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正门

    宝钗进宫的事情被耽误了几个月之后,总算还是落实了。

    此时已将近盛夏,之前做的那些冬衣已经穿不了了。幸而薛姨妈和宝钗没有放弃过,还一直在做应季的新衣服,时刻准备着。

    这时候她们可不敢再麻烦贾府的人帮她们裁衣了,只能自己点灯熬油的干活,要么就从外面买。

    进宫当日,宝钗与薛姨妈三更天便起了。洗漱梳妆打扮,检查行李,一直忙到四更天,便急急的出了贾府,往皇宫的方向赶。

    薛蟠前一天还说了自己一定要亲自送妹妹进宫。然而到了正日子,他却睡在床上起不来,把薛姨妈气的半死。

    这哪里是跟薛蟠吵架的时候?

    宝钗连忙阻止了自己母亲:“妈,姨妈派了贾家的车夫送我们,他是最熟悉这条路的,有没有哥哥也一样。”

    薛姨妈便住了手,拉着宝钗上了马车。

    天还未亮,街道上静悄悄的,偶然有需要早朝的官员们的马车或者轿子经过。

    到了丽正门,这是她们被通知要从此处进宫的地方。宫门却关的严严实实的,一个人也没有。薛宝钗与母亲便都慌了手脚。

    薛姨妈问:“你是不是记错地方了?是从别的门进去吧。”

    薛宝钗一向记忆力是最好的,而且处事非常谨慎。阳城郡主通知她的时间、地点,还有一些其它她觉得可能会有用的细节,她都一一的抄录了下来。没进宫前的这些日子,她天天都当书一样的背呢。

    贾家的车夫也蒙了。他之前也送过不少贾家人进宫来朝贺,或者领年节的赏赐,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见薛姨妈和宝钗两个完全手足无措,车夫也在那里拼命动脑筋:“外命妇们进宫,很少走这个丽正门。老太太、太太她们,经常走的都是丹阳门。就前一阵顾太太带着林姑娘进宫去,也走的是丹阳门呢。”

    宝钗和薛姨妈听了便觉得有了主心骨,就催促车夫赶紧往丹阳门去。

    皇宫挺大的,绕到丹阳门去又花了不少时间,到了丹阳门外,这次门确实是开着的,而且门口站着高大的侍卫。车夫便上前交涉,说自己送了郡主的伴读来。

    谁知那个侍卫却是一脸蒙圈,今天他没有接到这个任务呀。

    凡是外面的人进宫,要么就是有固定的门籍,这就相当于你有了通行证,每次刷脸刷证件都可以进去的。要么便是有一些临时的符牌,而且这种情况,一般都有宫人负责引领。等人出宫后,符牌便被收回,只能用那么一次。

    薛宝钗手上并没有任何的凭证。侍卫这里也没有备档,说今天有这么一号人要从此处进宫。

    薛宝钗忍住泪意,将自己之前预备好打赏宫女太监的银子拿出来,塞到侍卫手里。

    侍卫不像之前那样不耐烦了,但他对薛宝钗的这种情况依然是爱莫能助呀。除非他不要命了,否则怎么敢放一个陌生人进宫去?

    薛宝钗又问侍卫,今天其他的门是不是有预备着迎接公主郡主的侍读。侍卫只一味的摇头说不知。

    这便又走到了死胡同。银子也白花了。

    薛宝钗与母亲重新上车,贾家的车夫将车赶起来,然而却不知道该去哪里。

    现在要去荣国府求助吗?那再赶回皇宫来,不是铁定要迟到了吗?

    在迷茫之下,薛宝钗便同意了车夫赶着车去下一个宫门碰碰运气。

    下一个他们去的却是官员上朝要走的大夏门。今天正是上朝的日子,这里汇聚了不少轿马。

    这就更麻烦了,薛宝钗她们挤不到前面去,只能在后面排队,可是她们手里又没有进宫所需的凭证,排到宫门前,又要被人挡回来吗?

    薛宝钗和薛姨妈已经是六神无主,说不出话来,车夫觉得等在这里不是办法,不如还是回贾府去,便驾着马车开始转弯。谁知这里地方拥挤,转弯时却碰上了另一辆马车。

    薛姨妈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

    今天真是倒霉透顶!

    那人的随从过来交涉,语气倒很客气,应该是不知道这里面坐的是哪一位大人,兴许是自己家老爷得罪不起的。

    薛姨妈和薛宝钗都吓坏了,一时没有人答应。车夫不得不壮着胆子说,自己今天是来送郡主的侍读进宫的。

    这真是稀奇。

    郡主的侍读?难道车里坐着的竟然是女眷吗?

    长随过去回报给自己老爷,那人也不相信。这里全都是来上朝的官员,怎么可能有什么女眷?

    物反常即为妖。那位官员便吩咐长随将这辆马车看好了,再使另一个小厮,去找这里负责管理秩序的御史。

    那御史名叫陶资,他听了小厮的汇报,自然把这当做一件大事来办。他在这里工作了6年,每次上朝都由他负责管理秩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怕不是谁派来的间谍或者刺客吧?

    那还了得!

