情”变成了“婚姻”,也从情感偏向了物质。
他也越发断定,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两个人向周遭的妥协。
“总之,婚姻也好,爱情也好,人生嘛就这一次,我只想体验美好的那一面,不想再做多余的折腾。而且,我也不想再做那个随意再被先放弃的人。但这种事,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只能说不要承诺,好好感受当下。”
谈滢滢没听清越人语这段话,她满脑子都是——
“她们怎么能那么爱一个孩子,又那么不爱另一个孩子……”
“不是不爱,是所有强烈的爱,都给了我姐。面对我,一个在他们感情破裂时,又不得不要的孩子,实在无法再给出纯粹的爱,索性都选择放弃。”
越人语早就看开了这个事实,因此说起来很平静,并没有谈滢滢那么多的感触。
“所以,有他们这种的基因在,我不知道我对待一段感情能持续多久,能不能给出一生的承诺,索性干脆不承诺,喜欢就用心对待,不喜欢时、好聚好散。”
最后那四个——好、聚、好、散,像是寒冬腊月里的冰霜、砸落在谈滢滢心间,一片冰凉。她有些茫然无措,不知道是要心疼没有安全感的越人语,还是要为自己哀悼。
越人见谈滢滢的神情不对,以为他还在为自己感伤,半开玩笑的说:
“我们家最狗血的一点,虽然他们都不承认,可两个人都坚持单身到现在,大概都还是在惦记彼此,有事的时候也都会帮把手。我们姐弟俩有时候都会吐槽,是不是我们耽误他俩。”
可这并不能让谈滢滢笑起来。
这一夜,他们一如往日紧拥相眠,可她总觉得身上有一块冰冰凉的地方,怎么都捂不热。
/
《与你》的第二稿通过了。
按照天际惯例,这个级别的项目,各部门都要过一遍,发表看法。
关于它的开放式结局,公司产生分歧,有满意的,也不满意的,大boss建议他们部门再商量下。
这次开剧本会,也是讨论《与你的世界》的大结局到底如何修改。
“我一直都是比较期望最终的结局是大团圆,不仅仅是因为市场需要,更是因为这个故事的内核。《与你》原著中的虚拟世界本身就是男主为女主打造出来,但虚拟世界注定必然坍塌,它需要虚拟世界外的团圆来支撑,扣住这个故事核,毕竟《与你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半的世界,这种观众也不会买账。”
谈滢滢直抒胸臆,袁亮导演也阐述自己的观点。
“但这样不好,太圆满了反倒缺了点意思。毕竟虚拟世界里的男女主,跟现实世界男女主是不一样的,虚拟世界只是他们展现出来的一部分,如果现实里他们要在一起,还要一层解释,不然这个故事是立不住的。但这样的话电影时常过场,也会打乱节奏。”
李解对双方言论没发表任何看法,而是看向总监,“秦辉也说说。”
“啊,我是觉得这两个结局都行,各有各的好处……”
秦辉说了半天,主打的是怎么都行,反正李解没拍板定调子之前,他不会站定任何立场,说了等于没说。
李解又看向越人语。
“这是我能给出最好的答案。原本我是想做成悲剧,但策划这边不太赞成这个方案。袁导说的大团圆,再解释这个事,其实好解决。但也确实会导致结局情绪节奏过快,观众反倒是反应不过来。所以我最终选择了,这个开放式的结局。
在我看来,开放式结局不见得观众不会接受。
原著的结局是女主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自我成长,作者才会在番外给出这个开放式的大团圆结局。看评论,读者也还都满意,所以也不用太担心观众接受度的问题。
如果公司现在对这个结局不满意,其实可以尝试在电影最后加一两个彩蛋,你们看看要放什么内容合适。”
随着越人语抛出的话题,开会讨论内容越发散,最后开到了晚上八点无疾而终。
/
离开公司,两人决定去商场吃完饭。
他们在商场楼上转了一圈,想吃的餐厅都在排队,谈滢滢提议下楼随便吃点小吃。
两人下扶梯的时候,正巧遇到一对吵架的情侣,堵住了扶梯口。
两人不知道因为发生了什么争吵,男生要硬拽着女生要把她拖上扶梯,女生哭着把着扶梯扶手不肯走。
男生看起来就很敦实,而女生偏高更偏瘦。所以男生用力一扯,竟将女生带上了扶梯的扶手,顺着皮带往下滑,扶梯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直接是商场的阳光大厅,唬的谈滢滢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掐着女孩的腰给她拽了下来。
谈滢滢惊魂未定,把哭泣的女声掩在身后,呵斥男生,“你要干嘛!”
男生一脸凶相,正要骂谈滢滢,越人语挡在了谈滢滢前面,俯视男生,扶梯口处本就人多,任谁路过都要看两眼他们。
男生面对与越人语这将近20cm的身高差,自觉扫了面子,不顾女生转身下了扶梯。
女生喊男生,男生头也不回,她又哭兮兮的追下了电梯……
这一幕看得谈滢滢索然无味,“我们回家吧,我不想吃了。”
回到车上,谈滢滢仍旧情绪低落,“你说那个女孩图什么?”
那个女生不仅长得出挑,打扮也很精致,更有着很多女生羡慕的好身材,是那种走在大街上,谈滢滢都要多看两眼的美女。
而男生,无论从外形,还是穿着打扮,甚至性格,都看不出有多优秀,女孩还是执着不放手。
虽然,以貌论人确实武断,可就那么不到一分钟的功夫,确实也没有其他可评判参考了。
越人语没谈滢滢那么多愁善感,他想的也不是那个与他无关的女生。
“不管她图什么,你都要记住,找男朋友一定不要找这种不把你的人身安全放在心上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越人语说的都是心里话,可这心里话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找什么样的?”谈滢滢自己都没意识到落泪了,她看向越人语质问,“找你这种告诉我要找什么样的男朋友的男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