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之前听那女子和那神秘声音说扶苏劝谏他‘远方黔首未集’,他将扶苏发配到了上郡时,嬴政并未在意,当时他心想的是,就是因为他当时发配了扶苏去上郡,身边没有可靠的儿子,才让胡亥那孽畜得了先机、假传遗诏,因此秦始皇已经决定,以后时时刻刻都要让扶苏留在身边,实在不愿意听他说话,让他闭嘴得了。

    可万万没想到,秦朝的灭亡真跟扶苏所言有关,黔首们尚未安定,真成了大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不得不让嬴政考虑自己究竟还打不打这两场战役了?

    思来想去,嬴政决定匈奴还是要打的,正如那女子和那古怪声音所言,匈奴闯入中原,且逼近大秦腹地,怎么能放任对方在中原肆虐呢?

    其次,嬴政已经深深对那叫‘冒顿’的匈奴继承人起了警惕之心。

    无论对方那一统草原开创匈奴帝国的庞大功绩,亦或者是匈奴帝国里,堪比他和那位汉武帝排行前三的匈奴皇帝,这样的评价足以成为未来大秦继承人的心腹大患。

    尽管那后世女子并未说秦始皇的寿命,但秦始皇已经隐隐从对方的话中感受到了自己余下的寿数不长,看来自己到底没有找到长生不死药。

    既然没办法长生,那么秦始皇就要确保未来能给扶苏留下一个没有太大隐患的朝堂。

    连接替了大秦的大汉都被匈奴开国皇帝围了七天七夜,若是他离世后,成为二世的扶苏又能抵抗得了这样强大的敌人吗?

    所以,秦始皇暗下决心,百越暂时可以不打,四年前伤亡那么多的人,大秦的黔首们还未缓过来,此仗可以留给扶苏打,亦或者留给未来的大秦皇帝们打。没道理大汉携五代人打跑匈奴,他们大秦就不能携五代人打赢百越嘛?

    如今相比百越,自然是打匈奴收益更大,首先可以收回中原,其次要灭掉匈奴未来的王,后者一定程度是最重要的。

    秦始皇下定决心后,终于合上了手里的《录图书》,以刚才卢生的谏言回答他。

    “卢博士所言有理,‘亡秦者胡也’,必是匈奴人居心叵测,亡我大秦之心不死。蒙恬,上前听令。”

    “臣在!”

    “命你在一个月内整顿大军,率领30万精锐之师,拿下匈奴。”

    “唯!臣若拿不下匈奴王的人头,愿提头来见陛下。”蒙恬大声道。

    君臣之间显然默契十足,尽管嬴政没说什么,但以蒙恬的聪明,立马就回应了嬴政,他必拿下匈奴王的人头来见嬴政。

    同时,君臣二人都知道,这个匈奴王绝不是眼下匈奴的王,而是未来那位一统草原建立了匈奴帝国的匈奴皇帝,冒顿。

    君臣说完,其他人又照例上奏了些其他事,这些大臣们,昨天秦始皇已经派人一一警告过他们了,今日若是听到如昨日那样古怪的事,全当做听不见,照例上朝即可。

    而另一边,眼见秦始皇再次安排蒙恬攻打匈奴,那女声再度开口。

    【系统,我们也是见证历史了吧,卢生给秦始皇献上《录图书》,秦始皇发兵北上攻打匈奴。】

    【嗯,这一幕正是《史记.秦始皇本记》里的一幕。】

    【秦始皇打了匈奴,之后是不是就是焚书坑儒了?】

    【不错,但他是先焚书,后因为卢生逃跑事件,才坑儒的。】

    霎时间,秦始皇看向跪坐在蒙毅旁边此刻脸色煞白的卢生,眼神极其冷酷。

    卢生旁边的蒙毅也附在他耳边,轻声威胁。

    “卢博士,你若是坏了陛下的事儿,可要好好考虑你三族啊。”

    卢生身子颤抖,哆哆嗦嗦道。

    “下、下臣知,不敢惊扰神迹。”在卢生眼里,那女子和身边人奇异的对话,简直骇人,堪称神迹。

    哪怕对方话中对他不利,在身边蒙上卿的威胁和监视下,他也不敢有任何举动。

    随后,朝堂众人就竖起耳朵,听那女子和那古怪声音的对话。

    【焚书坑儒还有卢生的事啊,我怎么不知道?】

    【因为本来是焚书坑术士的,牵连了一下儒士,后来儒家在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家为了凸显自己被秦始皇迫害,渐渐就成了焚书坑儒。】

    【那为什么跟卢生有关,你跟说具体说说。】

    【焚书是先开始的,秦始皇46岁时,仆射周青臣在酒宴上夸赞秦始皇功绩大,把秦始皇夸的很高兴,但博士淳于越则对秦始皇说,周朝有一千多年,靠的是子弟分封治理天下,现在陛下一统天下,宗室子弟都是普通人,万一出现田常六卿那样的乱臣,该如何挽救?又骂周青臣阿谀皇帝,不是忠臣。意思就是担心现在秦国版图大了,秦始皇不靠宗室子弟管理,万一出现乱臣,整个国家该怎么办?反正就是支持分封制的意思。秦始皇就让重臣讨论这件事。】

