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深深,寒风凛凛。
外面的树叶早就已经黄透了,下了两场雨后便悉数落下。
望着秋雨后变得光秃秃的石榴树,林瑛突然有些失神,去年刚醒来时,那棵石榴树也是这般已经落尽了叶……
没想到,来到这里竟然已经快一年了。
用过早饭,林瑛和往常一样去了学堂,这日的课还没开始多久,黛州城的急信就送进了林府。
紧接着,急信又从林府送进学堂,收到消息的时候,林瑛正好讲到“外祖母”这个称呼用手语该怎么表示。
匆匆回家的路上,她的心像挂在一颗绳子上面,上上下下飘忽不定。
“瑛儿,你快,你快回去收拾收拾。”站在门前翘首期盼的母亲玉行兰已经打点好了行李。
“你外祖母病重,我们今日就要启程。”
林瑛跑回院子里的时候,林瑜已经差了人在帮她收拾了,“瑛儿,你的衣物我已经让下人打点好了,你自己再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带的。”
在屋子里扫视了一遍后,林瑛在书桌上抓起了两本书,“二姐姐,我收拾好了……”
出发之前,她专门遣了府里的下人去学堂告知了学生自己要出趟远门儿,归期还未定……
又交代了朝青和锦红,让她们时时去学堂照应一番。
镖师黄义在学堂里头收到了林瑛遣人送来的口信儿,知道了她是要和玉行兰一起回黛州城时,就早早地一个人侯在了城门口。
“姑娘,您之前每次回咱们黛州,都有玉总镖头给您安排的镖师一路护送,这一趟您走得匆忙,若是身旁无人保护,玉总镖头一定会担心的。”
“这趟就让我黄义一起随行吧……”
“到家之后,总镖头看到您身边有人随行保护,他肯定会宽心不少的。”
虽说这回准备得匆忙,没有以前那么大的排场,可因为是带着儿女一起的,玉行兰也有些发愁,从家里带的几个护院固然也会些功夫,可终归不如成日跑在路上的有经验。
玉行兰就答应了黄义的请求,让他跟在身边护送。
没有带太多的行李,中途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停留太久,所以最后算上几日水路,这一次十七日便到了。
“妹妹,这一路上还好?”玉行成消瘦了许多,一见到玉行兰就向她讲个不停,“怕你担心,所以之前一直没告诉你……”
“自从晔儿成了亲,母亲就病了,大夫也看了好些个了,药也一日一日地吃着,可就是不见好。”
“上个月月初,她连着睡了两天,醒之来后就更严重了,成日只知道躺着流眼泪,不与任何人讲话。”
“饭也不吃,水也不喝。”
“那日在榻前,你大嫂说怕是撑不了太久了,要不让兰儿回家和母亲再见一面吧。”
“谁知母亲竟有了反应,她问我兰儿是谁。”
“兰儿是你女儿啊!母亲!”
“我女儿,我女儿还活着么?”玉老夫人想撑着身子起来,但她的胳膊实在是没有力气,已经支撑不住她了。
“兰儿当然还活着。”白氏上前扶她坐了起来,“我让她回来看你好不好?”
“我闺女真的还活着?”
“不过,你们又是谁啊?”
……
“阿兹海默症。”林瑛听见玉行成的这番描述后,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公益广告……
“什么?”林瑾没听懂。
“是……是我闲时看古书看到的,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时期的病。”林瑛知道若外祖母真的谁也不认识了,记忆也发生了错乱,那十有八九就是了。
“母亲,是兰儿,兰儿回来了。”一到玉家,玉行成就带着他们去看玉家老夫人。
床上的那位老人比上次相见时更加苍老。
她半躺在那里,看起来似乎比身上盖着的那件衣服还要单薄。
“在哪里?”
玉家老夫人急忙转过头在面前这几张陌生的新面孔里寻找着自己女儿的身影,可她似乎并未找到。
“母亲,是兰儿不孝,竟这个时候才回来看您。”玉行兰上前几步,紧紧地握住那位老人的手,却被玉家老夫人一把甩掉。
“你胡说,我女儿今年才七岁。”
像是遭受了天一般大的欺骗,玉家老夫人满脸怒意地把跪在蹋前流着泪的玉行兰推了开。
“母亲,我真的是您女儿啊!”
“母亲,您当真不认识我了么?”
