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的镜头需要捕捉真实的社区生活,除了员工出镜,更需要住客们讲述自己与旷野的故事。
“要不我们搞场分享会吧?”云荼在休息区提议,“就在今晚的这里,自愿参加,让大家聊聊在这里的生活。”
陈澍正在调试咖啡机,磨豆机嗡嗡转动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他闻言抬眸:“可以,我待会儿在群里发下通知,那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
“把这几张懒人沙发拼凑在一起,再准备点露营椅,一盏落地灯,哦,对了,还有投影仪,投在白墙上就好。”云荼靠坐在懒人沙发间,“越随意越好,就像朋友聊天。”
陈澍点头时,咖啡机发出“咕嘟”的声响,温热的咖啡液注入陶瓷杯:“我让林雅准备些本地的点心和水果。”
傍晚的霞光刚为茶山镀上金边,休息区就陆续坐满了人。
林雅搬来的复古落地灯在天花板投下晕黄的光圈,宋青昱调试着墙角的蓝牙音箱,舒缓的爵士乐像溪水般漫过每个角落。
云荼刚摆好青瓷点心盘,就看见周明扛着相机站在落地窗旁,正将暮色中的茶山框进取景器,镜头里的落日余晖正顺着山脊缓缓流动。
“想不到来了这么多人。”陈澍递给她一杯温水,目光扫过人群,“说真的,其实发完消息后,我就很忐忑,害怕最后只来了我们几个。”
云荼第一次听陈澍这样说,她一直以为陈澍是那种淡定从容的人,原来还有这样生动的一面,竟还有些可爱。
一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踮起脚,伸出手轻拍陈澍的肩膀,语气像安慰小朋友一样:“放宽心,你看,大家都来了,说明对你们的工作很满意,你们做得很好!”
陈澍没料到云荼会伸手安慰他,虽隔着衣料的轻拍,却感觉像有暖流灼烧到心里。他努力克制住这种异样,清了清嗓子,望着云荼说:“以后会更好的。”
刚说完,宋青昱的声音便如清泉般在他们的耳朵边响起,他是分享会的主持人,今晚特意换了白衬衣、黑西裤和黑皮鞋,显得格外周正,让云荼眼前一亮。
“各位旷野社区的精神股东们,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能来参与我们今晚的分享会,你们的到来就是对社区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以后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多多组织,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今天咱们主打一个随意,主要聊聊大家在这里的感受,不用那么正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一个团队的分享。”宋青昱将目光投注到前排的懒人沙发上。
云荼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五张年轻的面孔围坐在灰绿色懒人沙发上。云荼觉得眼熟,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是刚回来时,偶然看见的在会议室开会的那群人。坐在中间的男生推了推黑框眼镜,他就是当时那个在白板上写写画画的。
“我来说吧?我叫李哲,我们团队叫星轨,做跨境电商的。”
“我们是个初创团队,大家都很年轻,当然这就意味着没多少启动资金。最开始,我们在市区租五十平米的写字楼办公室,每月光租金就够在这里生活半年。”
“更重要的是时差,客户主要在欧美,我们得凌晨办公。后来换到居民楼租公寓,总被邻居投诉键盘声太吵,物业上门三次后,我们就开始四处找地方。”
“真的很幸运,能遇上旷野社区,不得不说它是个平衡工作与生活的理想胜地,24小时开放,完美解决了我们的工作时间问题。”
他低头笑了笑,指尖划过电脑触控板,调出销售数据图表投影在白墙上:“来这儿三个月,团队业绩涨了近一倍。饿了困了,有自助厨房和免费咖啡;有时候觉得累了,去茶山走半小时就能神清气爽。”
“不瞒大家说,上周我们刚拿下个美国客户的年度订单,昨晚全团队在露台喝啤酒庆祝,还能看见满天繁星,别提多惬意了。”
暖光灯下,几个年轻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对这里的满意。
“是的,我也这么觉得。”一个扎脏辫的女生举起手,银质耳环在灯光下划出细碎的光,“我是个rapper,当然是不知名的那种哈。我之前在城中村出租屋里创作,窗户对着别人家的墙壁,三个月没见过完整的太阳。不仅没灵感,只要一录歌,不管白天晚上,总被邻居投诉扰民。”
“后来来到这儿,创作灵感爆棚,而且这里能看日出见日落。我现在习惯每天晨跑,奔跑的路上想唱就唱,唱多大声也没人管。”
周明的相机快门声轻轻响起,将这些发光的瞬间一一收录。
云荼看见坐在角落的向园正低头速写,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把分享会的场景都记录在笔下。
“我来说说吧。”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说话人缓缓放下青瓷茶杯,鬓角有几缕白发,笑起来眼角堆起温柔的皱纹:“我是陆成林,大家叫我老陆就行。我虽然年龄跟你们差辈,但思想上还在努力跟你们靠近。”
“我啊,老伴去世得早,刚退休不久还没习惯。退休后想找点事做,我之前教法语,又喜欢文学,就让女儿帮我在网上接翻译单。”
“可在老家,总被街坊邻居问怎么还不抱孙子。你们年轻人被催婚催生,我也不例外,老了还要被老伙伴催抱孙子,我不想给女儿压力。来旷野社区后,大家都清净了。”
