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刚刚响过,教室里的同学陆陆续续收拾书包离开。
乔书妤转过身,手肘撑在明遥摊开的数学习题上,“明遥,如果你拿不到去市里竞赛的资格怎么办?”
窗外的夜色已经浓重,教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人。
明遥正在草稿本上演算习题的笔尖顿住,墨水在草稿纸上晕出一个小点。
“怎么会突然这么问?”
明遥放下笔,嘴角带着那抹惯有的轻松笑意。
“就是好奇啊。”乔书妤看着他手底下正在演算的习题,“整个年级就选三个人哎。”
明遥挑眉,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反问回去,“你就不担心你自己不能去吗?”
“我怎么可能去不了。”
乔书妤扬起下巴,语气轻快,带着理所当然的自信,“我这么聪明,区区前三随手拿下好吧。”
“而且你这道题用这个公式更简单,你绕太远啦。”乔书妤在草稿本上随手写下一个公式。
原来女主之前是这么自信的吗。
明遥怔怔地望着乔书妤,连笔从指间滑落都浑然不觉。
他想象中的乔书妤,应该是原著中那个总是需要被鼓励、被安慰的女孩。
会在考试失利后红着眼眶说“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学习了”,会在遇到难题时下意识地寻求贺远乔的帮助,会在贺远乔男主的学神光环下安静地做着陪衬。
可眼前的乔书妤不是那样的。
教室里的灯光照耀着她神采飞扬的眉眼,随意写下的公式行云流水。
那句“区区前三随手拿下”说得那么理所当然,仿佛本该如此。
“喂!发啥呆呢。”
明遥猛地回神,眼前是乔书妤正在挥动的手。
明遥下意识地攥住她的手腕,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微微一怔。
乔书妤疑惑地挑眉,目光落在两人相接的手上。
明遥后知后觉地松开手,指尖残留的温热让他耳根发烫。
他慌忙转向旁边的练习题,“这道题我确实绕远了。”
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草稿纸上的公式突然变得难以聚焦。
乔书妤看着男生变得专注的侧脸,注意到他耳尖泛起薄红。
她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刚刚被握过的手腕,那里还留着一点温热的触感。
“明遥,”乔书妤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调侃,“你耳朵红了。”
明遥手里的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歪斜的线,他头也不抬地嘟囔:“暖气……暖气开太热了。”
“啊?热吗?”祝好在旁边幽幽地开口,故意抱起胳膊搓了搓,“我怎么感觉还是冷冷的呢。”
“就是热。”明遥坚持道,他欲盖弥彰地把校服外套拉链往上拉了拉。
乔书妤轻笑一声跳过这个话题,“你还没告诉我要是明天考试你进不了前三名该怎么办呢。”
“那我就去市竞赛现场给你们当啦啦队啊。”
明遥说着突然站起身,握起双拳做出一个夸张的加油动作,“乔书妤加油!祝好最棒!”
刚做完习题集上楼正要走进教室的李月柔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愣在门口,手里提着的书包的差点滑落。
乔书妤和祝好直接笑倒在一旁的课桌上。
“那要是我拿不到参赛资格的话,我就和明遥一起。”
紧跟在李月柔身后的祝宁仿佛遇到了知音,还没走进教室声音先传了过来,“我也来给你们当拉拉队。”
“到时候我们就举个最大的横幅。”明遥见有人同意他的提议,越说越起劲。
“上面就写:南水二中天下第一!”