玉家老夫人似乎是突然间又想起了什么,她一把薅住了玉行兰的胳膊,掀起玉行兰的衣袖握着她的胳膊寻找了起来……
“是的,是的,你真是我的闺女。”
顺着玉家老夫人的目光看过去,林瑛瞥见了玉行兰小臂上那一片浅褐色的像只大鹅一样的胎记。
像鹅一样的胎记,她隐隐觉得自己之前似乎在哪里听过……
“怎么一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那老人悲恸的样子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
“大夫说母亲得了痴呆之症,这病症蹊跷,病因也不祥,怕是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医治……”
从玉家老夫人的住处出来后,大舅母白氏将有关玉老夫人的病情又讲了许多。
“当真无药可医么?”
看着一筹莫展早已失了心神的玉行兰,白氏无奈地摇了摇头。
确实无药可医……
在场的所有人中,只有林瑛知晓,它在许多许多许多年后依然没有办法可以医治……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自从女儿玉行兰回来以后,玉家老夫人就开始吃饭喝水,食药扎针了。
即使她虚弱到只能躺在床上靠在榻上,可也是要紧紧地握着玉行兰的手,怎么样都不松开。
虽依旧不能下床走路,但她的精神看起来有恢复一些。
为了不让母亲玉行兰太过劳累,林瑜和林瑛也整日陪着她守在病床前。
“这是谁啊?”
这日,玉家老夫人终于对一连几日都跟在玉行兰身边的林瑛有了兴趣。
“母亲,这是我的孩子,是您的外孙女,林瑛……”
玉行兰一边说着一边差人去把待在书房看书的林瑾找来。
“我外孙女?”
玉家老夫人许是心情好,话也跟着多了起来。
“这都过了多少年了,我闺女都有孩子了。”
“你走的时候,年纪小,怕是不记得了……”
“那日午后,天热得很,你爹就要带你和你哥哥去河边玩,你特别高兴,还说回来要吃我烙的饼……”
“我在家一早就烙好了饼,等着你们回来吃。”
“可我等啊等,天都黑死了都不见人回……”
“我就锁了门,打算去河边去找你们,我才刚出门,那李庆家的就跑了来,说让我赶紧去河边……”
“这一路上,我都不记得我摔了几跤。”
“我也顾不上疼,一直扯着李庆家的问到底怎么了?可不管我怎么问,那李庆家的都不肯跟我说。”
“你还记得李庆家的儿子么,他跟你是同学,他叫……”
玉行兰听着听着就红了眼眶,她想不到母亲的记忆竟然已经混乱至此。
伸出手为女儿玉行兰抹掉了眼泪后,玉家老夫人又继续说了起来。
“到了河边,我就看见那儿站了好多人,看看黑黝黝的天,再看看黑黝黝的人群,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我就在人群里找啊找,找啊找,终于看到了你父亲和你哥站在那里,我的心这才放回肚子里半颗。”
“我就朝着你爹那里走了去,想问问你在哪里……”
“才走了两步……我才走了两步,就看见你爹脚下躺着一个人,小小的瘦瘦的,她的衣服和你那天出门时穿的一样……”
玉老夫人收回了思绪,转过头看着自己女儿,一脸慈爱。
“后来,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醒过来的时候,就躺在卫生院了。”
“我恨透了你爹和你哥,要不是他们俩自己跑去游泳,留你一个人在河岸上玩水,你又怎么会……”
“我实在是难受啊,闺女。”
“没了你,妈觉得自己也活不下去了。”
“我成日谁都不想理,不想吃也不想喝。一心只想死,觉得死了就好了,死了就能陪我闺女去了……”
“然后,我就到了这里了,就真的见着我闺女珍珍了。”
一听完这些,林瑛就瘫坐在了地上。
珍珍?不就是自己外婆的女儿么?幼时就溺了水的女儿?
而这个时候,她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自己会觉得那个大鹅一样的胎记有些熟悉了。
……
“外婆,你还记得你闺女长什么样子吗?”
十八岁生日那天,林瑛跟在外婆的身后去了照相馆拍周岁纪念照。
“外婆记不住了,我都没见到她最后一面,就晕过去了。”
“当时要能见她最后一面就好了,就肯定能记住了。”
“那个时候家里穷,也没舍得带她去拍一张照片……”
林瑛抬起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那一排照片,都是在她生日时由外婆带着去拍下来的。
十七张,十七岁,一岁都没落……
“但是外婆日后到了天上,肯定能认出我闺女。”
“她胳膊上有块胎记,那块胎记长得跟家咱里的大鹅一模一样。”
“外婆,听你讲了这么多年了,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是什么呢?”
“我闺女她叫林珍珍,就是那个珍珠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