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供伶人表演的戏台成了临时的比武场,若是某一方压倒性的碾压,那场面必不好看,可台上两人有来有往,拳拳到位,局势僵持不下。
以半炷香后离台为输,台面不算太大,四方皆空,施展身手的空间很大,但唯有快准狠方能取胜。
时间逐渐消磨下去,而牧雷身板高大,每每出手,几乎都能掀翻地板,更是轻而易举能将裴郁逍整个抬起。
然而他设想的画面并未出现,无论是多奇的招式,那少年总能巧妙化解。
牧雷寻找到一处破绽,欲施以抱摔,少年步伐微乱,一时脱力,被人猛地甩出,将将挨近台沿。
众人倒吸口凉气。
却见他疾疾施力,手指卷起脚下软毯,堪堪抑制住后退的冲势。由于下颌吃了一记勾拳,他的呼吸变得粗重,口中还溢出吃痛的闷哼。血迹翻滚于口腔,咸涩又熟悉的味道陡然漫开,他抿了抿唇,余光一瞥即将燃尽的香,忽地扬起一丝笑意。
牧雷尚未辨别出他的笑意究竟从何而生,眼前一晃,金纹细致的毯掀起一角,原本半伏于地的少年揉身而上,身形如离弦之箭,一道掌风朝他袭来。
如前面一样,不管是掌击、拳打、扫腿,少年所呈现的都是与他体格相当的力道,但这对能够与野狼野熊搏击的牧雷而言轻微不少。何况他才受了一番重击,这道攻击只会减少,牧雷认为自己不止能够格挡,还有机会反攻。
可哪知到身上的袭击力道大得令牧雷不由得后撤,牧雷又见少年那掌转成拳掠过他的颊侧,于是他格挡的手从一只变成了两只,妄图用力量钳制住他。此刻,他整个人如拉满的弓般绷直,浑然不觉方才后撤的步子迈得大,如今与台下的距离所剩无几。
僵持须臾,牧雷身前那股韧劲一松,他臂腕失力,当胸迎来一道毫不留情的肘击,还未得到缓冲,随即身侧袭来一阵飞旋而过的腿风。
他被踹下了台沿。
力度不大,牧雷及时抓稳了台沿,半个身子吊在台外,然而半炷香已尽。
台上的少年眉眼掠过一丝得意,正随后垂眸整理绯红官袍,可那身衣袍并未有几分凌乱。
牧雷松手道:“是我输了。”
裴郁逍拱手道:“好在牧雷将军手下留情,是我侥幸,承让了。”
牧雷冷哼一声,“少将军莫不是唬我,方才那击可厉害得很。”
裴郁逍捂了下肚子,眉头渐紧,“错了,我可是使出了全力,如今不止破相,身上还哪哪都疼。”
牧雷不做声了。
西邶使臣笑着打圆场:“大殷果真是少年出英雄。”
霜阙军副将负责此次迎送使臣,他适时开口:“牧雷也是一位勇猛的战士。”
牧雷不以为意地瞥了他一眼,这位副将可没给人带来什么好印象。
这个插曲点到即止,裴郁逍借故伤重急需上药便趁机离场。江续昼瞧见他退下时不经意给他递来的一道挑衅的眼神,登时没好气。
他舒舒服服入了偏殿暖阁上药顺道休息,江续昼还得留在宴上与同僚们阿谀奉承。
裴郁逍也未曾轻易离宫,待宴席结束不多时,宫人便来传话,宣他觐见。躺久了身子难免有点乏软,裴郁逍活动了下筋骨,仪容整理妥当,才随宫人前往。
待裴郁逍站定于殿中,行完大礼,又候了一会,桓仁帝才从案上抬眼,扬手示意平身。裴郁逍维持着垂首的姿态,只能瞥见那宽大的龙袍袖摆扫过案面,随后垂下。
桓仁帝放下奏折,嗓音沉静,如同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但无人敢忘却他是君主的身份。
“方才忘了问,赢了使臣,可有想要的赏赐?”