他从帆布包里掏出译稿,纸张边缘有些卷曲:“上周译完一本法国小说,让周大哥帮我拍了张在茶山举着译稿的照片。发给女儿时她哭了,说从没见我这么精神过,以前总觉得我退休后就该养花遛鸟。”
分享会渐渐热闹起来,穿格子衬衣的程序员小张说自己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第一个独立开发的APP,用户量突破了十万;写网络小说的小雨,说在这里完成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还实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出版;设计师阿远说他来这里后像开了窍,品味提高了不少,给客户设计了很多满意的作品。
云荼靠在书架旁,指尖划过书脊上的书名,听着这些散落在夜色里的故事。
陈澍不知何时站到她身边,手里拿着块点心:“比想象中热闹,也比想象中更让人感动。”
“是吧,”云荼接过点心,“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办公空间,更是被理解的归属感。在这里熬夜工作不会被当成异类,就算不工作也不会被说虚度光阴。”
深夜十一点,分享会接近尾声,大家却没有散去的意思。
宋青昱看向云荼,眼里闪着不怀好意的笑,忽然提高音量:“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咱们社区新来的核心成员,刚从沪市回来的产品经理,云荼。”他故意大声说,“既然大家都分享了,不如让她也聊聊感受?”
云荼正打算吃陈澍给的点心,闻言猛地抬头,朝宋青昱瞪了一眼。
这家伙根本没提前说有这环节,她手里还捏着点心,像怕被大家发现偷吃似的,猛地把点心塞回陈澍手里。
陈澍被这举动逗笑,看出了她的紧张,在旁边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低声说:“别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她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到大家面前,人群自发响起轻浅的掌声。
“其实我没什么准备。”云荼的声音清亮,带着初时的拘谨,却很快自然起来,“但既然青昱把我推上来,那我就说说心里话。”
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角,目光望向窗外的茶山:“我是在这片山里长大的,这里的每块石头、每棵茶树都藏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总坐在门槛上问奶奶,山的外面是什么?奶奶说,山外面是有高楼的城市,还有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她说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看看世界。”
落地灯的光在她眼睫投下细碎阴影:“后来我真的走出去了,在沪市做产品经理。每天穿着精致的套装挤地铁,对着电脑屏幕对接上下游,开会时为了项目进度争得面红耳赤,下班后还要处理不停弹出的工作消息。那时候才发现,城市的灯火再亮,也照不暖没有归属感的心房。”
人群里有人轻轻点头,大概是想起了相似的经历。
云荼的语气变得柔和:“当我累到喘不过气时,总会想起幼时折下的杜鹃花、茶山的日出、溪边的蝉鸣,还有奶奶做的茶香排骨。后来,我实在继续不下工作,便回来了,没想到一回来就发现了旷野社区这个乌托邦,还幸运地遇见了我的老同学。”
她忽然坦诚地笑了笑:“但我也得说实话,社区现在的经营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正在一点点改进,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云荼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语气恳切:“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多提反馈,不管是对我们工作的不满意,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都可以告诉我们。旷野社区不是某个人的,是我们所有人的。”
“我小时候总想走出大山,现在却想把大山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她的声音里带着坚定的力量,“希望这里能被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见,希望我们能在旷野社区找到人生的意义,也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长久地走下去。”
话音落下时,休息区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澍站在阴影里,看着被暖光笼罩的云荼,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或许这就是他人生的意义。
分享会结束后,宋青昱走上前递过一杯温水:“说得真棒,比我准备的主持词好多了。”
云荼接过水杯假装瞪他,语气狠狠地放话:“下次你再这样,以后社区的咖啡杯都叫你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