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轩的日子,如同庭院中潺流过的溪水,平静而舒缓地向前流淌。
唐三和方芳逐渐适应了这里独特的节奏,将修炼融入到了每日的课程之中。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琴房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唐三和方芳坐在相邻的琴凳上,对着各自的竖琴,眉头微蹙。
一段复杂的琶音节奏难住了方芳。
她的手指纤细白皙,此刻有些无措地悬在琴弦上方,尝试了几次,总是无法流畅地衔接,弹出的音调带着明显的滞涩。
她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几分苦恼。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这个地方,手腕可以再放松一些,指尖的力量集中在这一根弦上,然后顺势滑向下一根,像这样。”
方芳和唐三闻声抬头,看见一位身着月轩校服、气质高雅的少女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她有着一头柔顺的棕色长发,眼眸清澈,举止间带着皇室特有的矜贵,却并无盛气凌人之感。她是天斗帝国的公主,雪珂。
雪珂微笑着,极其自然地在方芳的琴弦上示范了一下。
她的手指轻盈跃动,那一串原本晦涩的琶音立刻变得行云流水,悦耳动听。
“你看,就是这样,不要太用力。”雪珂收回手,声音轻柔。
方芳眼睛一亮,依言尝试,虽然依旧生疏,但果然顺畅了许多。她惊喜地抬头,由衷感谢道:“谢谢你,公主殿下。”
“叫我雪珂就好。”雪珂摇摇头,她看着方芳,眼中是纯粹的欣赏,“你叫方芳,对吗?你的气质真的很特别,让人忍不住想靠近。而且,你很认真。”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真诚的期待,“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方芳微微一怔,随即展露笑颜。她能感受到雪珂释放的善意并非虚伪的客套。在这略显疏离的月轩,这样的友谊显得尤为珍贵。
“当然可以,雪珂。真的很谢谢你指导我。”
雪珂显得很高兴,目光又转向唐三,落落大方地说:“唐三同学,你的指法其实很稳,只是节奏感可以再强一些,试着在心里默数拍子会好很多。”
她也简单指点了一下唐三的几个小问题。
唐三礼貌颔首:“多谢公主殿下指点。”
自此以后,雪珂偶尔便会来到他们的琴房,或是花园里他们常练习的地方,给予一些指点。
她出身皇室,自幼接受最顶尖的艺术熏陶,见解独到,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在她的帮助下,唐三和方芳的竖琴技艺可谓突飞猛进。
偶尔在走廊或庭院遇见,雪珂也会向方芳微笑着点头致意,一种温和的友谊在两位少女之间悄然滋生。
又一轮竖琴课上,唐月华照例巡视着学员们的练习情况。
当走到后排时,她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惊讶。
唐三和方芳端坐着,姿态已然十分标准。他们的手指在琴弦上抚过,不再是初时的磕绊生硬,而是带上了某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虽然还称不上大师风范,但那流畅的乐曲已足以令人侧目。
更难得的是,他们的琴音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力量,彼此呼应,仿佛两人的魂力通过琴音巧妙地交融在了一起,听得人心旷神怡。
唐月华驻足聆听片刻,唇角露出欣慰的弧度,悄然走开。
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唐月华环视教室,微笑道:“接下来,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演奏一遍我们刚才练习的曲目?”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这首曲子难度不低,需要精准的指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就在这时,唐三和方芳几乎是同时站了起来。
“老师,我们愿意尝试。”两人异口同声,随即相视一笑。
这一刻,所有学员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其中大多带着惊讶和怀疑。
他们还记得这两人初来时那生涩的琴音,这才过去多久?
雪珂坐在前排,眼中则带着鼓励和期待。
唐月华满意地点点头:“好,那就由唐三和方芳来为大家演奏。”
两人走到教室前方的演奏区,在两架并排的竖琴前坐下。
深吸一口气,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已在其中。
指尖落下,清越的琴音流淌而出。
开始的乐章如月下溪流,宁静而舒缓,由方芳主导,她的琴音温柔澄澈;随之而来的节奏明快的篇章则由唐三接手,他的弹奏沉稳有力,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到了高潮部分,两人的琴音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时而如蝴蝶追逐,时而如光影交融,竟演绎出了一种超越曲谱本身的和谐。
他们不仅准确无误地弹奏出了整首高难度的曲子,更在其中注入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共鸣。
那琴声仿佛带着画面,让听者仿佛看到月夜下,清辉与流光共舞,宁静与力量并存。
当最后一个音符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教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些一向矜持的贵族学员们。他们脸上的傲慢化为了难以置信,目光中的轻视被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所取代。
这样的进步速度,简直匪夷所思!