赵逢恩立于桓仁帝身侧,同样不动声色地打量裴郁逍。
少年仪态挑不出毛病,脊背挺直如竹,却尤为低眉顺眼。
裴郁逍恭敬又惶惶道:“臣侥幸赢下,万不敢讨赏。”
赵逢恩谨慎地瞧了桓仁帝一眼,随即道:“少将军,陛下说赏你,是器重你,且领下即可。”
桓仁帝缓慢道:“朕听闻擢锋营近来令行禁止,训练有素,作为坐营官,你功不可没。今日你应对自如,做得不错,该赏。”
“臣等行事,仰承天恩,且陛下于裴家恩重如山,臣不敢忘,亦不敢辱命。”裴郁逍作揖道,“擢锋营将士各有所长,如今进步是件好事,却非我一人之功,小左大人及罗临岳、何簟两位把总亦是殚精竭虑。”
“其余人的功劳朕自有安排,你倒是说说,想要何赏赐?”桓仁帝问。
裴郁逍认真思忖了好一会,才道:“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臣见使臣献的绿松石极好,便想向皇上讨一块类似的玛瑙石。”
“朕看你思虑许久,还以为你所求之物稀世难寻。”桓仁帝吩咐道,“赵逢恩,给他取一块,要南廉产的。”
南廉盛产玛瑙,裴郁逍致谢:“臣谢陛下隆恩。”
赵逢恩笑道:“少将军独独要了块玛瑙,莫非是用来造首饰?”
裴郁逍佯怒回言:“真是瞒不过公公,臣不日前惹恼了夫人,想着回什么礼合适,正巧在宴上看见那块翡翠绿的石头,忍不住心下一动。”
桓仁帝忽地道:“说起来,若不是你早已指腹为婚,朕还想将夏将军的千金指给你。你二人自幼相识,又门当户对,可惜无缘。”
自古君王为分散各部势力互相制衡都来不及,怎会让夏大将军的嫡女嫁入裴将军府,再如何看都不合适。
裴郁逍心中了然,面上却道:“夏姑娘很好,自有更好的儿郎相配,臣栎樗之材,不敢高攀。况且臣与爱妻越氏心意相通,臣对如今的婚事甚为满意。”
他眼底一派清亮,沾着明晃晃的诚意,字里行间令人无法质疑。少年人心气足,情意再收敛,也能轻易从眼角眉梢中流露。
赵逢恩打趣道:“少将军新婚之际,少夫人还在廨舍相陪,二人果真情谊深厚。”
“竟有此事?”桓仁帝细看了他一眼,只见他在二人颇有深意的目光下,耳尖逐渐变红。
桓仁帝顿悟,流露出理解透彻的眼神。
裴郁逍离殿后,赵逢恩才不解地开口问:“陛下如此看重少将军,不怕是养虎为患吗?”
当初裴大将军自刎免受俘虏,一次重大的失策与战败几乎将他一生的功绩淹没,可桓仁帝却仁义厚待,予以最高的抚慰,也不打压裴家,甚至暗地派人为空荡的裴府打点。
继裴大将军死后,麾下军队尽数退守关隘,再后来,精锐沦为权力更迭的牺牲,部分归夏将军收编,镇守边境,其余分属多将,逐渐边缘化。
虽然裴家世代引领的那支败绩稀少的军队已散,可如今裴郁逍初出牛犊,难保不会再成为下一个大将军。
或者说如今霜阙军崛起,桓仁帝心境亦如当年,迫切地需要能够掣肘的势力,而裴郁逍就是有力人选。
年纪轻心眼小,空有一身功夫,却需要背靠大山。
即将天命之年的皇帝神色暗沉,缄默良久,才道:“做好你分内的事即可。”
纵使他容颜已步上沧桑的纹路,但那种尽在把握、独断专行的气质犹在。
赵逢恩忙跪于阶上,“奴才说错话,请陛下责罚。”
桓仁帝道:“朕赐你监军一职,便是要你做朕的眼睛,你该清楚如何做。”
赵逢恩垂首承担:“奴才晓得。”
一如当年的事,只因他是皇帝,纵有难处,也不可能归于他身上,承接的只能是臣子。
裴郁逍离开前还被赐了上好的药材,方才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了这么一通惹人羞臊的话,后知后觉脸上的温度微微发烫,一路上步子都有点飘忽。
凉风也随他走了一路,出到宫门外,余温才散完,久违地碰见一位故人。
道路左侧,正停着一架极尽奢华的马车。
九皇子正从马车走下,一眼便瞧见立于马车边行礼的裴郁逍。
“免礼免礼。”九皇子站定,摆了摆手,“听闻今日少将军险胜,可惜本殿未能亲眼目睹少将军风采。”
裴郁逍道:“臣雕虫小技侥幸获胜,不敢当殿下谬赞。”
“你同我谦逊什么?”九皇子若有所思道,“少将军,如今之局难破,唯有险胜方能使颜面俱在。”
裴郁逍沉默了。
今时局面是由于大殷霜阙军略胜狼卫一筹,是数日数年积累得来,使臣之举是想扬西邶威风,但顾及两国颜面,大殷想赢便不能只顾漂亮,裴郁逍只能“险胜”,形成与大军相当的行为作风。
九皇子的名讳是什么来着?
