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我们这就走了吗?我们才从阁楼上下来,这就走了?”顾琰身边的林风正在那里巴拉巴拉的说,可是眼神就留恋的不舍得离开。
顾琰不由得好笑,“如此流连忘返的话,那你就留在这里扫地吧。”
“算了,算了。世子我是开玩笑的,这不是看你一般都不喜欢掺和这些事吗……”顾风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世子,等等我。”林风思绪一回笼,只见顾琰跨上台阶直往大门走,他才赶紧跑到世子身边去,上一次就是因为自己走神,世子竟然和顾雨撇下自己就走了,自己走了两个时辰才到府。
顾琰刚就发现顾风那流连忘返的样,自觉好笑,别看身边几人,顾风是最有小孩脾气的一个,但他也是身边最会打探消息的人。顾琰之所以走这么快,是刚接到一个消息,不然这次就会顺道看一下自己的恩师,也是刚好知道自己恩师在这里,也只有等下次有机会再来拜见。
顾琰的恩师黎季同时也是太子太傅,当时最为大暨朝的内阁首辅,知识渊博,才学深厚,当时天子指定其为太子太傅,便是看重其能力。“他走了吗?”黎季对着身边的小厮说道。
“回大人,世子已经离开太学,仿佛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看他步伐走得十分匆忙。”小厮回答完就向坐在棋盘旁的老者告退。
堂内古朴简单,林立着的书架上面摆放着许多书,屋内的博山炉袅袅飘起灵犀香,老者捻起坐在棋盘旁,双手对弈起来。这位老者便是顾琰的恩师黎季,在他的心中也想起曾经顾琰,那个被称作大暨朝最为闪亮的一颗明星,他机智聪颖,许多事情都能够举一反三,别看年纪小,但每次的看法都正中弱点,有些想法往往还有些意外的效果,后面也是因为顾府发生了一些事,顾琰也才弃文从武了,不然在黎季看来,他的这个得意门生肯定会成为未来首辅,真是可惜了,但是现在可能也是另一种缘法。想到这一切也不得不说是他自己庸人自扰了。
顾琰从小厮手中结果绳子跨上马背,朝着府中赶去。刚在太学中便接到有重要消息传来,他急切的想知道是否有什么消息传来,也不管顾风在后面的喊叫声,太学距离府中不过只隔了三条街。
门房接过手中的绳子,他便绕过几条走廊,两个花园到达他平时常待的书房凌霄院。顾雨迎向前,压低声音对着自己说,“世子,那个人来了,正在书房等着你。”他听到也没应答一把掀开帘子进去内堂,顾风将门合上,为世子站岗。
而这边顾琰进入内堂,看见穿着一身黑袍子的男子正背对着他坐着,他大步跨过,在书桌前的位置落座,两人都没有开口,但两人的气息都十分的强大,谁都没让谁,就这么沉默了很久。
顾琰还是有点着急想知道消息,淡漠的开口:“这次有消息吗?”眼睛直盯着对方,生怕从对方平静的阴影中看出一点痕迹。“这一次得到一点消息。”对面的男人回他,可仔细听,男人的声音嘶哑,仿佛嗓子遭到烧伤一样导致发出的声音这么难听。
“是什么消息。”顾琰继续追问,实在是他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有这相关的消息,所以有一点失态,但是当时自己还小,只能寻找当时的知情人。
“军械图。”男人说出这三个字便再也没有说话了,两人都陷入沉思中。
“需要我派遣几个得力的人手在你身边吗?”顾琰又说。
男人直摇头,“不安全。”他知道男人想说的是这样不安全,有可能打草惊蛇,最终导致事情的失败。男人心里也是这样想,一是不安全;二是这件事总归需要私下打探,就怕被别人知道;三是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哑巴,会安全多了。不一会儿,男人便起身走了,顾琰并没有起身相送,陷入他自己的想法中,男人看着他的样子,本来都踏出屋子的脚步又停住了,侧身对着暗藏在阴影中的少年道:“放心,会成功的。”说完便扭头就走,也不在意少年的神情。
在顾琰踏进书房时,心中便生出多念头,不知道这一次有没有消息,虽说前几次都没消息,但他就不曾放弃过。可当男人用嘶哑的声音说出“军械图”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是没错的,可是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当时所在的老人死的死、伤的伤,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有知情的人。
