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左手抱着白菜,右手抓着一把小葱,余晖洒在脸上,映出嘴角灿烂的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正巧碰上送水缸的冯山。
“山叔,你带几根葱回去给冯奶奶。”房宁拿出三根葱给他。
冯山拍掉手上的灰,接过来:“不错,知道跟邻居打好关系,这棚子是杨家那小子给你搭的?”
“是杨大哥搭的,一天就搭好了!”
冯山点点头,转身一脚跨进榆树林,朝着杨家的大门去了,房宁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懵,怎么说走就走?
“山叔,你干嘛去?”
“没你的事。”冯山摆摆手,他还能干嘛去,当然是去找杨谷问问怎么搭棚子,他家也得搭一个。
冯山进了杨家的门后,房宁就只能看到他的头顶了,“切,我还不想知道呢!”
房宁转身去井里打了一桶水,将水缸和锅碗冲涮干净,然后又挑了几桶水,把水缸填满,灶台边的东西一下子就显得多了,也更有家的模样了。
房宁叉着腰,脸上都是愉悦的表情。
从今天开始,她就要自己在家做饭,房宁把米和菜都洗干净,然后点上火开始烧水,正准备切肉和菜时,才发现没买刀!
“咋停下了?”
房宁回头一看,是冯老娘,怀里还揣着一个竹篮。
“冯奶奶,您咋来了,我咋一点动静没听到?”
“我来瞅瞅你会做饭不,咋不做了?”房宁洗菜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两家虽然离得不算太近,但中间没有别家挡着,房宁在院子中的一举一动,她都能看见。
“忘买刀了...”
冯老娘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这里面有我从老家带来的厨具,你看看还缺啥,拿就行。”
冯老娘将篮子放在灶台上,房宁一看,有勺子、锅铲、竹碟、筷子等,的确有几样是她没有的,“这些您都不用了?”
“家里还有,你挑吧,挑完了我去翠兰她们家看看。”
既然如此,房宁便挑了一个勺子和一个竹碟,她自己吃饭够用了。
冯老娘:“就这些?”
“这些就够了,冯奶奶,您家的刀借我用用吧?”
“你去我家拿就行。”说完,冯老娘就从房宁家的草棚,直接迈进翠兰家门口前的空地。
房宁小跑着来到冯家,冯山正在挖地,一见她便道:“干啥来了?”
“我来借刀。”房宁甩下一句话,就直奔冯家的灶台,拿起刀便要走。
“等会儿,等会儿!”
冯山拦住要走的房宁,皱眉道:“你拿刀干嘛?”
房宁双手举着一个比铁锹还大的菜刀,很无语地看着冯山,“当然是做饭了,我忘记买刀了。”
“这刀都能给你当被子了,你使得动吗?”
“哪有这么夸张?!”顶多比寻常的刀大一点而已。
“等着。”
冯山钻进冯家其中一个屋,拿出一把更小的菜刀,跟他的手掌差不多大,不由分说地将小刀塞进房宁手中,“你用这个。”
然后一把夺过大刀,“小孩还敢玩大刀。”
房宁喜滋滋地接过小菜刀,用手颠了颠,大小和重量都更合适,“谢了山叔,这把刀要不卖给我吧,省的再去县城买了。”
“你这是有多少银子能嚯嚯?”
房宁干笑道:“没多少了,您便宜我点?”
“赶紧拿走!”
“好咧!”
房宁一刻没停,飞快跑回家,切了一块猪肥膘和腿肉,用油纸包住,放到冯家的灶台上,没留话就走了。
冯山将她的行为从头看到尾,笑骂道:“还算有良心。”
回到自家灶台,房宁又切了三块猪肥膘,一块送给孙香云,感谢她这么多天做的饭,另一块留给翠兰,给她们补充营养。
最后一块是给柳枝的,李大民在静养,家里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柳枝一人身上,房宁能帮一点是一点。
房宁送东西的时候,大榆村不少人都在串门子,有像周槐花和庄巧兰这样关系好的,默契地拿出自家新买的好东西,给对方送过去。
也有像冯老娘这样心善的,特意给日子难的人家送点物资,房宁也收到了一些。大家都不是很富裕,送的东西虽然普通,但这份好心,却很难得。
像房宁这种送猪肥膘和腿肉的,反而是少数,孙香云想都没想就把肥膘塞回房宁手中,“拿回去,姐哪能要你的东西!”
房宁没跟她争,直接把东西交给铁头,“记得给柳嫂子家也送一份!”不顾孙香云的呼喊,跑远了。
同样的,翠兰也不肯要,房宁气道:“嫌我给的少了?!”
翠兰忙摆手,稻花急得都结巴了,“不、不是,你自己吃。”
“不嫌少就留下,我还得回家做饭呢。”
房宁不顾三个女人的挽留,扔下油纸包赶紧跑回家。
到家后,水已经烧开了,房宁先将小米倒进锅里,用勺子搅一搅,防止粘锅,接着切了一点腿肉碎,也丢进去,等开锅后再放些白菜和盐,鲜味一下子就飘出来了,接着转小火慢炖。
做完这些后,房宁一屁股坐在地上,做饭真的有点累。
一刻钟后,肉菜粥的味道越来越浓,房宁吸了吸鼻子,觉得差不多了,将粥全都盛出来,洗干净锅后,又添满了水,继续烧着,今晚用来洗脸和泡脚。
房宁端起一碗粥,轻轻吹着,等粥没有那么烫时,喝了一口,“啊!”真舒坦啊!自己做的饭,没有那么好吃,但是很满足!