裴郁逍想了想,貌似是楚檐声。
才至宫门,殿下便听说了今日之事,消息倒是灵通。裴郁逍意有所指道:“殿下还算是最早同我道贺的。”
楚檐声深深看了他一眼,他与印象中的少年模样如出一辙,眼下棱角更分明,却不如当初凌厉锋锐,又或者说是不显于人前。
约摸是三四年前,二人在边境有过一面之缘,此时年幼的九皇子误入无人区,孤立无援,苦等半夜,迎来两批缠斗的人,是西邶狼卫探察前锋以及卫指挥使带领的营队。
救他的是一个比他还小的少年。
他目睹了年少的裴郁逍目不斜视斩了一个一米九的大汉,敌人的血淋了少年半张脸,他周身的戾气比血浓,却只是冷淡地回眸,刀格挡在他身前,“殿下可还无碍?”
楚檐声双肩一颤,慢吞吞地摇了两下头。
回忆到此为止,楚檐声并未继续刚才的话题,缓解气氛道:“不过同你闲聊几句,不必紧张。”
裴郁逍尚未回话,却见一位女子从不远处走来。
“见过九皇子殿下,裴少将军。”一道柔和清澈的嗓音随之落下。
见礼不显局促,口吻恭谨,气度非凡。
楚檐声微微一怔,面带诧异。
裴郁逍掠过一眼,解释道:“殿下,这位是夏大将军千金,夏溪午小姐。”
楚檐声似乎才想起来,“哦对,宫宴貌似见过夏小姐。”
夏溪午语气轻松,开口道:“殿下和少将军久不在京,若非我今日进宫陪公主伴读,恐也难见一面。”
隔着不远的距离,既然撞见了也无法避开,故而上前见礼,楚檐声心中对这不能免俗的礼节感叹。
楚檐声视线从夏溪午脸上转移,“你倒是提醒了本殿下,刚游历回京,未能亲临喜宴,也没来得及给少将军道喜,改日定要补上一份贺礼。”
话音落下,夏溪午稍稍捏紧了袄裙,余光不住地瞥向裴郁逍。
“那便先谢过殿下了。”裴郁逍客气又疏离地回言。
“少将军结的是娃娃亲,想来知根知底的,日子也能过得和和美美,倒是羡煞旁人。”
“殿下竟是这么想的?”裴郁逍淡然出声,“看来我与她良缘天定,和如琴瑟,迟早会成为人尽皆知的事。”
夏溪午终于发出声音,细弱的嗓音夹着一丝犹疑:“天定?少将军何时信过天命?”
裴郁逍欲笑非笑:“偶尔也会觉得有可信之处。”
他面色真挚,可楚檐声看他的目光深远,如有实质,似能穿透人心。
裴郁逍不动声色回望一眼,却见他恢复了言笑晏晏的模样:“险些忘了要进宫觐见父皇,就不耽误少将军回府了。”
三人于此互道告辞。
马车上,侍女看向神色略显不适的夏溪午,怜惜开口:“少将军无意,小姐又何必苦苦等候?”
她早已从宫中出来,只不过听闻裴郁逍今日进宫参加宴席,便候着,盼着一个相见的机会。
原以为他只是受越大人所托,但当亲耳听到他的看法,夏溪午悬着的那颗心才终于沉沉坠地。
心境如临寒窟。
她牵了牵唇,莞尔的笑容泛着苦涩:“无妨,有些事总要亲眼确认方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