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姜宁和陆野吃完早饭把鸡鸭棚门打开,让月亮把野鸡野鸭赶出院子后,就戴着草帽、牵着驮着木板车的疾风来到鸡爪谷地。
陆野摘下一根鸡爪谷的穗头对姜宁说道:“阿宁,你看这像不像一个鸡爪?难怪它叫鸡爪谷啊……”
姜宁默默点头。
鸡爪谷果然如其名,成熟后的形状弯曲如鸡爪,整体呈红棕色。每颗鸡爪谷的种子都被外皮包裹着,得把外皮去掉,里面才是可食用的鸡爪谷。
姜宁和陆野一人拿了一把刀,把鸡爪谷的穗头割下来放进背篓里,等装满一背篓后,再倒进木板车中。
两人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把鸡爪谷全部收割回来。此时天色已晚,今天是晒不了鸡爪谷了。
姜宁把装着鸡爪谷的木推车先放进柴棚,剩下的鸡爪谷就直接倒在晒垫上,等明天太阳出来了再拿出去晒。
鸡爪谷的果实是圆的,跟小米差不多大,放在太阳下晒了一天后,基本已经可以脱粒了。
因为鸡爪谷的种子很小,之前晒稻谷的工具连枷和竹耙就用不上了。连枷一拍下去,种子都能直接拍碎。
姜宁和陆野只好直接手持木棍敲打,让鸡爪谷脱粒。
脱粒后的鸡爪谷粒还带着些外壳、秸秆等杂质,姜宁又用竹子编了个竹筛,把谷粒里的杂质一一筛出去,再把筛好的鸡爪谷放在晒垫中晒个两三天,就可以放进粮仓保存起来了。
姜宁在县城拿的那本菜谱里,记载了许多当地美食,其中一个就是用鸡爪谷来做鸡爪谷糌粑。这是当地人常吃的主食。
姜宁决定也做来试试。
鸡爪谷晒干之后,她舀了一罐鸡爪谷用小火炒熟,再放进石磨里磨成粉。红棕色的鸡爪谷磨出来的粉末也是白色的。
接着她按照菜谱上写的,用野鸡熬了一锅鸡汤。然后把鸡爪谷粉放入碗中,洗干净手,在碗中加入热鸡汤,一边加汤一边搅拌。加了鸡汤搅拌的鸡爪谷又从白色粉末变成了红棕色的团状物体,这就是糌粑了,吃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手捏成团放进嘴里。
姜宁还用绿茶和羊奶熬了一锅奶茶。一口奶茶一口糌粑。姜宁和陆野都是第一次这样吃,竟然意外的觉得还不错。
没过筛的鸡爪谷粉做的糌粑,吃起来有种谷物的清香和颗粒感,配上一杯浓郁的奶茶,饱腹感很强。
早饭毕后,姜宁去看了看母羊和小羊崽,此时,小羊崽们正窝在母羊的怀里喝奶。
母羊生完羊崽后的几天里,姜宁一直用蜂蜜鸡蛋调水让陆野喂给母羊喝,每天还都在母羊吃的青草里加些沙棘果,所以母羊恢复的不错,奶也足。不仅小羊每天能喝个大饱,他们也能每天挤上一罐羊奶喝。
见母羊和羊崽没什么异样,姜宁就准备去捣鼓她在菜谱上看到的另外一样东西。
黄酒。
这也是当地人特别喜欢喝的一种酒,是用鸡爪谷和玉米酿造的。
现在鸡爪谷也收获了,玉米他们也储存了很多,姜宁就打算用这两样东西来酿造黄酒试试。
没办法,她穿越过来已经有一年多了,至今没喝过一滴酒,实在是有些想念酒的味道了。就算没有她最爱的烧刀子,但有酒她也满足了。
不过想酿造黄酒,没有酒曲可不行。
她见菜谱上也有做酒曲的土法子,主要用到的材料就两个,辣蓼草和米粉。辣蓼草河边就有很多,至于米粉,他们九月份刚收获了稻谷,舂点米磨成粉就行。
姜宁先去河边割了一把辣蓼草回来,洗干净后放到太阳下晒干,再切成碎碎的放到石磨里研磨成粉。
另外她从粮仓中拿出些稻谷,去掉谷壳后把大米也研磨成粉,然后把米粉和辣蓼草粉按照4:1的比例加上适量的凉白开搅拌均匀,揉搓成团后,搓成汤圆大小备用。
