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起,至大年三十除夕的白天。
就是过年大扫除的时间了,它也有一个专门的、充满美好寓意的名字,叫做 “扫尘”。
民间自古流传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因此,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夜之前,都是进行“扫尘”的传统时段。
传说起源:传说腊月二十四这天,各路神仙会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情况。百姓们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是为了把家中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新年的福气和好运,同时也让神仙看到自家最好的一面,能“上天言好事”,“尘”与“陈”:因为“尘”与“陈”同音,所以“扫尘”也寓意着“除陈布新”,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旧东西统统扫走,迎接新年的新气象、新希望。
所以在许元打来电话约合欢去买新衣服的好几天前,冬日里一个难得的暖阳高照的周末,合欢就已经独自完成了家里的大扫除。
那天清晨,阳光格外慷慨,透过玻璃窗,清晰地照出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
合欢挽起头发,系上围裙,像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般,开始了每年除夕前必不可少的劳作。
合欢觉得只有自己亲手拂去旧岁的尘埃,才能更真切地触摸到新年的脉搏,才能让这个略显空荡的家,重新焕发出属于“家”的活力和期待。
清水里滴入几滴柠檬味的清洁剂,散发出清爽的香气。
合欢先从擦拭窗台和玻璃开始,湿抹布擦去积攒了一年的灰霾,干布紧随其后,将玻璃擦得锃亮,让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进来,整个房间瞬间变得通透而明亮。
合欢仔细地擦拭着每一件家具,包括父母留下的那张有些年头的书桌和照片框。
照片里,一家三口笑容灿烂,拍这张照片时合欢才刚出生,那时家里还没有出现意外。
合欢的动作在照片前会变得格外轻柔,指尖拂过相框玻璃,仿佛拂过那些温暖的旧日时光,没有悲伤,只有一种静静的怀念和告慰,爸爸妈妈你们看,我把家照顾得很好。
扫地,拖地。
清水换了一桶又一桶,直到木地板露出原本温润的光泽。
合欢把窗帘卸下来洗净、晾晒,让它们带着阳光的味道重新挂起。
厨房的油烟机、卫生间的瓷砖缝隙……所有平时容易忽略的角落,在这一天都得到了彻底的清理。
忙碌了一整天,合欢腰酸背痛,但看着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的家,看着阳光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清洁过后淡淡的馨香,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轻松感在合欢心底油然而生。
旧的、污浊的、杂乱的一切都被清扫出去,整个家仿佛都在呼吸着崭新的空气,静静地、期待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正因为这项“年度大事”已经完成,当许元打来电话时,邀请她一起去买衣服时,合欢才能毫无负担地、带着全部雀跃的心情答应下来
因为合欢知道,她的家已经里里外外都做好了辞旧迎新的准备,而她自己,也即将为自己添置象征新起点的新衣,然后,奔赴一场温暖的热闹。
这份提前完成的清扫,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似乎也在无意中,为她即将到来的、充满惊喜和温暖转折的除夕,腾空了所有空间,扫清了一切障碍,只待美好的事情发生。
…………
当合适提着那份装着温暖承诺的购物袋回到家中,心里被一种轻盈而饱满的情绪填得满满的。
合欢仔细地将新买的衣服挂进衣柜,尤其是那件情侣卫衣,那个小小的宇航员图案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合欢光是看着它,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
夜晚,合欢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窗外的世界比平时更亮一些,或许是积雪反射了月光,或许是远处谁家提前挂起了灯笼。
合欢翻了个身,脑海里不再是习题册上的公式,而是对明天的无限遐想,热闹的餐桌、温暖的灯光、春晚的背景音、包饺子时可能沾上的面粉,还有许元穿着同款卫衣,在她身边笑着的模样。
这份期待像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平了合欢所有过往除夕夜里细微的孤单,她带着甜甜的笑意,沉入了充满期待的梦境。
当合适再次睁开眼时,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合欢几乎是瞬间清醒,她意识到除夕,到了。
上午的时光变得有些漫长而宁静。
合欢努力想让自己沉浸在书页里,但文字似乎都变成了跳跃的音符,组合不成确切的含义。
合欢的心,早已飞到了下午。
合欢时不时看向窗外,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比往日更密集的欢笑声和鞭炮声,这或许只是她的想象,但每一秒都像是在为接下来的相聚蓄力。
终于,在午后阳光最温暖的时候,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合欢的心跳猛地加速,几乎是跑着去开了门。
许元站在门外,穿着那件新买的深蓝色夹克,没穿那件情侣卫衣,看来许元把情侣卫衣留到了晚上,这是合欢的想法。
许元头发似乎精心打理过,脸上带着灿烂又有点紧张的笑容:“絮絮,你准备好了吗?我来接你了。”
“嗯!”合欢用力点头,穿上早就准备好的外套和鞋子,跟着许元走了出去。
车程挺远的,毕竟许元的家在市中心,那块寸土寸金的地界,许元的家司机开来的车最终驶入了一片静谧而优美的区域,停在一扇气派却不失雅致的雕花大门前。
随着大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并非暴发户式的金碧辉煌,而是低调中透露出无比厚重底蕴的奢华。
广阔的庭院经过精心打理,即使是在冬季,苍松翠柏和巧妙的景观设计依然显得气势非凡。
主宅是一座现代与传统元素完美结合的建筑,线条流畅,空间开阔,像一座宁静的艺术馆。
合欢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心里掠过一丝怯意,虽然之前他已经去过一次许元的家了,但那次毕竟是许元的生日,邀请了全班同学,而这一次是去他家过年,而且还是单独一个人。
这样的家庭和合欢想象的普通热闹人家完全不同。
然而,这份紧张在合欢踏入玄关的那一刻就迅速消融了。
合欢换上柔软干净的室内拖鞋,她被热情地迎进宽敞明亮、装饰得既奢华又充满年味的大客厅。
许元的母亲第一个迎了上来,她穿着质地精良的居家服,气质温婉高雅,脸上却带着毫无距离感的亲切笑容:“哎呀,你就是欢欢吧,常听小许提起你,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
许母自然地拉过合欢的手,温暖的触感瞬间传递过来。
接着,许元的父亲也从客厅走了过来,他身材高大,眉宇间有着成功商人的沉稳和气场,但此刻却笑得像个和蔼的长辈:“欢迎欢迎,总算来了,小许从早上就开始念叨你了。”
最热情的是许元的奶奶,老人家精神矍铄,戴着老花镜,笑眯眯地拉着少女上下打量:“好好好,这姑娘长得真水灵,一看就招人喜欢!快过来坐,奶奶给你拿好吃的!”