    【然后,丞相李斯说现在时代变了,陛下建立万世不灭的功勋,不是愚蠢的儒生能理解的。还说老百姓应该努力种田,士人应该学习法律,腐儒不学律令,推崇古人,否认当今制度,霍乱民心。他冒死谏言,是因为读书人爱高谈阔论,诽谤现在大秦的制度,并且成群结队非议朝廷政令,用大言欺骗君王,盗取名誉。如果不禁止,君威下降,朋党之风自下形成,应该禁止这些人。同时,请求焚书,让秦始皇把非秦朝的典籍都放火烧掉,其手段也非常残忍。让非博士官职暗地收藏《诗》、《书》、等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焚毁;聚集多人讨论《诗》、《书》的处死;厚古薄今诛杀全族;官吏知情不报的,同罪论处;不烧书的刺面充军边塞服劳役。只有医书、占卜、种树农桑这类的书籍,不必销毁。秦始皇听到就同意了。】

    对方说完,只见那女子又说。

    【哎,李斯焚书的目的,看似是为了秦始皇好,实际上也有大私心,他就是想打压其他诸子百家,扩大法家势力。站在他的法家领头人的举动来看,可能没问题。可站在皇帝的角度,那就大大有问题了。秦国本来就推崇严苛的秦法,这么一搞,国内黔首越发接受不了这样的高压统治,迟早会出问题。何况,这两人焚书的举动,简直就是华夏民族的罪人。那么多典籍到后来要么失传、要么残缺不全,不怪史书骂他两千年。那些典籍可是很重要的民族瑰宝,就这样被他给焚了。】

    一人一统说完后,朝廷彻底寂静,尤其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博士,更是气红了眼。

    淳于越已经是儒家相对来说比较圆滑的儒生了,他觉得自己说的也没错,怎么李斯就这么对他们儒家?不但诽谤他们儒生结朋党造谣不敬君上,还要烧毁他们儒家的典籍,这是要灭他们儒家的根啊,甚至要灭绝百家的根啊,此事绝不能让他得逞。

    激愤之下,淳于越差点就要不管不顾弹劾李斯了,幸好他还记得昨日宦者们去他家中的提醒,硬生生把这口气忍下了。

    而秦始皇这会儿也是十分纳闷,他怎么就成了罪人了?华夏民族,秦始皇自然明白,那是后人们的自称。可他还是想不明白,那后人之前还说他是历史上排行前三的皇帝,怎么现在又说他是罪人,被史书骂了两千年?

    李斯更是诧异,先前那女子还说秦之后的汉朝,居然发展到独尊儒术了,以至于李斯更加忌惮儒家,但万万没想到转眼就成了他差点灭绝百家?

    可即便灭绝了百家,只留下法家医家、和方士,又怎么能算是后世人眼里的罪人呢?

    君臣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后世人眼里的罪人,可不等他们深思。

    又听到那女声说。

    【系统你还没说焚书坑儒怎么跟卢生有关呢?】

    【秦始皇寿宴结束后,次年,他又开始耗费大量资源修阿房宫,卢生因为找不到不死药和仙人,骗秦始皇说,他一直找不到不死药和仙人,是因为有什么妨碍他们。他心想,君王得隐蔽行踪躲避恶鬼。恶鬼躲避了,真人才会到来。真人水火不侵、腾云驾雾、寿与天齐,皇帝不要让人知道你居住的宫殿,之后不死仙药才会找上门来。秦始皇被他骗到了,听了他的话,照做了。如果有谁说出他住的地方,处死。后面有人泄露了他的行踪,因为找不到人认罪,将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再没有人敢透露他的行踪。】

    【但是,卢生深知这样的举动是骗不到秦始皇的,他和侯生私下骂秦始皇,说秦始皇为人刚强、暴戾,自以为是,为所欲为,认为古今没人胜过他。还专门任用狱吏,放着七十位博士不用,丞相大臣也只是接受他的命令,一切都依靠皇帝。皇帝喜欢用刑罚杀戮建立威严,天下人都怕他,没人敢尽忠直谏,君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一天比一天骄狂。他胆颤心惊地整天说些欺骗的话,取悦皇帝。而且秦朝规定一个人不能同时兼修两种方术,考察自身本事不精,就要被处死。还说秦天下之事不管大小都由皇帝裁决,公文多到用秤称,不完成定额他不休息。他贪恋权势到这种程度,我们不能替他寻找仙药。后来,俩人就逃走了。】

    不得不说,听完这话,卢生脸白的跟鬼一样,整个人仿佛失了魂一样,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整个人身子一软,彻底歪倒地上。

    旁边蒙毅很有眼色,扶起卢生,一脸焦急道。

    “陛下,卢博士从碣石回来,吃了大苦头,如今劳累晕厥,还望陛下恩准,臣送他回家。”

    秦始皇冷冷看了地上晕倒的卢生一眼,紧接着冷哼道。

    “呵,既然劳累晕厥,便留在宫里让少府太医令为他医治一番。”

    说罢,宦者令招来几个宫人,将卢生拖了下去。

新书推荐: 嫁魔尊 不平等婚姻 黑莲花恶女拒做笼中雀 当母单遇到了天菜 天乩之见青山 豆腐西施在线摆摊(美食) 穿越古代当丫鬟 养兄位极人臣(重生) 爱情婚姻大酱缸 我是你的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