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婆在做饭,几个小辈也不好直接坐着等吃的,一起挤到宁家的厨房里帮忙打下手。
秦音听着热闹的声音,有些坐不住,问道:“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吗?”
想着秦音是金枝玉叶,宁婆不敢有所怠慢,而且秦音行动不便,使唤秦音干活她不太敢说,纠结间,就看见卫琤拿了一筐毛豆给秦音:“剥豆子,会吗?”
秦音高兴道:“会!”
“那你和宁簪姑娘一起剥豆子吧。”
“好!”
王湖见状,凑到卫琤旁边小声问:“她看不见,等会伤着就不好了。”
卫琤面无表情的往灶里塞柴火:“只是看不见而已,又不是断手断脚了。”
又侧目看了看和宁簪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剥豆子的秦音,跟着抿嘴笑了笑,无意识喃喃道:“有什么关系,开心就好了。”
王湖似是想到什么:“你......”
见心里话被王湖听去,卫琤蓦地抬头对上身旁王湖疑惑的视线,咽了咽口水,莫名有些心虚,将手里的柴火塞给王湖:“烧柴,不干活不能吃饭。”
说完,压着王湖坐下,自己快步走到宁婆跟前,侧目看了看说笑的两人,见秦音她们没有发现这边的异常,松了口气道:“大娘,我来切菜吧。”
宁婆有些惊讶:“卫公子还会切菜。”
卫琤笑了笑:“以前跟母亲学过几手,那时候母亲忙着干活,弟弟年纪小,家里的饭都是我来做的。”
宁婆有些惊讶,她瞧着卫琤通身的贵气,原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呢。
她将菜刀递给卫琤,慈爱的看着他:“那就麻烦卫公子了。”
卫琤接过菜刀,点点头,没有再多言,利索的切起菜来。
“咚咚咚”切菜的声音吸引秦音的注意力,宁簪凑到秦音边上,碰了碰宁簪的胳膊,轻声道:“卫少侠在切菜呢,刚刚我还看他在处理王大公子钓来的鱼,手法干净利落的很。”
秦音有些惊讶:“我倒是不知道,没想到还找了个什么都会的侍卫。”
午饭因为几人而变得热闹,宁婆家里第一次来这么多人,一直热情的为众人夹菜。
看着秦音碗里满满当当的菜,卫琤无奈道:“大娘不用这么客气,再夹下去,她碗都端不住了。”
宁婆笑呵呵应着,筷子转了个方向给王湖他们:“好,好。”
“大娘别理他,就他矫情些,您也尝尝这鱼,可好吃了。”王湖一边哄着宁婆,一边朝卫琤挤眉弄眼。
卫琤面无表情的把挑完刺的肉夹到秦音碗里,道:“吃饭都堵不住说话的嘴巴,嘴巴真大!”
“你!”每次都吵不过卫琤,王湖气得直往嘴里扒拉饭。
*
饭后,宁婆擦了擦手里的水渍,对宁簪道:“阿簪,方才我看宁牛她娘状态不太好,我不放心,你陪着贵人坐坐,别怠慢了人家。”
宁簪撒娇道:“娘,您就放心吧。”
“还有,明天是廿七,别忘了去娘娘庙里上一炷香。”
“知道了,每年要做的事情,我怎么会忘记。”
宁婆拆台:“你去年就忘记了!光顾着去山里玩,还是阿润提醒你才记起来去的呢!你这个人,就是容易忘记事情,昨天也是,叫你帮忙拿个东西,不知道拿到哪里去了,不见人半天......”
见宁婆大有唠叨的架势,宁簪赶紧推着宁婆往外走:“好了娘,快去找婶子吧,待会她要是又出去溜达了,您就又白跑一趟了。”
“好了好了,我走了。”宁婆笑呵呵的朝屋外走去,临走前还不忘叮嘱秦音等人玩得开心。
送走宁婆,宁簪不好意思的朝看了半天戏的众人笑了笑:“我们去院子里吧,那里有棵大树,坐在树下乘凉最舒服了。”
宁簪家的院子里有棵参天大树,看起来是有些许年头了。据宁簪所说,这棵树从宁家的祖先的祖先那辈开始就在了。
绿绿葱葱的,看着就很有生机。
树根深扎在地下,交错的树枝朝四面八方伸展出去,大片的绿色覆盖在树下的石桌下,投下一地凉爽。
秦音走着却感觉面前有什么东西划过自己的脸庞,她身上摸了摸,有些疑惑道:“这是什么?”
