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的事,不分类到人物章节中。
(1)爱情竞争戏的人物关系
男主角爱女主角,女主角爱男主角。
女二号爱男主角,所以女二号和女主角竞争男主角。女二号希望男二号得到女主角,这样就摆脱与女主角的竞争,所以女二号撮合女主角和男二号。
男二号也爱女主角,所以男二号和男主角竞争女主角。男二号希望女二号得到男主角,这样就摆脱与男主角的竞争,所以男二号撮合男主角和女二号。
男主角讨好女主角的亲朋好友,希望他们撮合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情。
女二号讨好男主角的亲朋好友,希望他们撮合女二号和男主角的爱情。
另外的技巧:追求男二号的女配角爱男二号,后来男二号爱上这个女配角,这样男主角就没有了竞争对手,而得到女主角。
男女主角都有亲人和朋友。
(2)女二号
女主角和女二号的竞争过程中,双方要实力平衡。如果一方实力占绝对优势,那么竞争一下就赢了,竞争一下就结束了,故事可能也就早早结局了。
男主角爱女主角,爱情上女二号占劣势,其它方面女二号就要占优势,这样女二号才有资本跟女主角竞争。如果女主角占绝对优势,就没法写女二号和女主角的竞争了。
女二号的优势:
女二号更痴情、更努力的追求男主角。
女二号和男主角,彼此知心,情感容易沟通、融合。
女二号和男主角有一样的兴趣特长,彼此能谈到一起去。
女二号更善于讨好男主角,了解和满足男主角的各种需求。
女二号是男主角的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友谊深厚。
女二号有更多机会跟男主角在一起。
女二号身份地位高,家庭背景好。男主角遇到困难时,只有女二号能帮得了男主角。
男主角有求于女二号,所以女二号的要求,男主角也要答应,只能去帮对方的忙了。
女二号是男主角的上司,男主角必须听从女二号。
女二号让男主角的亲朋好友帮忙撮合爱情,男主角身边有一群人在帮女二号。
男主角亏欠女二号。例如男主角无意导致女二号受了重伤,男主角一直很内疚,一直照顾、补偿着女二号。
男主角擅长或欣赏的事,女二号就在这方面上努力,希望得到男主角的赏识。
女二号知道男主角月底又没生活费了,于是给男主角做饭、送饭,满足男主角的物质需求。
女二号做了感动男主角的事。
女二号为男主角付出了很多,舍弃了自己重要的事物。
(3)女二号的心理平衡
男主角和女主角要去哪里玩,女二号也要跟着去。
男主角给女主角买了礼物,女二号也想要同样的。
男主角和女主角旅游回来,女二号要男主角下次带她去。
男主角只有一个宝贵的东西,结果送给了女主角,而没有送给女二号,女二号就吃醋、嫉妒。
女二号学习模仿女主角:
女二号观察女主角哪些方面吸引男主角,女二号就模仿的去做。
女主角会做男主角爱吃的饭,而女二号不会做。所以女主角去超市买食材,女二号也跟去买一样的,并问女主角那饭是怎么做的。
女二号刺激男主角:
虽然男主角爱的是女主角,男主角告诉自己,不可以对女二号动情。但是男主角看见女二号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亲密,心里还是会难受,于是对女二号动情。或者女二号故意和不爱的人亲密,表现给男主角看,故意刺激男主角。
女二号受刺激:
男主角爱女主角,而放弃女二号时,女二号就会受刺激,而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
男主角放弃女二号之后:
男主角和女二号在初次见面、初次相识的地方分手,那样会更让读者伤感。
女二号为了追求男主角,做了很多事,例如每天等男主角一起上学,和男主角加入同一个社团。男主角放弃女二号后,女二号再也不会出现在男主角上学的路上和社团里。男主角已经习惯的事,突然改变,就会有一种凄凉感、寂寞感。
(4)男二号
男二号和男主角,如果平衡竞争,就是各有所长,各占不同优势,使女主角犹豫不定。
如果不平衡竞争,开始女主角爱男二号,体现女主角也是个痴情的人。这时,男主角没有机会,就和女二号亲密起来。后来男二号爱上别的女孩,男主角看到了希望,就放弃女二号,而去追求女主角。
男主角和男二号处处争风吃醋,甚至在玩游戏上,都要比赛谁赢谁输。
男主角看见女主角和男二号亲密,就会受刺激,而做出平常不会做的事。
男主角的朋友故意说男二号好,说男主角怎么不如男二号,男主角听了受刺激,而改变自己,从而顺了朋友的意图。
女主角喜欢的男二号,和男主角不在一个学校,男主角就不知道情敌的存在。但是女主角的朋友可以告诉男主角,或者男主角到女主角家,看到女主角和男二号的合影。