片刻后,零星的掌声响起,随即迅速扩大成一片真诚的赞许之声。
无论内心如何想,表面的礼仪和对于真正实力的认可,让他们不吝啬掌声。
雪珂拍得最为用力,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唐月华站在一旁,眼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她轻轻鼓着掌,看着台上那一对璧人。
他们不仅完美地演绎了乐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周身的气息越发内敛圆融,那潜藏的杀气已被优雅和高华很好地包裹起来,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
她知道,这对他们未来的道路,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月轩的课程并不局限于音乐。
这日,是一堂静物绘画课。
画室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独特气味。
中央的台子上,摆放着一组精心布置的静物一一个古朴的花瓶,几枝娇艳欲滴的玫瑰,衬着深色的绒布。
学员们分散而坐,画架支开,各自凝神调色勾勒。
唐三和方芳的画架相邻。
唐三握笔的姿势依旧带着几分锻造或是操控暗器时的稳健精准,勾勒出的线条利落而结构分明,对于物体的形态和透视把握得极好,但色彩运用却略显冷静克制。
方芳则截然不同。
她的画笔落下时更为轻柔灵动,尤其对光影和色彩的感知异常敏锐。
她笔下的玫瑰,花瓣仿佛沐浴在真实的阳光下,冷暖色调过渡自然柔和,透着一种温暖的生命力。
然而,在描绘花瓶复杂的暗部结构和桌布的褶皱时,她遇到了些困难,显得有些犹豫。
唐三画完了自己画中花瓶的结构线,侧头看向方芳的画板,立刻发现了她的困扰。
他放下笔,自然地走到她身后,微微倾身,手臂虚环过她,指向画板上暗部区域。
“这里,”他的声音低沉,在她耳边轻声指导,以免打扰他人,“结构可以再强调一些,阴影的层次可以靠冷暖对比来拉,而不是单纯加深黑色。你看实物,最深的地方其实反射了一点环境光,带一丝很微弱的蓝紫色。”
他一边说,一边极其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画笔,在她的调色盘上精准地蘸取了几种颜色,混合出一种非常高级的灰紫色,然后在她画布上不起眼的角落示范性地轻轻扫了几笔。
瞬间,那片原本有些混沌的暗部变得通透而富有层次起来。
方芳恍然大悟,抬头看他:“原来要这样!小三,你对结构和细节的观察总是这么厉害。”
唐三微微一笑,将画笔递还给她:“是你对光的感知更好,让我来画,可能就只是一幅准确的结构图,缺了你画里的温度和生命。”
他的话语里满是欣赏。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作画。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时而低声交换意见,唐三帮方芳完善结构,方芳则会给唐三的画提出色彩运用的建议。
他们的画风迥异,却在彼此的帮助下,作品都变得更加完整而生动。
——
并非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礼仪艺术。
午后,两人常会选择在月轩花园最僻静的角落修炼魂力。
这里有一棵古老的凤凰木,枝叶繁茂,投下大片阴凉。
树下芳草萋萋,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
唐三和方芳相对盘膝而坐,掌心并未相贴,但各自的魂力却以一种奇妙的韵律缓缓散发出来。
唐三的蓝银草气息带着一丝杀戮之都带来的冰冷锐利,但在方芳温暖光明的气息包裹下,那丝锐利逐渐被软化、调和。
方芳的光明女神蝶武魂气息则更加纯粹圣洁,如同温暖的阳光流淌,不仅抚平着唐三魂力中的躁动,似乎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变得更加凝练。
他们的魂力并非融合,而是如同协奏曲般交织、共鸣,在彼此周围形成一个稳定而和谐的能量场。
偶尔,方芳会睁开眼,看着对面闭目凝神、面容平静的唐三。
他的侧脸线条在树影斑驳中显得格外柔和。她会悄悄伸出手指,极轻地碰触他放在膝上的手背。
唐三的嘴角会几不可查地微微上扬,并不睁眼,只是反手将她的指尖轻轻攥在掌心,继续修炼。
一种无需言语的安心与默契在两人之间流转。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
月轩的藏书阁收藏丰富,不仅有乐谱画册,还有许多大陆风物志、魂兽图鉴甚至一些古老的魂师手札。
夜深人静时,这里常常只剩下一盏孤灯。
方芳为了更好理解蝶神考核中某些晦涩的提示,常常来此翻阅古籍。
她蹙着眉,指尖划过泛黄书页上艰涩的古文字,神情专注。
唐三总是陪在一旁。
他并不一定也在看书,有时只是安静地打磨着他的暗器零件,动作轻缓,几乎没有声音;有时则会泡上一壶清茶,放在她的手边,温热正好。
当他注意到方芳长时间停滞在一页,或是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时,便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走过去,站在她身后,目光掠过书页。
“这个词,在古语里有时指代‘精神之海’的某种变异状态。”
他可能会轻声提示,得益于前世唐门的底蕴和今生的经历,他的知识面极为广博。
或者,他只是伸出手,指腹带着温热的力道,轻轻帮她按摩着紧绷的肩颈:“慢慢来,不急。”
方芳会放松地靠进他的怀里,仰头蹭蹭他的下巴说:“还好有你在。”
然后拿起温热的茶杯喝一口,继续投入研究。
灯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在高大的书架上,重叠在一起,安静而温暖。
他不需要多问,只需要陪伴,对她而言便是最大的支持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