“啊。”宁簪上前帮秦音拿走挂在脸上的东西,小声道,“是王二公子做的蝴蝶。”
这几日王澄也经常来宁家村玩,东逛一逛、西逛一逛,凭着一张孱弱可人的好相貌,跟整个宁家村的人、畜都熟悉的差不多。他最常待的地方是就是宁簪家,借着认识药材的由头,时常坐在这棵大树下面忙活,一会看书写字,一会编蝴蝶。
秦音闻言伸手摸了摸,很长的一串,难怪都能挂在她的脸上。
其实不光这一串,起初王澄也只编了几只蝴蝶,他人看着瘦弱,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但编出来的蝴蝶却是栩栩如生,形状各有不同。
或飞舞、或翩跹。
宁簪当时就赞了一句好,他便开心的编了一下午,还兴致勃勃的要把蝴蝶全挂在树上。
当然最后是王湖动手挂的,他舍不得累着他弟弟。
宁簪将随风飞动的串串蝴蝶拨开,扶着秦音木桌旁坐下,望了望挂满枝丫的蝴蝶,和树下低头编蝴蝶的王澄也,低眉含笑。
“明儿廿七,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闲不住的王湖看弟弟编了一会蝴蝶觉得没趣,没话找话问道。
宁簪道:“也没什么特别的日子,只是十二年前的六月廿七,我生了一场大病,是我娘在山上的娘娘庙里求了一天一夜,我才好的。因此,每年那个时候,我都要去庙里上柱香,再求个平安。”
王澄也放下手里的蝴蝶,心疼的看着宁簪:“那场病,很难受吧。”
宁簪摇摇头:“我没有印象了,那场大病烧得我将小时候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但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烧迷糊了,就感觉到有神仙一直抱着我,是,一条龙的模样。”
“哈哈哈哈哈哈,你是说你小时候有个神仙救了你,还是条龙?哈哈哈哈”王湖笑得直不起腰来,“啊!”
秦音一拳捶在王湖背上,王湖顿时痛的没了声音。
宁簪笑了笑:“我之后也问过娘亲几次,娘亲说没这事。细细想想,我们村子附近也没有海,娘娘庙里拜的是菩萨,应该是没有龙的,可能真是在梦里见过吧。”
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宁簪说话的王澄也目光灼灼,强烈的让宁簪无法回避,直直对上他的视线。他的眼睛里情绪很多,宁簪能窥探出来的有心疼、有深情,还有一些她摸不透的眼神,总让她被牵动,随之产生不一样的情绪。
“也许是呢。”秦音道,“世界万物皆有存在可能,阿簪能遇到我们所遇不到的神龙,那必定是你的机缘了。”
卫琤冷不丁道:“你这样说话,像个和尚。”
秦音“噗嗤”一笑,被这句话戳中了笑点,她要早遁入空门了,就不会在这红尘里挣扎。
王湖小声嘟囔着:“哪有人说姑娘家像和尚的,小白脸真不会夸人。”
利剑出鞘,王湖头发掉了一缕。
卫琤恶狠狠道:“再让我听到你说‘小白脸’三个字,掉的可就不只是你的头发了!”
“啊啊啊,我的宝贝头发。”王湖急的上蹿下跳,对上卫琤凶狠的视线,只能委屈的撇撇嘴,“昭乐,管管你手下的人。”
秦音道:“那就请王大公子管管你的嘴了。”
王湖自知理亏,便躲到王澄也那里继续看他编蝴蝶。
午后天气转阴,时不时起一阵风,众人在树下躲凉快。
卫琤见王澄也编的兴起,也跟着学了几个,只是手不是很巧,编出了个四不像,被王湖好一阵嘲笑,但他乐在其中,还时不时拿着在秦音耳边晃悠,气得秦音朝他投了好几个石子,但都被他躲过去了。
王湖一边笑着卫琤,一边像个老妈子似得围绕在他弟弟身边,时不时提醒他喝水休息,来来回回也不嫌累。
宁簪坐在秦音旁边练字,那本字帖是秦音送给她的,得闲时便时常抱着。临摹了几笔,指着几个字问道:“这些字,我不认识它们,它们不认识我。”
王澄也闻言凑过来瞧了瞧:“这个是‘蓝’,青出于蓝的‘蓝’、这个也念‘篮’,是你采草药用的竹篮。这个是“巨”,这个是‘庞’,都有大的意思。”
宁簪跟着念了几下词意,便笑道:“这些字可真有趣,写起来不同,读起来却相同;读起来不相同,凑在一起却相同。”
她又抬头看了看碧蓝的天空中,大朵大朵的白云,琢磨了一下:“就,好像这天上的云,地上的树,都可以叫做云啊树啊,但每个云每个树都不一样。”
王湖插科打诨:“嘿,快别说树了,就说我们这几个人,阿也长得高,我长得俊,卫琤长得不一般,每个人也都不一样。”
卫琤闻言揪起王湖的领子,拿四不像直戳王湖的脸,咬牙切齿道:“什么叫长得不一般啊?”
王湖连连求饶:“意思是,武功厉害的不一般,厉害的不一般。”
知道王湖喜欢动不动就嘴贱一下,卫琤也没有真和他生气,丢开王湖之后又坐回到秦音身边。
秦音听着耳边几人的嬉闹,转了转手里的四不像,也跟着说白话:“名字不一样,长相不一样,心性不一样,说话方式也不一样。”
宁簪挽着秦音的胳膊笑道:“什么都不一样,不一样的宁簪认识不一样的昭乐。”
秦音同她顿时笑作了一团,耳边听到风吹动树枝,树枝上的蝴蝶交叠在一起发出沙沙的声音,她轻轻舒了一口气,心情豁然开朗了起来。
宁簪依偎着秦音,亲昵的用脸颊蹭了蹭她的胳膊。
她早就在连伊那边听说了秦音和方县令商量着九陵要办女学的事情,也有好几个同村女伴及家人来向她询问这件事情的真假,她们都很兴奋。
宁簪嘴巴一张一合,呢喃道:“昭乐,认识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