女主角喜欢学长男二号,男主角没机会。女主角升学一年,男二号就毕业到别的城市上大学去了,并喜欢上了别的女孩。女主角伤心,而男主角就有了机会。
男主角和男二号竞争,女主角犹豫不定,所以对男主角和男二号都投入情感,脚踏两条船。
女主角给男主角送了围巾,男主角想到男二号面前炫耀一下,结果发现女主角也给男二号送了一样的围巾。
男主角给男二号创造了机会:
男主角和女二号亲密的时候,女主角就会吃醋、生气,于是去散心。这时候女主角就容易叫上朋友,追求女主角的男二号也容易接近女主角。如果男二号把握好这个时机,女主角甚至可能变心,而去爱男二号。这样就可以写男主角和男二号的竞争了。
(5)女二号和女主角
男主角有不好的生活习惯,女二号劝不动,就找女主角去劝,因为男主角很听女主角的话。
男主角遇到困难了,女二号一人力量不够,就找女主角一起帮助男主角。
男主角离家出走了,女二号和女主角一起去找,并相互询问情况。
如果女二号和女主角是姐妹,或在同一个社团,本来就需要经常合作。
女二号和男二号:
男二号和女二号都不希望男主角和女主角恋爱,男二号希望得到女主角,女二号希望得到男主角。
女二号积极撮合女主角和男二号恋爱,男二号积极撮合男主角和女二号恋爱。
联合过程中,男二号竟然和女二号相爱了,这样男主角和女主角也就顺利的走到了一起。
男二号把电影票送给女二号,让她带男主角去看电影。而男二号约女主角也去看电影。结果男二号和女主角一对,女二号和男主角一对,都出现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女二号刻意挽着男主角的胳膊,头靠在男主角的肩膀上。女主角看见吃醋生气,就刻意挽着男二号的胳膊,头靠在男二号的肩膀上。男主角看见了,简直气疯了。
(6)故事开始时,混沌未开
故事开始,男女主角还没有相爱,女二号也没有追求男主角,男二号也没有喜欢上女主角,大家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疯闹。这时男主角和男二号还不是情敌关系,而是好朋友关系。这群人之中,就女主角和女二号这两个女人,而且还没有成为情敌,她们自然会走的亲近,有女人和女人间相互说的话题。
(7)女主角的朋友
女主角的朋友,给女主角提供指导和帮助。
女主角的心里话告诉朋友,方便女主角的心理描写。
男主角讨好女主角的朋友,希望她撮合男女主角。
女主角的朋友给男主角说女主角的生日、喜好、以前的经历等有用信息。
女主角误会了男主角,而男主角不知道,但女主角的朋友会告诉男主角,有助于化解误会。
女主角的朋友看见男主角和女二号在一起,就会告知女主角。
女主角的朋友看见男主角做了什么事,就会告诉女主角,这样就不用写女主角巧合看到。
男主角不好意思给女主角直说的话语,可以告诉女主角的朋友,由女主角的朋友转告给女主角。
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关系亲密,女主角就会冷落朋友(例如闺蜜),所以女主角的朋友会嫉妒男主角。
如果女主角的朋友和男主角走得太近,关系变亲密,女主角和朋友的关系就会疏远。
女主角和朋友的友情故事。从而塑造出女主角的生活情感和人格,不能只用男女主角在一起的生活来塑造女主角。
(8)女主角的妹妹、弟弟、哥哥
妹妹误会:男主角讨好女主角的妹妹,想让她帮忙撮合男女主角的爱情。女主角却以为男主角喜欢上了女主角的妹妹。女主角还考验、撮合他们,并教男主角怎样追求女孩,而男主角以为这是女主角向他示爱。
女主角的妹妹一直想见未来的姐夫。女主角第一次把妹妹带去见男主角,男主角很紧张,考虑怎样招待。
男主角跟女主角的弟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同一个社团,是好朋友。女主角的弟弟就会主动撮合男女主角。
女主角的弟弟摔伤了,男主角救治他,并把他送回家。女主角感谢男主角,就请男主角到家里坐会,喝杯咖啡,两人聊起来,从而相识。男主角在送女主角弟弟回家的路上,两人就谈得来。女主角的弟弟想让男主角教他画画,或两人约定一起去哪里玩,这样男主角就经常有机会去女主角家。表面上是弟弟的邀请,实际上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机会。
女主角比男主角小,女主角的哥哥是男主角的同学,男主角通过女主角的哥哥认识了女主角。男主角讨好女主角的哥哥,来增加见女主角的机会。
(9)男主角的朋友
男主角的朋友,给男主角提供指导和帮助。
男主角的心里话,可以告诉朋友,方便男主角的心理描写。