接着她拿出竹筛,在竹筛上放上一层干净的稻草,把汤圆大小的丸子整整齐齐放在稻草上,每颗丸子相隔一定距离,避免粘连。再在丸子上铺上一层厚布,保持丸子的湿度。
接下来就是等酒曲发酵了。姜宁把竹筛放进粮仓,这里温暖、阴暗又没有风,正适合酒曲发酵。
三天后,姜宁走进粮仓,打开盖着酒曲身上的厚布一看——
酒曲丸子已经长满了白色的菌丝,并且菌丝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点点黑点。
姜宁知道酒曲这就发酵的差不多了。
她把竹筛重新端到通风透气又没有太阳直晒的柴棚进行晾晒。
每天姜宁都会来柴棚看看酒曲晾晒的情况如何,直到第五天,姜宁上手捏了捏,发现酒曲已经变得非常坚硬了,她把酒曲掰成两半,里面的酒曲心也已经干透了,还带着一股很明显的酒香。
姜宁暗道,总算是做好了。
她拿了个木罐,把稻草上的酒曲一一装进密封的木罐里放好,至少可以用上一年。
有了酒曲,姜宁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酿制黄酒。
酿制黄酒要用到的鸡爪谷和玉米的比例大概为6:4。姜宁先跟陆野一起,把玉米粒用石磨磨成粗粒,跟鸡爪谷一起放到锅中炒熟,直到锅中散发出一股焦香时,再把炒后的鸡爪谷和玉米颗粒重新煮至软烂。
然后她把煮好后的鸡爪谷和玉米放到木架中,摊开晾凉。等不烫手时,姜宁往上撒了些她自制的酒曲粉末,跟鸡爪谷和玉米粒一起拌匀。
最后在木架上盖上一层洗干净晾干的芭蕉叶后,放到粮仓中进行初次发酵。
三天后,姜宁和陆野来到粮仓。姜宁打开芭蕉叶一看,鸡爪谷和玉米变得更加软烂湿润,甚至开始往外渗出液体,还散发出一股甜酸的酒香。
陆野耸了耸鼻子:“诶,这个味道,怎么这么像醪糟啊……”
姜宁听陆野这么一说,也仔细闻了闻,还真跟原主记忆中的醪糟味道有点像。
“鸡爪谷和玉米跟醪糟的发酵过程差不多,有酒香了应该就能吃了,我们用勺子舀一些出来做酒酿圆子,剩下的放进装酒的木桶中密封起来,让它继续发酵。发酵的时间越长,酒味应该就会越浓厚……”
*
剩下的鸡爪谷和玉米全都装进酒桶里密封好后,姜宁来到厨房,准备用这个类似醪糟的东西来做个羊奶酒酿圆子。
姜宁先让陆野去羊棚挤了一罐羊奶回来,她则拿了些藕粉出来,把羊奶倒了些在藕粉里,加点糖搅拌均匀揉成团,再捏成一颗颗小汤圆的模样。
起锅烧水,水开后把藕粉圆子放进锅里煮熟,等藕粉圆子都飘起来后就捞出来放在冷水里过一下,免得藕粉圆子互相粘连在一起。
接着把羊奶倒进小锅,加热到微微沸腾后放入鸡爪谷和玉米做的“醪糟”。
“陆野,你来搅一下,别让它粘锅啊……”
陆野接过姜宁手中的锅铲继续搅拌,姜宁则去拿了两个鸡蛋快速在碗中敲散,然后把角散的蛋液匀速的倒入锅中,直到锅中蛋液变成絮状时,姜宁出声:
“陆野,把锅端起来……”
“哦……”陆野听姜宁吩咐,把锅从小灶上端出来放在一旁。
这时,姜宁把煮好的糯米圆子放进锅里,又往里加了一点核桃仁碎和沙棘干、桂圆干,最后搅拌一下,就可以出锅装碗了。
这碗羊奶酒酿圆子的颜色可谓是相当丰富了。
本来就偏红褐的鸡爪谷和玉米,经过炒制发酵后颜色越发的深,连纯白的羊奶都染上了一点红,加上蛋花和沙棘果干的金黄,以及桂圆干的棕,还有羊奶的纯白和藕粉圆子的白中带点透明……
五颜六色的食材让这碗甜品变得更有食欲。
碗中的奶香、酒香一直萦绕在姜宁的鼻前,她忍不住舀了一勺,浅浅吹凉了些,便送进嘴里,尝到味道后,姜宁眼睛瞬间一亮:
“好喝!”
