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久安吩咐完事情,就去帮小皇帝做了一副眼镜。
大魏已经有了“叆叇”,即单片放大镜。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还没有发明出来,更别提度数精准。
眼镜这种细致的东西,就算现代人掌握了原理,也很难做出适合的。
但齐久安是谁啊?她的眼睛就是尺。
她用水晶块制作基本形状,再粗磨、精磨,用鹿角粉抛光。牛角做眼镜架,轻便又结实。
这样陆续制作了七天,终于赶在万寿节之前让小皇帝戴上。
否则她辛辛苦苦操持的宴会,在小皇帝眼里却糊成一片,这不是亏大了吗?
原剧情中小皇帝多半也近视,越拖越严重,到成年估计已经半瞎了。怪不得出宫会把瀑布看成水龙。
这种细节原剧情都没表现出来,齐久安亦无从得知。
成年后的小皇帝自然会把这笔帐都怪在荀祜头上。他不会反思自己讳疾忌医,只会觉得他是忌惮荀祜的势力,不敢让御医发现自己的弱点,才忍辱负重。
一个人童年不幸,少年胆战心惊,成年后发育不良,眼睛还看不清,被人耻笑,要是他心理健康才有鬼。
小皇帝戴上眼镜,世界顿时清晰许多,杨太傅上课写的板书也能瞧见了。
齐久安提前跟唐弛月和崔翊打了招呼,这两人正围着小皇帝夸他装扮标新领异,问他在哪儿买的。
她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煞费苦心。
小皇帝表面无动于衷,其实隔一时半刻就擦擦眼镜,水晶镜片亮得反光。
小皇帝拿到禁军统领权后,一些人得到消息,心思活泛起来。虽说眼下还是荀祜势力大,但都说富贵险中求。锦上添花有什么意思,雪中送碳才难。
于是就有人下了课就借问学之名接近小皇帝。
邹衡在角落里看得冷笑不止,荀祜阴戾,难道皇上就是个好相与的么?
他不过说了两句齐久安的不是,小皇帝差点不念旧情把他皮扒了。不知道的以为齐久安是他亲姐呢。
果然,有人差点压到桌上的眼镜盒。
小皇帝的镜片下透露出杀意,那些人忙不迭作鸟兽散。
弘文馆提早下了学,明日万寿节,是大节日。
天公作美,当日是个大晴天。小皇帝为了保持帝王的威仪,需要戴十几斤的冠冕。
齐久安为了减轻小皇帝的负担,让人在紫宸殿庭院中设置了龙亭。鼓乐齐鸣,小皇帝端坐在亭中的龙椅上,看群臣拜贺。
光朝贺大典就进行了整整一上午,中午才转至千秋殿宴请诸臣。
大魏国力强盛,诸使臣来贺,献上各国珍品。随后是臣子进献寿礼。
齐久安送了一副“九州舆图”,将天下地图制成可拼接的紫檀木拼图。每座山的高度,每条河的宽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份礼物的珍贵性难以言喻。
对一个十岁的孩子而言,是个稀罕的玩具。对一个帝王而言,是举世难寻的战略资源。对渴望权力的小皇帝而言,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馈赠。
小皇帝收下礼物,满眼喜悦,当即就说了三个好:“齐尚仪这份礼物,最得朕心!”
花了大把时间精力寻宝的邹衡:……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送。
荀祜默默喝了一口冷酒。
不过是一副复杂的七巧板而已,工匠打制的罢了,他生日收到的可是齐久安亲手摘的雏菊。
阮总管担忧地向荀祜投去一眼。
王爷对自己的酒量心里没点数吗?怎么把酒当水喝呢?
荀祜送的礼物很没诚意,从库房里随意挑了一样。
照样有大臣闭着眼睛夸心思奇巧。
小皇帝很给面子,也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
齐久安很惊讶,没想到小皇帝肯说违心话了,难道这就是人类常说的“长大总在一瞬间”?
下一秒,小皇帝就话锋一转:“今日是朕的生辰,朕却想起先帝昔年万寿节时,曾亲手为义弟——也就是摄政王,系上祈福绶带。礼部可有记档?”
一提起先帝,众人心里就大喊不妙。
果然,荀祜原本还算淡然的神色,立马沉了下去。
礼部尚书被迫站出来:“回陛下,确有此事。”
“先帝临终前还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这位义弟。”小皇帝突然压低声音,“可他走后,摄政王连他最爱吃的蜜饯金橙,都没让人供过一回。”
偌大一个千秋殿,鸦雀无声。
愍帝在时,施行仁政,体恤百官,尤其在荀祜的对比之下,有不少大臣怀念愍帝。
可人没了就是没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荀祜摆明了不喜欢提先帝,他们为了脑袋和全家老小不敢多一句嘴。
甭管仁德不仁德,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现在小皇帝这么明目张胆地往摄政王心窝里刺刀子,他们都恨不得把耳朵捂起来。
只有一个人不仅不装透明人,还笑出了声。
大臣都心下一惊,想谁这么大胆,悄悄抬起头望了一眼。
慕容泽啊,那没事了。
他一直无法无天。
小皇帝正酝酿情绪呢,乍听到这么一声,猝然回头,眸色森然:“谁?”
慕容泽毫不掩饰,出列。
小皇帝打量他片刻:“你是……岐王?”