贺远乔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上,看着这群闹作一团的人,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抬手敲了敲门板:“走了,要关门了。”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纵容。
明遥还在一本正经地规划着应援口号,祝宁已经开始设计起手势动作,祝好笑着摇头去收拾散落一桌的习题册。
锁门的大爷远远地喊了一声,贺远乔回头看了眼还在闹的众人,轻声催促:“真的该走了。”
拿到试卷乔书妤深吸一口气,翻看了一下题目。
太好了,提醒和难度都在预期范围之内。
答完题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为了防止上一次粗心大意的事情再次发生,乔书妤仔细检查每一道题。
选择题的每个选项被她验证过,计算题反复核算过至少两遍,就连看似简单的填空题,她也仔细检查了一番最后结果的分数化简和精确位数。
检查到压轴题时,她特意多算了好几遍,不仅验证了解题过程的合理性,还从不同角度推敲了答案的准确性。
这下稳了。
乔书妤扬起嘴角,等待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考完试的几人照常往发现明大顺的灌木丛走去,每天他们都会过来一趟,试图帮明大顺找到它的妈妈。
今天还没走到小摊处就远远地看见有两个穿着制服的保安站在那边,拿着手里的对讲机正低头说着什么。
几人连忙加快脚步走近,才发现保安脚边躺着一只橘猫的尸体。
那只橘猫的毛色和明大顺很像,只是更加瘦弱,肚皮凹陷下去,浑身沾满了泥土。
保安抬头看见他们,叹了口气:“这已经是发现的第三只了。”
他用脚尖轻轻踢了下猫的尸体,“估计是吃了毒老鼠。”
李月柔突然捂住嘴,脸色发白,祝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乔书妤盯着那只猫背上的橘白色花纹,和明大顺背上的一模一样。
“你们说,”祝宁的声音有些发干,“它会是明大顺的妈妈吗?”
没有人回答。
风吹过灌木丛,带来一阵腐烂的气息。
竞赛成绩很快就公布了,红榜张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
数学科目这边乔书妤和贺远乔的名字并列排在第一位,明遥以五分之差紧跟在他们后面,排名第二。
祝宁、祝好和李月柔三人也在各自的科目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祝宁突然噗嗤一声笑出来,指着红榜上的名字,“完了。”
等其他人疑惑地看向他,他才做作地垮下肩膀,“我们的拉拉队要原地解散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都笑开了。
明遥掰着手指头数,“数学组三个,物理、化学、地理各一个。好家伙,全员参赛,拉拉队直接无人啊。”
“要不这样,”李月柔灵机一动,“我们互相给对方当拉拉队?我给你们数学组加油,你们给我化学组助威?”
明遥已经现场编起口号:“数学出征,寸草不生!化学在手,冠军我有!”
祝宁紧接着补充,“物理发力,所向披靡!地理出击,全市第一!”
旁边有物理组的同学闻言笑着插话,“你这口号不太押韵啊。”
“那你来想一个。”祝宁立马把胳膊往他身上一搭。
“物理纵横,必胜无疑!”
祝宁用力地拍了拍他的后背,“可以啊你小子,那就用这个了。”
乔书妤看着笑作一团的小伙伴们,忽然觉得市里的竞赛都变得不那么令人紧张了。
市区竞赛是团体赛,和校内个人赛不太一样。
竞赛总负责人是年级教导主任张老师,他将竞赛手册摊开在桌上,手指重点敲在排名规则那栏:
“除了个人排名外这次还有学校排名。虽然还是各做各的试卷,但学校的最终排名看的是三人总分。”
他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学生,“这意味着哪怕你们有两个人满分,只要第三个人失误,整个团队就会与奖项失之交臂。”
张老师的目光落在数学组满分的两人身上,“你们两个要帮助明遥学习,特别是压轴题的解题思路,一定要确保他掌握。"
等乔书妤和贺远乔点头之后他又看向明遥,“我看过你这次的竞赛试卷,思路没问题但有更简单的解法,步骤太冗长了。”
接着他一一指出其他组存在的问题,手里的钢笔在敲在办公桌上,“相对薄弱的部分这段时间必须好好学习,争取拿下,杜绝任何不必要的失分。”
他又强调了一遍,“特别是小数点和单位换算这些基础部分,一定要仔细检查,一分都不能丢。”
张老师后来又说了一些为学校争光之类的鼓舞人心的话,导致走出办公室的一行人都感觉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
市区竞赛安排在半个月以后,这意味着这半个月他们都没有休息时间,晚自习和周末都要参加学校安排的竞赛培训。
乔书妤的课桌很快被竞赛资料淹没,成摞的真题集、错题本和参考书堆叠如山,几乎将她的身影完全遮挡。
但她却甘之如饴。
她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在竞赛中拿下好成绩。
她不想再坐在阴暗的观众席了,不想再仰望着领奖台上被聚光灯照亮的身影,不想再机械地跟着人群鼓掌,更不想在散场后被拿下冠军的贺远乔安慰。
她从来都不需要成功者的安慰,对她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耻辱。
这次她要站在领奖台上,要在聚光灯下接过奖杯,要让台下的人为了她鼓掌,要让自己的名字印在荣誉证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