鸡爪谷和玉米做的“醪糟”甜中带点微酸,又泛着酒香,加上羊奶,有种喝发酵乳的味道,更别说还有蛋花和果仁果干增加风味,这一碗甜品喝下去,姜宁觉得心情顿时都变好了!
陆野连喝几口,真心夸赞道:“阿宁,你做的这个羊奶酒酿圆子,从味道到卖相都绝了!要是你在末世前的C国开家甜品店,凭你的手艺,一定会开成网红店的!”
姜宁对开不开店的兴趣倒是不大,不过听见这话,姜宁心里还是觉得挺受用的。
“对了,阿宁,鸡爪谷和玉米要发酵多久才会变成黄酒?咱们要等多久才能喝上啊?”
不仅是姜宁,其实他也有点嘴馋了。
“黄酒发酵得越久,酒味越醇厚。要喝的话……至少也得好几个月吧?不过今年过年的时候,倒是可以打开喝一点。”
过年嘛,可以喝点酒庆祝一下。
陆野盘算了下,现在十月份,到过年还有三个月,那还得等些时候呢。
姜宁把碗中的甜品喝完,对陆野说:“陆野,我看菜地里的辣椒很多都变红了,咱们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待会你跟我一起去把红的都摘下来,我打算用来做泡菜。”
菜地里的辣椒长势很好,每颗辣椒苗都硕果累累。辣椒一茬一茬的,吃完又长,吃完又长,他们吃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辣椒生长的速度,眼看着辣椒都红透了,再不摘就只能烂掉了。
之前做的白醋也能吃了,姜宁便想着用白醋做些辣椒还有山姜泡菜,以后做菜也能用上。
陆野把甜品喝完,碗一洗,便跟着姜宁提着竹篮去摘辣椒。
红彤彤的辣椒摘了满满一篮,姜宁准备去木屋挖点山姜时,陆野突然蹲在萝卜地里用手扒拉了下萝卜叶。白色的萝卜已经从土里冒出了一截。
陆野一边说着“阿宁,萝卜是不是能吃了呀”一边手也不停的薅住萝卜叶往上提。
“诶!”姜宁阻止的话都还没说出口,一根有她小臂长的白萝卜已经提在陆野手中了。
姜宁:“……”
陆野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阿宁,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怎么用力……”
姜宁接过陆野手中的萝卜看了看,长度倒是够了,就是细了点,应该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时候。
“萝卜应该还能再长长,这么一根也不够做顿菜的,干脆一起做泡菜吧……”
姜宁去木屋后挖了些山姜回来,跟辣椒、萝卜一起洗干净,萝卜切成块后再一起晾干。
接着她拿出从西墨县城带回来的玻璃罐,把玻璃罐洗干净放到锅中煮一煮消毒。玻璃罐也要晾干到完全无水分。
然后准备泡菜水。
姜宁在锅中加入水、盐、白糖、干辣椒还有花椒等香料一起煮开放凉后,加入白醋搅拌均匀。
再把完全晾干的萝卜、辣椒、山姜放进玻璃罐中,把冷却后的泡菜水倒进去。泡菜水一定要没过蔬菜。
最后盖上盖子密封好,放到厨房的置物架上让泡菜发酵一周,就可以食用了。泡的时间越长,泡菜的酸味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