    那人便带着侍卫,将薛宝钗的马车包围了。薛宝钗与薛姨妈不得不走下车来,含羞忍辱在这许多人面前讲清楚自己的来历。

    听到薛宝钗说自己是从荣国府出来的。陶资心下一动,问:“你们跟林御史是什么关系?”

    等她们问明白了林御史指的是林如海。薛宝钗已经找回了一些勇气,便将她们与林如海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说清楚了。

    陶资掂量了一番眼前的二主一仆,似乎觉得她们不是刺客,遂下决心道:“你们坐了车跟我来。”

    陶资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他去找了谁。却被他问明白,今天的确有公主与郡主的侍读们要进宫来,便从丽正门入,不过时间不是五更天,而是辰时。这足足差了两个时辰呢。

    宝钗今天足足跑了三个宫门,又在侍卫和陶御史这里耽误了许久,如今已经是过了辰时了。

    陶御史便说:“丽正门平时无事是不开启的,此时大概是再次关闭了。”

    薛姨妈今天受了许多惊吓和波折,此时只想回家去。宝钗却说:“我们再去丽正门试试吧。”

    薛姨妈拗不过自己女儿,她们便再次坐着车来到丽正门外。谁知道丽正门却依旧半开着,门口有个宫女在那里东张西望。等离得近了,宝钗看清楚这是阳城郡主身边的人,心下不由得一暖。

    那宫女名叫万芳,见了宝钗就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我在这里等你半天了,你怎么才来?本来他们是要关门的,我用了郡主的面子,才让他们再多等一刻。你知不知道在宫里坏了规矩有多麻烦?”

    宝钗哪里敢说什么,便任由她数落,一面跟着她通过了侍卫的检查,迈入宫门。

    宝钗看清了她的临时通行证就在这宫女手中。她心里乱糟糟的。皇宫也很大,一般的人是没有在宫中乘轿辇的特权的。她们只能步行。

    幸而金雀殿离丽正门也不远,她们步行了两刻钟,便见到了这所飞檐斗拱的漂亮宫殿。

    这是最近才刚刚修复和改造过的,便给了公主、郡主们作为读书之所。因为完工的那天,有一只雀鸟立在飞檐之上,太阳洒过来的金光笼罩了它,因此便命名为金雀殿。

    宝钗跟着万芳走入殿内,殿里乱哄哄的,原来今天上午是所有人第一次见面,没有安排课程,只是让大家都互相认识一下。

    宝钗来晚了,一进来变成了众人的焦点。面对大家或询问或质疑,宝钗只能说:“我记错了时辰,来晚了。”

    万寿公主的女儿曹徽一向心直口快,便当着众人的面说:“姐姐你的侍读真笨,你是怎么选的?”

    万寿公主是义忠亲王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元后所生。太上皇虽然没有像疼爱义忠亲王一样,但给万寿公主的待遇也高出其他公主。

    万寿公主的女儿本来不一定有爵位的,太上皇居然封了郡主,与亲王之女等同。

    曹徽小郡主比阳翟、阳城姐妹两个略小了一点,因此叫她们姐姐。

    阳城郡主听了,只是淡淡地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被好几个人嘲笑过的薛宝钗只能默默的跟在阳城郡主身后,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之前这些女孩子们已经互相行礼、引荐过了。她们现在都认得彼此。但是宝钗来晚了,没有这样的机会。阳城郡主也不为她介绍。她只能留神细听她们之间的对话,努力分清楚谁是谁。

    公主们未出嫁之前,都住在各自母亲的宫殿内,而郡主们原本在宫中是没有住所的。但是她们要在这里一连读书七日,来回进出宫门实在是不方便,路上也要耗费许多时间。因此皇后便下令为郡主们在金雀殿后面收拾出几间屋子。

    阳翟,阳城姐妹两个挨着。因此薛宝钗便跟阳翟郡主的侍读王梓蕙挨着住。之前看到薛宝钗来晚了,而且受了很多奚落,王梓蕙一直默默的关注着她,为她着急。等到她们吃了饭,回到各自屋中午休,王梓蕙便来看她。

    薛宝钗正在那里悄悄抹眼泪,看见王梓蕙进来,便强装无事。王梓蕙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薛宝钗会在进宫的第一天捅这么大个娄子?

    不过为了安慰宝钗,她也只能说:“过一段时间她们也就忘了。要是课业多起来,也就只有操心课业的力气了。”

    薛宝钗先问她下午她们要学什么,先生是谁?王梓蕙却也一点不知道。

    等到他们两个人聊完,王梓蕙要转身出去的时候,薛宝钗才问了一句:“今天进宫来的符牌,是谁给你拿着的?”

    王梓蕙没想到她问了这么一句,便顺口答道:“是我的丫鬟玉蕊啊,怎么了?”

    薛宝钗摇摇头:“无事,我不过随便问问。”便送了王梓蕙出去。

新书推荐: 重生后强宠废物美人(女尊) 山鬼人间 荒草丛藏秋 兰溪怨 空山梦死 夏日呢喃 一篇娇妻文 真千金回来后假千金被送给暴君和亲 把总裁的爱猫绝育了怎么办 这难道不是甜甜的恋爱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