家里布置得极具年味,价值不菲的红木家具上摆放着应景的金橘盆栽和雅致的传统插花,墙上挂着名家手书的春联,处处细节都能看出品味,但更多的是一种温馨舒适的生活气息。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精心打理的冬日庭院景致,室内则暖意融融。
真皮沙发上铺着喜庆的红色软垫,昂贵的红木茶几上摆满了各色精致的干果、糖果和造型可爱的年节点心。
没有合欢预想中的拘谨和压力,每一位家人都用最真诚的友好瞬间包裹了她。
“别拘束,就当是自己家。”许元的母亲温柔地拉着合欢坐在沙发上,亲手给她剥了一个橘子,又不停地把点心碟子往她面前推。
许元的父亲则笑着询问她学习上的事情,语气温和,丝毫没有压迫感。
奶奶更是挨着合欢坐,絮絮叨叨地讲着许元小时候过年的糗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也成功让许元耳根红透,连连求饶:“奶奶!您给我留点面子!”
他们显然都知道合欢的情况,言辞间充满了呵护和体贴,绝口不提任何可能让她伤感的话题,只是热情地询问她的学业、爱好,夸她懂事漂亮,许元在一旁看着,脸上是放松而自豪的笑容。
合欢最初的那点局促不安,很快就在这扑面而来的、毫无架子的温暖中化为了乌有,在这家人真诚而温暖的攻势下,很快便烟消云散。
合欢被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深深感染,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越来越自然。
合欢看着身边笑容满面的许元,心里被巨大的感动填满。
原来,极致的财富并没有带来隔阂,反而滋养出了这样一份从容的善良和体贴。
他们喜欢合欢,并非因为合欢的任何外在,仅仅因为合欢是他们儿子在意的人,而合欢本身,就值得被欢迎。
在这个堪比全国首富的豪华之家里,合欢感受到的,是比想象中更浓郁、更真挚的家的温暖。
合欢也注意到,尽管这个家无比富有,但此刻的温馨和互动,却和任何一個普通幸福的家庭别无二致,甚至因为家人的修养和体贴,更让人感到舒适。
合欢对上许元带笑的眼睛,知道这个除夕,将会是她人生中最特别、最难忘的一个。
傍晚时分,家里的厨师和佣人准备好了丰盛无比的年夜饭食材,但包饺子这个环节,却是一定要自家人动手的。
巨大的中式厨房里,光滑的大理石台面上铺开了阵势。
合欢想来帮忙。
但却被他们拒绝了,只是说合欢是客人,不应该做这些事,在这里开开心心的就好。
但合欢坚持到许元愿意邀请她来他们家一起过除夕,合欢已经很开心了,而包饺子又是一个很盛大的环节,合欢自然不想错过。
“好吧,欢欢,小许,你们都来帮忙,一起包饺子才更有年味!”奶奶发话道。
“好,奶奶。”许元说道。
“知道了。”合欢说道。
合欢经常在家里自己包饺子做饭,所以合欢包的很好,也很快。
许元看起来也经常包饺子,包的又好又快。
两人手上脸上都沾了些许面粉,相视而笑的画面,被旁边笑眯眯的母亲用手机悄悄记录了下来。
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堪比五星级酒店的年夜盛宴,从昂贵的海鲜到精致的传统菜式,应有尽有。
但最让合欢感到温暖的,却是那几盘明显出自不同人手笔的饺子。
吃饭时,许元的家人不断给她夹菜,尤其是奶奶,一定要好的尝尝哪个饺子是她包的“幸运饺子”,幸运饺子里面包了硬币,那份发自内心的关爱和接纳,让合欢眼眶几次发热。
饭后,大家转移到拥有顶级视听设备的影音室看春晚。
超大的屏幕和震撼的音效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更重要的是氛围。
一家人窝在舒适的超大沙发里,盖着柔软的羊毛毯,一边看节目一边聊天吐槽,分享着同一盘水果。
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时,许元悄悄碰了碰合欢的胳膊,两人默契地溜回房间,换上了那件米白色和炭灰色的情侣卫衣。
当他们再次出现时,家人们的目光投过来,先是惊讶,随即都露出了然和欣慰的笑容。
奶奶更是拍手笑道:“哎呦,真好看!真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