男主角的朋友看到女主角做了什么,就会告诉男主角,这样就不用写男主角巧合看见,从而减少故事的巧合感。
女二号讨好男主角的朋友,希望他帮忙撮合爱情。男二号的朋友给女二号提供男主角的信息。
男主角与朋友的友情故事。
男主角的朋友也可以阻碍男女主角的爱情发展,从而拖延故事的结局。男主角的朋友老在男主角身边,像个“电灯泡”,使男女主角缺少独处的机会,从而阻碍男女主角的关系发展。男女主角正要亲密的时候,男主角的朋友忽然出现。
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时候,男主角的朋友们有眼色,会刻意找借口离开,好让男女主角单独在一起。
男主角的朋友戏弄男女主角。例如在黑板上画把伞,伞下写男女主角的名字。
如果女主角跟男主角的朋友走得太近,关系变亲密,男主角就会吃醋,和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
男主角有了女朋友后,男主角的朋友会孤独寂寞,想找男主角玩,都没机会了。
男主角认识女主角之前,男主角的朋友就认识了女主角,并将女主角小时候的事告诉男主角,这些事是男主角不知道的。
男主角和女主角放学走在一起,男主角遇到朋友,即便男主角叫他一起走,男主角的朋友也会找理由闪开,因为不想当电灯泡。朋友闪开前,故意开玩笑的对女主角说:如果将来对男主角没爱了,可以来我这里喔。女主角说:不会去的。
男主角的邻居:
女主角来到男主角家,男主角不在家,女主角就在门外等男主角回来。男主角的邻居看到了,就叫女主角去他家先坐坐,并给女主角讲男主角以前的事情。
(10)男主角的妹妹
1.两个妹
如果男主角有两个妹,这两个妹的性格和人生应该有明显差别。例如一个妹开朗,成天和哥哥在一起,另一个妹内向,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很少有时间和哥哥在一起。如果两个妹的性格一样,人生也一样,就感觉是她们是一个人。
哥哥要专一的爱一个妹,所以可以写哥哥原本有两个妹,三人一起共度了多年的快乐时光。后来其中一个妹逝世了,哥哥就珍惜剩下的那个妹。
女主角到了继父家,如果继父有一儿一女。这种一哥两妹的情况下,两妹之间就会竞争。做饭就是两妹基本的竞争方式,如果其中一个妹做饭好吃,另一个妹做饭难吃,就会有落败感,于是学习做饭技能。
两妹之间主要还是互爱的,而不是为竞争哥哥而敌对。但如果女二号来到哥哥家,两妹都会排斥女二号。
2.无血缘关系的妹
男主角的单亲父亲和女主角的单亲母亲是好朋友,所以男主角认识了女主角。后来男主角的父亲和女主角的母亲结婚,男主角和女主角变成了兄妹。
男主角父亲的好友夫妇车祸丧生,临终前把女儿托付给了男主角的父亲。
3.替代的妹
a.下雨了,男主角没带伞,男主角的妹妹给男主角送伞的时,出车祸而亡。男主角一直想念着妹妹,一直对妹妹深深的愧疚。直到有一天,男主角遇到了一个和妹妹长得很像的女孩(女二号)。男主角把她当做了妹妹的替代品,当做了精神寄托。男主角开始追求女二号,男主角给女二号送妹妹的头饰,送妹妹的衣服,而女二号不知道男主角曾经有妹妹的事情。男主角还把女二号带到男主角以前和妹妹常去的地方,并让女二号扮演他的妹妹,男主角想重现当时的场景。男主角把女二号带到家,男主角的母亲看到女二号,就哭泣,女二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直到女二号在男主角家里看到了男主角妹妹的照片,才明白了一切。女二号爱着男主角,所以女二号模仿着男主角的妹妹,希望这样可以安抚男主角的内心。
b.男主角小时候,妹妹逝世了。男主角长大后,用尽一生,用计算机建造了一个虚拟世界,里面的人都是程序,包括男主角的妹妹。里面的一切场景,也都是按照男主角小时候的城镇样貌建造的。
c.男主角中学时期,妹妹逝世了,男主角就精神失常了,总是说妹妹还活着,此后就住在精神病院。二十年后,男主角有钱有权的父亲,遇到了一个和男主角逝世妹妹长相一样的人,精神医生说这样的女孩或许能让男主角的精神恢复正常。男主角的父亲把男主角接回男主角小时候的房子,让那个女孩扮演男主角的妹妹,然后让街坊邻居和学校,都配合这场演戏。男主角一觉醒来,看见妹妹就在身边,还催他快点下楼吃早饭,否则一会上学就迟到了。男主角的父亲考虑,这场戏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让男主角照镜子,否则男主角会看到三十多岁的自己。直到有一天,男主角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4.内向的妹