这事涉及到顾琰的父亲定国公顾炎,虽说现在的顾琰还是世子,但府中做主的是他而不是他的父亲定国公,因为他父亲在元丰元年的一场战役中受伤,迄今还在昏迷。现在定国公府还有的只是一个老太爷,顾琰的祖父顾定山,现在的顾琰还不过弱冠。
当时父亲受伤的时候他才十二,并不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祖父只是叮嘱他千万不要过问,但一次意外的时候,他刚打算将自己在学堂中得到恩师黎季夸赞的策论拿给祖父瞧,希望他能够展开眉眼,别再为着父亲伤怀。当时的他以为父亲就昏迷几天就好了,以前父亲出征会受伤,休息几天就好了,但就是那一次,他走了一条同平时去祖父书房不一样的道路,到门口的时候看见没有人看守,按照惯例推开大门。
他想放在祖父桌上就走,可是在手触到门时听到里面传来讨论声,并且那讨论的人是自己的父亲,他才知道自己父亲在这场战役中遭到埋伏,本来按照他带领的军队肯定是能战胜蛮子的,但是这次却遭到意外,这次的结果是父亲赢了,可是赢的代价太大了,带的军队所剩无几,最后还是大将军成均及时赶到。
听到这里顾琰想也不想便推开了大门,里面的两人都惊讶盯着门口出现的少年。但顾定山却没唤人将顾琰带下去。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儿十分的聪明,以后的定国公府还要交到他手中,便让禀报的人退下,他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顾琰,并且叮嘱了顾琰不准去深究。
但依照顾琰的性格,他是不会将这件事情就这样的放过,但他面上却恭敬的应道:“是”。他直接走出了祖父的院子,转身便朝着自己的书房走去,将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夜,定国公夫人十分的关心顾琰,但是不管怎样敲门都未见他开门。晚膳的时候老国公来了一趟劝定国公夫人,最后也只得叹息道:“回去吧,会好的。”说完便也走了。
就这样过了一天一夜,顾琰从里面拉开了大门,先前喜欢穿白衣的少年变了个样子,也不再笑了,他如常的去学堂,但是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笑容,就连顾琰身边伺候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世子一夜中仿佛长大了。
也是从那之后,年过十五的顾琰便不太在意学堂的课业,而是时时跑去大将军管理的军营中,也是在那里,成圭真正同顾琰熟稔起来。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顾琰已经有着很好的武艺了,并且在十六岁时跟随大将军成均上了战场,并且在对阵南夷地区的战役中,顾琰所带领的那一队伍作为前锋,侦查到关键的信息才会战争快速的结束,并且他自身在同对方作战的时候,勇立战功,还生擒南夷的一个小王,班师回朝的时候皇上论工行赏是封顾琰为虎威将军。只是在京中大多数人称呼他为世子罢了,但是到了军营中大家都习惯称他为少将军,这也是因为他父亲那个威震四海的定国公,许多的将士都曾在他的麾下待过。
尚且年少的时候,顾琰便在找寻当时的知情人,但是因为年少许久没有消息,他也没有失望。于是乎,顾琰便打算从军营开始,从简单的将士做起。后来,他一步步的在军营中扎下根来,但是当时知情人大多都走散了,一次,他遭受意外,便碰到一个男子,那个男子救了他,但是他当时并不认识那个男子,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恰巧之后,才发现那个男人遭受到严重的烧伤,他便派遣帐中的军医替他医治。
而顾琰也从祖父定国公手中拿到一个关于父亲身边人的名册,虽然祖父要求自己不要过问,可是在自己找以前资料的时候祖父并未过分,默认了他的行为,这才会让他拿到这个名册。而从暗中便派遣人去探查这些人的消息,早在他十二岁时,他便拿出一笔钱暗中布置情报网,几年下来已初具规模,其中涉及各行各业,他便当时身边的顾雨主管消息网,具体的消息他便通过顾雨吩咐出去,京中较大的如意斋便是在顾琰名下,虽说是如意斋,但他并不是珠宝首饰行而是暨朝的消息售卖处,没人能够将这个同定国公府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