小皇帝在以往的宴会上见过他。再加上小霸王之名在宫里确实是相当响亮。他也有所耳闻。
慕容泽应是。
慕容泽是先帝的亲弟弟。如果是寻常人,应当会爱屋及乌,对他包容一些。但小皇帝不是寻常人,他的耐心精确到个人,不包括亲族。
况且慕容泽在先帝在的时候也没干什么人事。
所以小皇帝语气危险道:“为何而笑?”
慕容泽直视龙颜:“蜜饯金橙平民百姓亦可食,身为帝王,何等尊贵,却偏爱此等价廉之物,因此发笑。”
这话像是在明贬暗褒。
帝王早就不需要用昂贵的食物烘托自己的身份,喜欢小玩意儿反而显得亲民。
当年宫里传出先帝爱吃蜜饯金橙的时候,民间还热闹过好一阵子呢。金橙的价格水涨船高,点心铺里一橙难求。
然而熟悉慕容泽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在耻笑先帝。
这哥俩当初闹得不可开交,没道理死了以后就开始缅怀旧情了啊。
慕容泽压根不是那样的性子。
偏偏小皇帝与慕容泽不熟。
那句“身为帝王,何等尊贵”,更是取悦了他。
小皇帝随口斥责了几句就让慕容泽退回去,继续向荀祜发难:“朕知摄政王平日公务繁忙,恐难顾及兄弟私情。
恰逢今日,桌上有一道蜜渍雕花,与金橙口味相似,想必先帝也爱吃。摄政王不若托举这道菜,向先帝陵寝行跪拜大礼,也算全了心意。”
小皇帝说完,荀祜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一只手握着玉杯摩挲。
群臣只怕他什么时候暴起,把玉杯砸到小皇帝面前。那今天不死几个人真是收不了场了。
他们正害怕,小皇帝又把火引过来:“众卿可有异议?”
他们既不敢有异议,又不敢没有异议。
局面僵持不下,小皇帝面露不满:“摄政王为何还不跪拜?莫非是觉得先帝亏待你不成?还是……诚心与朕作对?”
齐久安的心已经死了。
她后悔给小皇帝读龙傲天小说,搞得小皇帝以为每逢危局,一定会有机遇从天而降助他破局。
小皇帝只有她这个自身难保的人工智能。
连想更新系统都没积分。
小皇帝现在无非是仗着有禁军统领权,料定荀祜不敢在宫里杀他,才这么硬刚。
但荀祜要杀他有千百种方法,宴会过后防也防不住。
“先帝不爱吃蜜饯金橙,也不会爱吃蜜渍雕花。”荀祜到底忍住了没动手,垂下眼睫,似乎在回忆什么往事。
“先帝爱吃皇上桌上的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这道菜很特殊,口味多好算不上,但只有皇帝才能享用。
用燕窝、鱼翅、鲍鱼拼出“万寿”二字,周围摆百颗桂圆。食材须各国进贡,摆盘要内务府画师设计,是道形式大于内容的菜。
群臣莫不在心中感叹摄政王脑筋转得快。
皇上最看重的便是帝王威严,不可能让荀祜动这道菜。
皇上方才又重点提了摄政王与愍帝的兄弟之情,不论事实如何,摄政王大可以说他是最了解愍帝喜好之人。
摄政王说愍帝爱吃万寿无疆,他就爱吃。
这下下不来台的人成了小皇帝。
他不甘心就这样错过这个机会,但谁知道荀祜会不会“手滑”把万寿无疆打翻?
他冒不起这个险。
最后还是杨太后出面,说了“兄弟之情不在虚礼,先帝在天有灵自会保佑大魏”云云。
总之还是一些场面话,把事情轻轻带过去。
众臣松一口气,这下能好好吃席看戏了吧?
然而细心的人,比如崔翊,吃一半抬头看见慕容泽的席位空了,心头一跳,顿感不妙。
几个歌舞下来,安然无恙。
崔翊以为是自己想多了,下一刻就听见太监报幕“岐王献艺天河落焰——”
众臣一口饭堵在嗓子眼里。
天河落焰,名字取得挺美,若是旁人来演他们还会期待一下。
可换成慕容泽来演,他们只会觉得,这名字听上去危险性也太大了。
饭是不能好好吃了,他们只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欣赏这出戏。
齐久安却不慌不忙。
她早有准备。
她慢悠悠把面前桌案上的珍馐一扫而空。
小皇帝发现还多赏了几道菜给她。
慕容泽在万众瞩目之下出场,如彩排时一般表演了一手火箭。
众人看得心惊肉跳。
不过出乎意料的,那箭倒是射得很稳,没偏哪怕一分一寸。
当初兄弟二人中,愍帝贤能,风头远远盖过了弟弟,弟弟被衬托得像个心狠手辣的纨绔子弟。
如今一看,身手倒是不比愍帝差许多。
齐久安一直等着有一箭朝荀祜面门而去,可是等到铜盏灯下的彩绸燃尽。凤凰都涅槃了,也没见慕容泽下手。
难道慕容泽改性了?
当然是不可能的。
只见他翻身上马,冲着宫人专门砌起的墙连射数十箭。
火势渐渐小了,墙上发黑的印迹显露出来。
原本“天下太平”四个字变成了“天下不平”。
含义南辕北辙。
在万寿节上当着群臣的面搞这一出,慕容泽当真是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