内向的妹可以是因为父母因车祸意外逝世,只能寄宿在亲戚家。内向的妹成天待在房间里不出来,也不去上学。亲戚家有个表哥,就要开导她,改变她,使她走出内心的阴影,重新面对人生。
5.分开住的兄妹
妹妹住在老家,而哥哥在另一个地方上学和住校。妹妹经常去看哥哥,哥哥也会经常回老家看妹妹。后来兄妹不想分开,就在一起住了。
如果父母离婚,父亲带走儿子,母亲带走女儿,这对兄妹每天都想着见到彼此。
6.家庭重组
女主角的母亲要再婚,女主角心里矛盾。如果同意了,母亲会幸福,但是女主角还怀念着逝世的父亲,但是最终觉得母亲的幸福更重要。
女主角来到继父的家庭,女主角就会多一个哥哥(继父的儿子)。
母亲会把继父和继父的儿子(女主角未来的哥哥)的照片给女主角看,并介绍他们,当然都是一些好话。女主角曾经也说过如果有一个哥哥该多好。女主角看着照片就开始幻想各种事情。
见到哥哥之前,女主角总是把哥哥的相片带在身上或放在书里,结果被同学看到了,以为那是女主角喜欢的男孩。
如果女主角要见到的哥哥,本来就有一个妹妹了,而且还很优秀,那女主角的压力就大了,而且还要竞争哥哥的疼爱。女主角觉得或许自己不该影响他们亲兄妹的关系,自己永远做个局外人算了。哥哥的亲妹也会感到压力。如果哥哥的亲妹是女主角的同学或好友,问题就更多了。
女主角见到哥哥前,先做了一个梦,梦到见到哥哥后的情景。内容很离奇,读者不知道写的是梦,还以为是真的,后来读者才知道写的是做梦。实际上女主角还没见到哥哥呢。
早晨,女主角第一次去继父家见哥哥,到了家门口。先调节心理,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拿起小镜子,看看头发有没有翘起。而哥哥呢,如果在意这个新来的妹妹,就会早早起床,紧张的等待。如果不在意,就会睡懒觉,不起床。第一次见面,就可以知道态度了。
因为新来的妹妹,哥哥原本的亲妹就会郁闷,于是出门散心。朋友看出她表情郁闷,就说“有烦恼的话,就说出来啊,这样说不定心里会轻松一些。”哥哥的亲妹只是淡淡一句“不想回家。”朋友以为她和家人吵架了,她否定了,朋友就会追问“那是怎么回事?”然后她说明了情况,朋友就会安慰她。
女主角的母亲和女主角的继父组建新家庭后,女主角搬到继父家生活,就意味着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例如有了新的哥哥,再例如女主角搬家后,可能要转学,转学又意味着女主角和以前的朋友分离,而认识很多新的朋友。还要有个适应新生活、新环境的过程。
(11)
家长:
男主角达到一定的条件,女主角的父母才同意他们恋爱。
女主角的父亲不同意,但女主角的母亲同意,女主角父亲乖乖听女主角母亲的话。
男女主角一起生活时,如果闹别扭,女主角可以“回娘家”。
男主角要去见女主角的父母了,男主角和女主角父母都很紧张。
女主角父亲觉得女儿有了恋人,对父亲的关心就会减少,于是嫉妒男主角。
两个单亲家庭结合,都会带有各自的孩子(例如男主角和女主角),那么这两个孩子也会从陌生到忽然生活在一起。
女主角因为单亲的父或母再婚,不能接受,于是离家出走,甚至寄宿在男主角家。后来朋友劝导,以及父或母再婚对象说了些好话,于是接受了对方。
男女主角相爱,但是双方两家人不和,所以反对男女主角相爱,男女主角只好私奔了。
男主角和女主角相爱,但是男主角的父亲和女主角的母亲私奔了,剩下的男主角的母亲和女主角的父亲,肯定反对男主角和女主角相爱。
男主角和女主角两家,在一条街上面对面开餐馆,是竞争关系,两家大人不和。
考试考的好了,家长奖励也好。
过年问家长要压岁钱。
(12)
老师:
老师没架子,和学生如同朋友关系。
觉得老师看着很成熟,但心理很年轻。
老师不仅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还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学生出去玩,可以把老师叫上,因为老师有车,可以带着学生四处玩。
学生给老师庆祝生日或教师节。
老师和学生玩同一款游戏,在游戏世界里,彼此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学生的诉求,一名老师不同意,但另一名老师同意和求情,最后成功通过。
老师未婚,会被人追求。
老师的爱情:学校里两名老师相爱,作为支线剧情。
老师单身,周末和节日都自己一个人过。
老师也是这所中学毕业的,可以写老师的中学往事。
新来的老师,没地方住,学校告诉他校外有个宿舍,几个学生也在里面住,于是老师就住过去。但是校外宿舍的学生,不知道新来的人是老师,说了些不合适的话。
学生评论老师。
老师的外号和原因。