两碗粥下肚,房宁摸着小肚子回到屋内,拿出新买的棉麻布,来到冯老娘家。
“冯奶奶,您帮我个忙。”
冯家还没吃饭,冯老娘正在灶台前忙活,看到房宁便道:“吃完了?”
“嗯!吃完了,您帮我裁块布料。”
冯老娘在围裙上擦着手进了屋,找出剪刀,问道:“裁多少?”
房宁指着身上的褂子,“能做这么大褂子就行。”
冯老娘抬眼一看,就明白了,“你倒是算得清楚。”
“我这是不想欠人家的。”
“合着你给我肉,是为了还人情啊?”冯老娘笑问道。
房宁笑嘻嘻地说:“我叫您一声奶奶,给您肉那不是应该的么,这是孝敬!”
“哼,这还差不多。”
冯老娘抬手就裁出一块布,“做衣裳我不是很在行,做被子还行,你不是还买棉絮了,一会儿拿过来,我一块做了。”
“知道了,我这就去拿!”
房宁再回到冯家时,冯老娘已经把做被子的布裁好了,留下房宁拿来的一半棉絮,房宁把剩下的布料和棉絮都带回了家。
锅里的水烧开了,盛出来,又烧了一锅。
房宁忙得脚不沾地,盖上锅盖,便拿着做褂子的布料去刘家,她身上穿的这件衣裳是周槐花给的,穿了这么久,不好再还回去,那就直接还布吧。
一到刘家,周槐花便请房宁吃油渣,“快尝尝,刚炸出来的。”
房宁拿了两个便不吃了。
庄巧兰刚好也在刘家,看见房宁怀里的布料,笑道:“这是算准了我在槐花这,来找我做衣裳来了?”
“婶子别打趣我了,我来还槐花婶子布料。”
周槐花放下碗碟,稀奇道:“布料,咋给我布料呢?”
房宁指着身上的褂子,“您给我的褂子啊,我不打算还了,偷懒把做褂子的布料还给您,行不?”
“害,你这丫头,我都忘了,把布料拿回去,这件衣裳婶子给你穿了!”
“那不行,这衣裳可比我买的料子还好呢,婶子是看不上我的布料?”
“我不是这意思!”
“那您就收着。”房宁将布料往周槐花怀中一塞,就把手背起来了,这方法还真是屡试不爽啊!
周槐花气笑了:“我还差你一块料子,你就是心事太重了...”
庄巧兰:“给你就收着吧,不然她晚上要睡不着了。”
“还是巧兰婶子了解我!”
庄巧兰笑得更开怀了,“走,去婶子家里玩。”
水才烧上,一时半会儿没有事,房宁便跟着庄巧兰到家了,一进门就看到李担和两个女儿一起在做针线活,李担正在低声指点她们。
发现房宁来了,李担微微一笑,房宁忙问好。
庄巧兰笑着从炕尾拿出一个枕头,递给房宁,“这是给你做的,用的都是碎布,你先用着。”
“给我的?!”房宁很是意外。
枕头不大,刚好能躺一个人头,摸起来软软的,里面应当有填充一点棉絮,外观是由好几种不同颜色和花样的碎布拼起来的,看起来怪异又可爱,房宁很喜欢。
“就是一个小枕头,你可别掉眼泪啊!”
房宁连连点头,将眼泪憋回去,“婶子,你的手真巧。”
庄巧兰扑哧一笑,“这是你叔做的。”
房宁立马转身冲着李担,“叔,你的手艺真好。”
李桃儿笑得捂肚子,“房宁,你快别谢了,我娘还说让我爹给你做棉衣呢。”
“你今日不是买了布料和棉絮吗,怎么不拿来?”
房宁不太好意思地挠挠头,“婶子和叔这么忙,我不好再来麻烦你们。”
庄巧兰:“还跟我客气啥,你快去拿来,今日量了尺寸,过个两三天就能做好了!”
“哎!”
房宁很快就从家里拿来了一个包袱,“麻烦叔和婶子了!”
庄巧兰笑着说:“不麻烦,以后常来家里玩,让杏儿和桃儿跟着你识几个字。”
“没问题!”
房宁回家的时候,天色已晚,洗了脸后,又倒了一盆水准备洗脚,发现连个板凳都没有,想哭。
“杨雨,杨大哥,睡了没?”
“来了。”杨谷应了一声。
打开门一看,房宁缩着脖子站在门口,“这么晚了,有事?”
“杨大哥,我来借个板凳。”
“干啥?”
“泡脚。”
杨谷一愣,很快就拿出一个烧火坐的板凳,“给,快回去泡吧。”
房宁道了谢,一溜小跑回家,关上门,将板凳放在炕边,双脚放在盆中的那一刻,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
一刻钟后,房宁擦干脚,躺在新的枕头上,身下的炕暖烘烘的,腿脚是前所未有的松快,很快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